2024年05月02日 08:46:30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知识 >> 篆刻
    1. [唐] 李阳冰《论篆》
    2. 《论篆》,一卷,唐李阳冰撰。李阳冰,字少温,曾官缙云县令,官至将作监,故世称李监。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精于篆书,师承秦篆,开合变化,瘦劲圆活,骨清姿媚,与初唐楷书作风实为一家眷属。宋朱长文称:“阳冰篆品入神,自秦李斯以仓颉、史籀之迹,变而新之,特制小篆,备三才之用,合万物之变,包括古籀,孕育分隶,功已至矣。”据李肇《唐国史补》载:李氏(阳冰)自称:“斯翁(李斯)之后,直至小生。”其篆书历来被宗为楷模,对后来书坛影响极大。然今所存碑刻皆后世翻本,大失本来面目。曾勘定《说文》为三十卷,不传。后人论篆,往往视唐李潮与阳冰为一人,实误 《论篆》 吾志于古篆,殆三十年,见前人遗迹,美则美矣,惜其未有点画,但偏旁摹刻而已。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圆流 [详细...]
    1. (清)袁三俊 篆刻十三略
    2. 学古 秦、汉、六朝古印,乃后学楷模,犹学书必祖钟、王,学画必宗顾、陆也。广搜博览,自有会心。 结构 结构不精则笔画散漫,或密实,或疏朗,字体各别,务使血脉贯通,气象圆转。 章法 章法须次第相寻,脉络相贯。如营室庐者,堂户庭除自有位置。大约于俯仰向背间,望之一气贯 注,便觉顾盼生姿,宛转流通也。 满 满,非必填塞字画使无空隙。字无论多少,配无论方圆,总以规模阔大、体态安闲为要。不使疏者 嫌其空,密者嫌其实,则思过半矣。如徒逐字排列,即成呆板。 纵横 纵横专论刀法。用大指与食指撮定刀杆,中指辅于上,无名指、小指抵在刀后,中正其锋,运以腕 力,若风帆阵马,所向无前,神致当自生也。 苍 苍兼古秀而言,譬如百 [详细...]
    1. 碑与帖的区别
    2. "碑"的称谓最早起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三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栓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三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其中最后一种原来用木头制成,后改用石头,而它却正是后代所谓碑的真正祖先。最后一种碑既然是为下葬所设,后来就在碑石上书写以至镌刻死者的功德,以使之流传于后世,于是发展成后来有文字的碑。 "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广传,于是把它们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广为流传,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帖"。 刻碑盛行于东汉,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某些时候朝廷明令禁碑,碑石缩小,且放于 [详细...]
    1. 石开、黄惇、张公者、刘彦湖说当代书画家用印不讲究
    2. 张公者:当代的很多书画家用印非常不讲究,尤其是画家用印。看看20世纪的大书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傅抱石自刻自用;潘天寿有几方是自己刻的,大部分是请余任天刻;张大千用方介堪和陈巨来刻的……20世纪的绘画大师,懂印,修养全面。画得好,字好,诗(文)好,印好,这才搭配。诗(文)、书、画、印有一项不够,那作品就不是完整的,或者说不是完美的,经典的绘画作品每一个角落都是耐品耐读耐人寻味的。还有一点,他们不但用印的艺术水平高,且所选印章与其画风协调一致。闲章的词句也高雅,打印的位置、朱白的搭配、印泥的颜色等等都考究。这才叫大师呢!当代画家无法和20世纪大师们相提并论了。 黄惇:当年朱屺瞻请齐白石老人治印数十方,送上润刀费甚厚,齐老很感动,因有门人即知己的佳话。齐白石老人是非常了不起的艺术大师,但他也是很商品化的人,一 [详细...]
    1. 从篆刻风格看印章流派
    2.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邓石如)   作为清代最具影响的篆刻群体,西泠八家在乾隆后期的一百多年里,可以说是称雄印坛。其实在当时,还有一支篆刻群体也是颇具实力的,那就是以邓石如为代表的邓派,他们的作品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但由于年代十分接近,因此有的收藏爱好者在遇到清代一些没有作者名款的印章时,会为考证作者而绞尽脑汁。那么对这两派的作品我们如何来区分呢?   从艺术风格上看,西泠八家的印章它取法是汉印,也就是汉代的印章的方式,它上面的字体大多采用一种叫摹印篆的字体,也就是方的简化过的篆书。而邓石如这个流派,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取法篆书,是从沿袭秦代篆书以来的书法 [详细...]
    1. 用印的忌讳
    2.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详细...]
    1. 篆刻词汇
    2. 篆刻 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镌刻印章的通称。因印章字体大都采用篆书,先书后刻,故称。金属印章,一般先刻印模,随后浇铸;晶玉印章,古代用手工琢成,现用金刚砂琢蚀,即‘电刻’;石、牙、角、木等印章,直接用刀镌刻。 篆刻是书法艺术通过刀刻以后的再现,是书法、章法、刀法三者综合的艺术。种类有秦印、汉印、半通印、象形印、套印、六面印、回文印、花押印、关防、闲章等。秦汉及魏晋时期,印章由印工镌刻,艺术水准颇高。隋唐以来,亦各有其时代特征及风格。北宋米芾、元代赵孟俯、王冕均为篆刻名家。 相传王冕始用花乳石(青田石之类)刻印,因镌刻方便,流行更广。到明代文彭、何震,印学日渐发展。因明清以来,出土文物中印章渐多,参考资料大增,研讨篆刻之风日盛,涌现很多篆刻家,形成各种流派。如院派(何震等)、浙派 [详细...]
    1. 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2. 一、平正、匀落   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汉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细细体会。   二、疏密统一   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三、巧拙、粗细   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追求“巧”不 [详细...]
    1. 篆刻常用章法要领
    2. 一、平正、匀落   这是最基本的要领,就是要使印文安排得匀称妥贴。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将笔划故作盘曲的姿态填满空间,也不能如铅字一样呆板。一般以笔划繁者不觉其繁,笔划少者不觉其少的处理手法为主。汉印及名家中不乏佳作,可细细体会。   二、疏密统一   对印面文字笔划多寡差别较大的印,古人有时以“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方法处理,对多划字不让其占地多,对少划字反给予较多的地位,从而使疏密对比更强烈,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时还可调整文字的异体和繁体,人为地安排疏密(如万、无、一等)要彼此统一。   三、巧拙、粗细   印章的风格应提倡多样,“巧”“拙”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追求“巧”不 [详细...]
    1. 章法分布50例——之一
    2. “虚”与“实”是章法分类的总纲,纲举才能目张。有了这个准则,在印章设计时可注意并掌握上虚下实或上实下虚、左虚右实或左实右虚、周虚中实或周实中虚等等。邓散木在《篆刻学》中有章法分类14种,后又有人将章法分成25种,其中有轻重、增减、屈伸、挪让、盘错、离合、粗细、直曲、长短、欹正、穿插等。但在“虚实”这个准则下,14种乃至25种方法都是谋求虚实效果的一种手段。这里所谈章法分布50例,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在一方印章的构思布白中,它可以用多种布局方法综合而成。 1.满实法(满实法印例参见附图中“安北将军章”、“宜春禁丞”、“琅雅柏印章”、“梁清 [详细...]
    1. 篆刻十宜十忌
    2. 十宜 笔划字多的印,宜排得安详。 笔划字少的印,宜排得沉著。 方笔方形字宜排得丰满。 圆笔圆形字宜排得劲挺。 单笔无所依者宜挺而略带濡涩。 有相同笔划的字宜紧凑而排列的有参差。 多转折的字宜灵活。 字的直话或横画宜刻得浑厚。 朱文一般刻得秀劲。 白文一般刻得质朴。 十忌 笔划方正忌板。 笔化圆转忌滑。 字数少忌散慢。 字数多忌杂乱。 巧忌纤媚。 拙忌狂怪。 笔划瘦忌单薄。 笔划肥忌臃肿。 笔划转折忌露角。 字之起笔、终笔忌尖而锐。 来源:网络 [详细...]
    1. 篆刻中“边款艺术”
    2. 边款艺术是整个篆刻艺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谓边款,一般泛指刻于印侧或印背的文字、题记。它起源于隋唐。当时制印部门的工匠,只是在一些官印周围刻上制印年记、编号和释文等内容,虽然还称不上艺术,但已形成了边款艺术的雏形。正是有了这些简短而又草率的原始边款,后来明清乃至当今流派纷呈、风格各异的边款艺术才得以发展起来。 边款艺术的发展与石质印材的发现、应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隋唐宋元时期,官印边款之所以文字简短,可能所用质地坚硬的金、玉等印材有关,与当时印章仍以实有关。而随着印章至明清时已发展成了一种艺术品t艺术性也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可以这样认为:边款艺术几乎是与流派印章的兴起步的。明代的文彭、何震在这一领域内是杰出的拓贵了邓石如、丁敬之后,历代篆刻家在边款创作中以用刀风格及种类的变化而各显神通。这一时期的边款风书水准之高,堪 [详细...]
    1. 篆刻——创作的步骤及方法
    2. 一、[工具介绍] [刻刀] 初学可备大小适中的一把,能备有大小不同的数种更好,除选购外,可用废钢锉、废白钢车刀改制。为防滑手须缠以纱绳。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圆,可崐作处理印面的辅助工具。 [印泥] 以西冷印社及漳洲的产品为最好。如果无条件可用一般的办公用品(?但不可用海绵印泥)。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印床] 初学用印床便于动刀,但熟练者常不用印床,以便执石之手灵活转动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制、金属制多种,自制印床价廉实用。(只要买一付元宝螺丝)。 [笔墨 砚刷]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刷子可用旧棕丝自扎,也可用旧牙刷、旧油画笔代替,用以钤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残剩的石屑。 [印规] 帮助钤印时定位的工具,类似于木工 [详细...]
    1. 论篆刻艺术——魏锡曾
    2. 《砚林印款》书后   右《砚林印款》七十九则,又黄、蒋、奚、陈诸家印款一十二则,多据何丈夙明(澎)、毛兄西堂(庚)、朱君芑孙(寿萱)旧赠完拓辑录,稍有新增,二十而一,凡先生论印宗旨,同时石交,及偶然题属不恒见之别号,粗可考见,其仅具年月姓字者略之,严汰伪刻,亦附存一二款似之作于后,惩臆断,俟真鉴也。丁谱拓款,始自夙明尊人梦华先生,故其家藏弆最富,往时夙明颇据以傲人,及西堂辑谱精出其上,余与芑孙和之,偶有以戏语巧构者,何遂修憾于毛。今三君子遭变,毅魄并为鬼雄,当相视莫逆矣。又夙明云:钝丁碎刀从明朱简修能出。余于黄岩朱丈(亮忠)所见赖古堂修能残谱,而信夙明语,盖得之庭闻。前人论丁印,无及此者。同治己巳三月识。   里中旧重丁、黄、蒋、奚刻印。丁刻之世守者,惟振绮堂汪氏五石,抱经堂卢氏三石,小山居何氏三石,补罗迦室赵氏一石,余率由飞蚨人萃 [详细...]
    1. 细说“千年篆刻”
    2. 屈指数去,上一个千年的驿站,当是设定在北宋的咸平三年。在篆刻史上,这是一个周秦两汉艺术高峰彻底式微,而明清又一高峰还未崛起的时期,是两座高峰过渡中的一凹渊谷。然而又得承认这是由谷底开始攀升的转折期。热衷金石学的文学巨匠欧阳修即诞生在这当口,他悉心编撰的《集古录》十卷,乃至其奉敕篆皇帝尊号之宝的事实,客观上揭示了未来以文人为主宰的又一篆刻艺术热潮的序幕。 文人篆刻艺术由于欧阳修从基础上的打桩,读书人在举业与文字主课之外,似乎多了一种癖好,多了一种追求。接踵着曾巩集古今篆刻成《金石录》五百多卷,米芾尝试篆刻自用印,杨克一创辑《集古印格》,以及相传北宋宣和时期官府辑成《宣和印谱》四卷……,要之,在上一千年之始,可以毫不勉强地称之为明清篆刻艺术又一高峰蓄势期、起步阶。 然而这一蓄势起步,是相对缓慢的、漫长的,是艰 [详细...]
    1. 古印佳话 篆书印文《西厢记》
    2. 河北画家、收藏家李运亨老先生,曾得到友人赠送的一方鸡血石印。石质细腻红润,石刻刀法遒劲,布局精当。经辨识,篆书印文为《西厢记》诗句:“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古印之质美、文妙、刀法精,令李公爱不释手,欣然撰写一则小记,请书法家张守中先生以汉简书之:“乙未年,偶得鸡血石印一方,乃《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一折,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张生窥见莺莺在园内拈香长叹,娉婷引人魂灵。于是高吟一绝探之,莺莺依韵和曰:‘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方信惺惺惜惺惺。石刻刀法遒劲,石质红润,余甚爱之,更喜张崔酬韵……”漫画家、杂文家韩羽先生又为之作画,更增添了其中的意趣。此后几年间,李公遍邀名人题咏, [详细...]
    1. 西泠印社之百年大事记
    2. 西泠印社成立百年来,社事多如繁星,难以尽记。兹据《记念刊》、《志稿》及有关资料、实物,择社事之大者,辑为此文。为便检索,以公元纪年为首,有关清朝与民国之年号与甲子,亦并列于后。因系大事记,如春、秋两集之常例及一般小事,本文皆从略。 1904年 光绪三十年 甲辰在印社创立以前,“清光绪间,杭郡文学诸长老探讨六书,研求篆刻,辄会于数峰阁”①,“是数峰阁实为印社发创之地”。 创立西泠印社。“初叶子铭、吴子隐、丁子仁、王子寿祺会集湖滨,慨然有感印学之将湮没也,谋于西泠数峰阁之侧,辟地若干弓,筑茅三两室。风潇雨晦,乐石吉金。唯印是求,即以为社。社因地名,遂曰西泠。”③ 1905年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建仰贤亭。“乙巳仲春,印社诸君筑亭于孤 [详细...]
    1. 陶印-----篆刻材料的革命
    2. 陶印与印石非常相似,都易于奏刀、容易加工,适合文人治印的要求,同时效果相近。我曾经镌刻数方满白文、元朱文及写意风格的印章,给同道们看,基本上分不出哪是陶印、哪是石印。 我经过一段时间来对陶印的研究和摸索,总结出陶印相对印章石有几点优势: 1、环保:粘土在地球上的蕴含量非常大,俯拾即是,经球磨、炼泥之后都可以做陶印的材料,因此材料不会短缺,也不必像印章石那样,炸山开矿破坏环境。 2、韧度大:陶印的韧度要比印石大得多,印石摔落地上破损都会很厉害,有的甚至断裂,陶印则不然,我曾做过试验,从桌上推落后,落地弹跳几次,大部分丝毫未损,有的仅边角小损,无大碍。 3、无砂钉、绺裂:一般的印石多有砂钉、绺裂,无石病者极少,且价值颇昂。陶印则没有这些毛病,人为制造特殊效果者除外。 4、便 [详细...]
    1. 中国的篆刻艺术
    2. 中国的篆刻艺术是从古代印章艺术发展而来的。了解篆刻艺术,必须首先了解印章艺术。 篆刻中国篆刻是以书法字体结合镌刻制作印章的一种艺术。它于方寸之中、红白之间创造各种美的结构和形式。因其字体多为篆书所以称篆刻。篆刻艺术是由作为权力和凭证的古玺印发展而来的。明中叶以后发展成独立的艺术式样,并形成了各种风格流派,如明代以文彭为代表的吴门派和以何震为代表的徽派;清代以程邃厚重、凝炼风格为代表的皖派,以丁敬、邓石如开创、黄易等西泠八家发扬光大的浙派。清末吴昌硕将古印、陶文、石鼓文等熔于刀法之中,以苍劲古朴之风被尊为吴派。 书法与刻印的关系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 [详细...]
    1. 印章收藏知识:三大讲究 边款成鉴别重要标准
    2.   自明代中叶以降,篆刻的边款艺术成就与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并驾齐驱的。这一显著特点,倘使说明清流派印章艺术是秦汉印优良传统一脉相承的发展产物,那末,明清卓有大成的边款艺术则是秦汉印苑里所未曾有的全新创作。   鉴定一方印章是否为明清时代的,经过识包浆质地,析刀法特征,观印钮体式这样三个过程应该是不难断定的。但涉及具体篆刻名家,则必须依据存世可查的各项物证资料,及印章本身的边款内容风格来仔细考证。严格说来,篆刻家同时也是风格不一的书法家,自书自刻,或者不书而刻的款识,常常表现出一种毛笔所达不到的韵味。有的神似晋唐小楷,有的宛如魏晋草书,有的像北碑,有的像汉简,各种书体神韵毕现,仿佛成了一个微型的碑林世界。   篆刻家在印旁刻款,则始于明代。印款除题年月姓名外,有时还加上其他词句,类似跋语。内容多的,占满一面、两面、三面 [详细...]
    1. 印章种类知识详解
    2. [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下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 [详细...]
    1. 篆刻史学:先秦两汉时期女性用印者身份考证
    2. 古代女性用印是中国印学史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而对用印者身份的考察更是其中最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这对丰富和深化人们对印章的性质、功能、篆刻美学及社会学等方面的认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纵观元明以来的印学,这种以性别为视角而进行的专门研究尚处于比较初级的研究阶段,关于女性用印者的身份更是缺乏系统的理论性认识。一些早期的零星研究主要集中在女性印章的著录、文献的简单涉及、印文的基本辨识上,如顾从德的《印薮》、陈介琪的《十钟山房印举》、朱象贤的《印典》、董洵的《多野斋印说》等①。新中国成立以后,这方面的研究引起了较多学者的关注;沙孟海②、吴颐人③、叶其峰④、李如森⑤等对印文格式、形制、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罗福颐、黄展岳等对“婕妾”、“朔宁王太后玺”、“太原长公主章”⑥、 [详细...]
    1. 篆刻创作浅析
    2. 通过篆刻临摹阶段,就可以进行篆刻艺术创作的训练。临摹和创作的关系是:篆刻临摹掌握了一定技巧后,可进行创作,创作是对临摹理解与传统技巧掌握程度的验证。在创作后常常会反复地进行一些临摹,临摹与创作交替进行是提高创作水平的一种方法。创作分为模仿型创作与独创型创作两类。所谓“模仿型”,就是指开始进行创作,或创作还未完全成熟时,摹学各家,其创作实际上模仿某家某派,有别人的影子。所谓“独创型”,就是指创作者完全成熟后其创作能表现个人艺术观念与风格,如赵之谦、吴昌硕中晚期的篆刻作品,而他们早期作品也还是“模仿型”的。所以说篆刻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从“模仿”逐渐过渡到“独创”的过程。 进行篆刻创作当然也必须从篆法、刀法、章法这三方面 [详细...]
    1. 篆刻临摹
    2. 初学治印,同学习书法一样,应以临摹入手。临摹,是继承和借鉴优秀传统艺术的重要手段。通过临摹,可以较深入的认识与理解优秀篆刻艺术在字法、章法、刀法、款法上的表现技巧和艺术手法。并在临摹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其表现技巧。有的人也可在临摹的基础上,旁收博采,融入他法,而别出新貌,自成一家。而临摹又有“摹印”与“临刻”两种方法。 (一)选 印 临摹印的第一步是选印。一般临摹的主要对象是汉印。 因为汉代是中国古代印章艺术的极盛时代,不论是官印或私印,制作都很精美,流传至今的也很多。这些作品具有简练、大方、厚重等特点。同时在印面文字处理上,也较规范,多为横平竖直,平稳匀称,易于入门,又易于掌握。汉印的面目也很多,按其制作工艺分,有铸印、凿印、碾刻的玉印、土制的陶印等,按其使用对象分,有官印、私 [详细...]
    1. 印章料质知识详解
    2. 印材(即印坯)是篆刻艺术最基本的凭借材料。宋元以前制印大多用质地较为坚硬的金、银、铜、玉或水品、犀角、象牙、竹、木等为材料。及至元代,王冕始试以花乳石作印。由于花乳石质地细腻温润,且容易受刀,一时间成为擅长书画的文人治印的普遍用料。到了明代,石质印材越来越被印人广泛采用。石章质地松脆柔糯,易于人刀,加上刀法不同会产生出比其他印材更为丰富的艺术效果,所以深受历代篆刻家的青睐。此后印坛即以石章作为刻印的主要材料,并一直延续至今。 在历代治印所选用的石材中,最常见的是青田石、寿山石和昌化石三大类,另外还有被引入印坛不久的内蒙石和东北石。各类石章由于产地不同,其质地、性能和色泽也各不相同,各有特点。一方名贵的石章,不但有其本身的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所以名贵印石的收藏也代不乏人。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 [详细...]
    1. 收藏田黄须谨慎 假田黄石惹巨额官司
    2.   以前说“一两黄金一两田黄”,但时至今日,一两田黄的价格早已比一两黄金高出好几倍。来自香港的田黄石收藏人士林先生,以人民币63万元的价格从刘先生处购得一方材质为田黄石的古兽印章,但事后此章经过验身,被确认为是“绿泥石质印章”。林先生怒将刘先生告上法庭,要求解除买卖合同,归还货款和承担利息。昨天,静安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事情缘由   陈先生和刘先生通过生意往来结识。陈先生向刘先生透露,他有一块材质为田黄石的古兽印章一枚,希望通过他的关系网络出售。刘先生先表示自己愿意买下,两人签订了《友情转让协议》,大意为刘先生出40万元的价格,将陈先生的印章买下,双方不得反悔。   2004年9月,这枚240克重、印面篆书“清气应归笔底来” [详细...]
    1. 论篆刻中的做印法
    2. 所谓篆刻中的做印法,是指并列于篆法、章法、刀法之外的又一法,此法从古代的印章制作到明清以来的篆刻创作中都普遍用之,但未能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刀法观念是明代印人建立的,其核心内容是“传笔法”。而为制造印面特殊的金石效果采用的其他技法手段就是做印法。做印法与刀法只是概念上的区别,在具体技法、具体作品中有时是相互渗透而存在的。出于不同的审美思想,历来印人们对于做印法有两种态度,一种持否定态度如赵之谦、黄士陵、齐白石等,另一派从文彭到吴昌硕等印人则在技法中广泛使用。当代篆刻创作发生着巨大变化,传统的刀法程式,单纯传达笔意的刀法观已满足不了对印面新形式追求的需要,印人们不择手段地采用各种篆刻技巧,做印法在当代篆刻创作中显示出重要作用。篆刻技法的变化与篆刻审美乃至整个时代审美的倾向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谓篆刻中的做印法者,是 [详细...]
    1. 篆刻刀法知识解析
    2. 执刀有两种姿势:一是用执毛笔的方法,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执刀,小指抵住无名指,刀口向右,刀杆倾斜。运刀必须是向左推进。二是像握拳一样,五指握刀,大拇指在外面,运刀是由外向内冲切。第一种执刀怯较灵便,适宜小中印及工细风格的印;第二种执刀法力量较强,但也显得不太灵便,适宜大印及粗矿风格的印。 关于刀法,古人有复刀、补刀、埋刀、舞刀、涩刀、留刀等多种刀法名称,其实概括地说,就是切刀与冲刀两大类。 1.切刀 运刀由右向左、由外向内,先将刀锋切入石内,使刀杆顺笔画方向摆动,一起一伏地切刻前进,如人在沼泽地行走,一步步拔腿向前搬动。这样切刻出来的线条留有逐步移动的刀的痕迹,显得沉稳泼辣。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泠八家”丁敬等人的朱文印。 2.冲刀 运 [详细...]
    1. 篆刻工具
    2. [刻刀] 篆刻用的刀一般为平口刀刃,刀有一定厚度,刀口的出锋角度以40度至20度为适中。刻刀可以备大小不同的两三把,便于刻大小不同的印章。另外刀的长度也要适中,过长与过短不利于运用。在刀口尾端可作保留四方的硬角,以便最后敲打印面,做残损效果用。为防滑手须在刀杆上缠裹一些线绳,可使握刀时手更能着力。斜口刀、圆口刀不能作篆刻的刀具。 [印泥] 是篆刻的“墨色”。印泥以漳州、杭州、苏州、上海等地生产的较好。印泥从印色上区别有朱砂、朱骠印泥,还有深褐色的仿古印泥及其他颜色的印泥。好的印泥必须油迹不外渗,而有厚度,有很强的覆盖力。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印床] 印床是固定印材所用的工具。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外,一般篆刻家不使用印床,而是左手按石,右手执刀,这样顺手而方便。初学用 [详细...]
    1. 李刚田----篆刻天问
    2. 最近,浙江省书协主办了一个“新概念篆刻展览”,提出新概念篆刻这样一个词。展览邀请了我的作品参加,但我自认为都是“旧篆刻”。问了两位年轻的印友(我看来他们是创新派),他们说本来有很多创作的新想法,一旦要应征于“新概念篆刻”这样一个展览,反而不知所措。首先提出“新概念篆刻”这样一个词组者也未必会对它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内容界定。想来大概就是不同于既往之“旧篆刻”,其所指大概是当代一些中青年印人在形式上努力求变出新,探索篆刻创作新路子的作品—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 概念是什么?是反映对象的特殊属性的思维形式,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是用简练的语言准确地界定出对象的基本特征。概念有内涵和外延,概念并非永恒不 [详细...]

展览活动
大观——董浩绘画新作展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2号
 
 董浩
人间茶事·王来文隶书茶事雅集
泉州市晋江市大井口3号
伴山——山东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济南市市中区二环东路11117号
墨韵蝉鸣——王德成国画扇面展
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62号9号楼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523(s)   10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