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2日 18:29:39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知识 >> 篆刻
    1. 寿山石水坑石
    2. 水坑石 凡坑头各洞出产矿石,统称"水坑石"由于矿体地下水丰富,矿石受其浸蚀,多呈透明状,表面实有光泽,寿山石中各种"晶"、"冻",多出于此。水坑石的品种命名,主要以色象形似而分定。 水晶冻 白水晶 坑头水晶冻 通体白色透明,肌里含棉花纹 黄水晶 色如杏黄,通明纯正 红水晶 色红艳,透明无瑕 鱼脑冻 色白,半透明,含棉花纹,凝腻脂润 黄冻 色如枇杷,半透明,洁而凝腻 牛角冻 牛角冻 坑头坑 色黑中带赭,通明而有光泽 天兰冻 天兰冻 色蔚兰、质明净,肌里含细点 桃花冻 桃花冻 白色透明体中,含鲜红色 玛瑙冻 玛瑙冻 坑头石 半透明,色红、黄 环冻 环冻 水坑各洞 半透明,色红、黄 坑 [详细...]
    1. 寿山石田坑石
    2. 田坑石 田坑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呈自然块状,无明显棱角,它沉积于1-2米深的田地底,采掘艰难,多为当地农民在农闲时,翻田搜掘,偶然所得,故以稀有而见珍。 田黄石质极温润可爱,微透明或半透明,肌里隐隐可现罗卜状细纹,颜色外浓而向内逐渐变淡,石表有时裹黄色或灰黑色石皮,间有红色格纹,历有"石帝" 、"石中之王"等美称。 田石按产地的不同,有上坂、中坂、下坂和礁下之分。田坑石的品种命名主要按色泽区分品种,辅之以石质产地。 田黄石:田黄石是田坑石中最常见的品种,凡黄色的田石均称"田黄",以中坂田中所产质最佳 。 田黄石的表皮多具微透明黄色层,肌里则玲珑透彻,罗卜纹细而密,条理清晰,按质地的颜色可分多种,其中以"黄金黄"、"桔皮 [详细...]
    1. 寿山石种分类
    2.  寿山石矿床分布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寿山村周围群峦、溪野之间,西自 旗山,东至连江县隔界,北起墩洋,南达月洋,约有十几公里方圆。 寿山石属火山热液交代(充填)型叶腊石矿床,根据地质研究,距今 1.4亿万年的侏罗纪,由于火山喷发,形成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其后,在 火山喷发的间隙或喷发结束之后,伴有大量的酸性气、热液活动,交代分解 围岩中的长石类矿物,将K、Na、Ca、Mg和Fe等杂质淋失,而残留下来的较稳 定的Al、Si等元素,在一定的物理条件下,或重新结晶成矿或由岩石中溶脱 出来的Al、Si质溶胶体,沿着周围岩石的裂隙沉淀晶化而成矿。 矿石的矿物成份以叶腊石为主,其次为石英,水铝石和高岭石,少量黄铁矿。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q [详细...]
    1. 巴林石的鉴定与保养
    2. 巴林石的鉴定与保养 巴林石中,既有寿山石那样古朴凝重的石材,也有青田冻石的那种质感,但它最具特色的是它的娇嫩艳丽、千变万化,成为众多石材中难得的一个品种。 一、质地的鉴定:   质地是指鸡血石本身的石质,其优劣依颜色、透明度、光泽度和硬度四种特性表现来品评等级。   1、颜色:一般石色有单色者亦有多色共生者,无论何者,均以色细腻而纯净者为佳,其色悦目即为佳品。   2、透明度:依次分为半透明、微透明、不透明三级。   3、光泽度:腊状光泽是鸡血石的代表性光泽,其质地自身的光泽强弱则是鉴定质地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4、硬度:上品的冻石硬度通常在摩氏硬度2度左右,2—3度者为佳品。 二、缺陷的鉴定:   缺陷主要指鸡血石毛料和成品中的杂质和裂纹,它的存在将直 [详细...]
    1. 巴林石常识
    2. 按颜色、质地、构,从不同角度分为巴林鸡血石、巴林福黄石、巴林冻石、巴林彩石、巴林图案石五大类。 一、 鸡血石: 巴林鸡血石。是巴林石中的极品,历来就有“世界鸡血石在中国,中国鸡血石在巴林”的说法。其石质地温润坚实,石上斑斑血迹聚散有致,红光照人,犹如红霞映月,锦上添花。新近开采大块鸡血石,其色彩对比强烈,光彩可人,分外夺目。其大小为国内最大,被称为“中国鸡血石王”。 黄冻鸡血:黄冻既巴林黄,又名"福黄",佐以鲜艳鸡血,为珍品。 牛角冻鸡血:质地为灰色至灰黑色,与红色鸡血对比强烈,为珍品。 羊脂冻鸡血:红白相应,鸡血色艳量大为珍品。 刘关张:黄色代表刘备为巴林黄,红色代表关羽为鸡血,黑色代表张飞为牛角冻,无杂色。是巴林石中极品。 [详细...]
    1. 怎样选择篆刻的印材
    2.  印章的材料分两种,一是硬质,它包括玉石、金属、角牙质等;二是软质材料,其中青田石、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四大叶蜡石最为出名。现在印章材料大多选用软质材料。   青田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属叶蜡石,质地温润、细腻、洁净,同时脆软相宜,极易受刀,行刀爽利。备受历代篆刻大家所推崇,青田石中著名的品种有灯光冻、封门青、兰花青田、酱油青田、冰纹青田等。   寿山石,产于福建寿山,也是一种叶蜡石为主要成分的石材。质地细腻,色彩丰富。最著名的是田黄、桃花冻、芙蓉石、高山石等。   昌化石,产自浙江昌化而得名,石质细韧而有夹砂和石英小颗粒,主要有黑、白、多色相间等品种。白色称白昌化,黑色称黑昌化,多色的称花昌化(或昌化根)最名贵的是带有红斑的,称为鸡血石。鸡血石被称为“印材中奇葩”。   巴林石,称林西石,又 [详细...]
    1. 初学篆刻的基本功训练法
    2. 初学篆刻者直接刻印文,由于对石性、运刀方法都没有掌握,或许会刻得非常糟糕,由此可能兴趣大减,甚至与篆刻绝缘。不妨先来练习朱、白文的回文刻法。每完成一方印,从头到尾,印石共转四次,以流水作业法刻之。要注意把笔画的交接、转折处刻得非常自然,当然首先要写好回文线条。如果手执狼毫画线笔有颤抖现象,可以在腕下垫几本书,或放在桌子边沿上写。如画线无把握,可以先用细铅笔、小三角尺在石面上画好一圈一圈的回文后,再用墨线描好。这些容易可行的方法,对于初学篆刻者是有所帮助的。 训练写印能力十分重要,所以,当你落笔在尝试写回文线条时,也要注意白文宜写得粗,线条之间的距离极密切;朱文宜细,圈数越多越好。以上要求可逐步达到,一切可由易到难。刻出的线条,达到粗细统一,不断裂,转折处不含糊,朱文线条不纤弱、疲软,白文线条不臃肿即可。   来源 : [详细...]
    1. 初学者如何选购石章
    2. 石章分有钮、无钮、不规则形状三种,前二者以方形为主,也有长方形、椭圆形、圆形的。 如果印钮雕得高雅、古朴,可与篆刻作品相得益彰,如钮制得粗俗,则不如无钮,无钮的以六面方为标准。不规则印石,是以零星边角石料制成,除了少数印作能随形布局外,大都不足取。市面上出售的廉价青田石、寿山石作为初学刻印最宜。这类石章软硬适中,运刀时不开裂无度,也不粘刀,所以刻刀入石畅爽如意,能尽随作者意图。印石的优劣与篆刻的艺术效果关系很大,因为运刀时手指的轻重徐疾,都能影响到线条的变化,撇口同毛笔在宣纸上能如意表现出干湿浓淡—样。青田石、寿山石还具有吸色不吸油的优点,印泥容易沾牢而不易干燥。 此外,我们在选购石章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印石要结实无裂纹。因为—般石矿,多采用炸药爆破,廉价石章难免有裂纹。有的裂纹已经过油浸蜡嵌 [详细...]
    1. 中国碑帖传拓方法
    2. 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拓在纸上的技术。是保存文物资料、提供临写楷模的重要方法。传拓技术,在中国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许多已散失毁坏的碑刻,因有拓本传世,才能见到原碑刻的内容及风采,如汉西岳华山庙碑,在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时被毁,传世拓本遂为珍品;唐柳公权书宋拓神策军碑,因原碑已佚,仅有一册拓本传世,就成为孤本。传拓可将石刻、古器物铭文和细微的花纹清晰地拓出来,以弥补照相技术的不足。 碑帖传拓方法主要有擦墨拓、扑墨拓两大类,还有蜡墨拓、镶拓、响拓等。 擦墨拓法 主要工具是细毛毡卷成的擦子。擦子要卷紧缝密,手抓合适为宜,将毡卷下端切齐烙平,把湿纸铺在碑石上,用棕刷拂平并用力刷,使纸紧覆凹处,再用鬃制打刷有顺序地砸一遍,如石刻坚固,纸上需垫毛毡,用木锤涂敲,使笔道细微处清晰,切不可用木锤重 击。待纸干后, [详细...]
    1. 年代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
    2. 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字形方中带圆,雄浑古朴。 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何君阁道碑”,石碑完好无缺,52个隶书字清晰、雄浑。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东汉摩崖石刻,其记载极有可能改变人们对“南丝绸之路”路线的认识。 “何君阁道碑”被一个上凸下凹的岩石腔保护着,免受了风雨侵蚀,至今保存完好。“何君阁道碑”呈正方形,边长约0.8米,碑文记载了东汉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蜀郡太守何君令人在此修建古栈道的事迹。碑文中的52个隶书字,字迹清晰,字形方中带圆,雄浑 [详细...]
    1. 篆刻创作浅谈
    2.  现在,人们一谈到艺术,就会提到创作,篆刻也是如此。   篆刻艺术的创作,如同其他艺术一样,是形式和内容的各谐统一。其创作内容丰富多彩,艺术的表现形式又变化多样。   篆刻艺术发展到今天,创作方法繁多,着实令人眼花潦乱,几天所适从。造成了一些篆刻家感到困惑。其实,篆刻艺术的创作审美构成不外呼两个方面。一是篆刻艺术的精神内涵,即艺术的内在内容,二是篆刻艺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既表现于外部的艺术形象。前者称为构思,后者称为艺术创造。篆刻艺术构思,是艺术家的精神情感付诸于现实事物的创造。艺术精神的构思溶融在艺术创造中的创造主体的思想意识。篆刻家的人格、情感、思想、学问都会潜移默化地表现在艺术个性特征,则形成作品的风格和较为稳定的创作方法。篆刻艺术应以高尚的人格、理想、情操、美好的心灵和博大的胸怀,在艺术构思中,创造出有益于人类 [详细...]
    1. 篆刻中的析刀法特征
    2. 古代铸印刻印,都是工匠们的事。这是由于金、银、铜、玉、牙等印材坚硬不易镌刻的缘故。到了明清时代,质地松软的花乳石,为篆刻艺术开辟了广阔天地。 刀法是指镌刻时用刀之方法。“使刀如使笔,不易之法也。”刀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刀法包括执刀法(指法、腕法)和用刀两个方面。狭义的刀法即指用刀法。朱简《印章要论》:“吾所谓刀法者,如笔之有起伏,有转折,有缓急,各完笔意,不得孟浪。非雕镂刻画、以钝为古,以碎为奇之刀也。”古人刀法繁多,有用刀十三法、十七法等名目及对刀法的各种讲究。 古人还有不能随便刻印动刀的八种条件的讲究,清陈炼《印说》:“石不佳不刻;篆不配不刻;义不雅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疾风暴雨、烈暑祁寒不刻;对不韵者不刻;不是识者不刻。此所谓八不刻。” [详细...]
    1. 篆刻基本知识
    2. 一、工具介绍 [刻刀] 初学可备大小适中的一把(见图),能备有大小不同的数种更好,除选购外,可用废钢锉、废白钢车刀改制。为防滑手须缠以纱绳。刀尾宜磨成亦方亦圆,可崐作处理印面的辅助工具。 [印泥] 以西冷印社及漳洲的产品为最好。如果无条件可用一般的办公用品(但不可用海绵印泥)。印泥宜放瓷质印泥缸中,须常用牙质或塑料的印筋搅拌。 [印床] 初学用印床便于动刀,但熟练者常不用印床,以便执石之手灵活转动配全合受刀,印床有木制、金属制多种,如图的自制印床价廉实用。(只要买一付元宝螺丝)。 [笔墨 砚 刷] 笔一般以5、6号圭笔为宜。刷子可用旧棕丝自扎,也可用旧牙刷、旧油画笔代替,用以钤印前刷清石章底部残剩的石屑。 [印规] 帮助钤印时定位的工具,类似于木工用角尺,可自制。钤印后印规暂不称动,如钤得不清晰,可将印章紧贴 [详细...]
    1. 谈篆刻艺术的欣赏
    2.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而最具传统的中国书画又以诗、书、画、印“四绝”著称于世。其中的印,即印章堪称中国艺林的一株灵草,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经过历代的流传和文人墨客的继承发扬,如今它已形成为一门篆刻艺术,由于其有独特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我们这里所讲的“印章”,不是诸如个人私印或单位用的公章等具有实用意义上的工艺学概念的工具,而是基于诗、书、画、印,具有精神取向的艺术欣赏的篆刻符号。是人们感悟艺术美的一种形式,因而篆刻作品作为一门艺术受到世人钟爱。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多样化,人们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理解和欣赏篆刻艺术作品,感悟篆刻作品的内在精神美,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点入手: 一、深入浅出、溯流求源 [详细...]
    1. 战国秦汉时期的刻石
    2. 和战国秦汉简牍足以相峙的是同时期刻石系统c战国秦汉刻石展示了这个时代琳琅满目、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它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座石刻宝库。    一、篆书刻石体系    我国原石尚存的石刻之祖——《石鼓文》,被认为是秦统一之前的战国秦刻石。《石鼓文》在字体上近于秦小篆但组字不规范,故不属小篆系列。但从它的造型取长方形,结构上多取平行线以作排列装饰、线条圆润等特征上看,它的确是秦小篆的鼻祖。    由于石鼓文是先在相对平整的鼓形石面上书写,然后再刻,比起锺鼎铭文的范铸采得简单,避免了锺鼎器形多面弧度的局限性,更能真实地保存书写笔意,故《石鼓文》显得分布均匀,结体严谨,用笔笔意浓厚,笔力遒劲。加之由于刻石完成以后长期置于荒野,风吹日晒,部分剥落,更使《石鼓》显得气息醇古,朴茂自然受到了唐以后书家的高度推崇。唐代大 [详细...]
    1. 印章起源
    2. 印章到底起源于什么时候,以前有种说法认为三代时就有印章了,但这只是一种推断。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古董家董浚在其《邺中片羽》中著录了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三颗铜质印玺(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当时一些著名学者,如于省吾、饶宗颐、容庚等,认为这三枚“古玺”为商代之物,都曾力图破译其文。然而这三枚古玺出土情况不详,实在蹊跷,不知其原来存在的地层。且后来安阳殷墟多次科学考古挖掘,却再也没有出土类似的古玺印了,无旁证可引,因此也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这或许是一种“图徽”。今人徐畅先生《商玺考证》一文,在总结前贤之说的基础上,以三枚铜玺的铭纹与大量类似纹饰的商代青铜、乐器、兵器、食具作对照,又结合甲骨文、金文等,破解其印文,同时还考证其性质、具体时期、使用者身份等,确认这是商代古玺。 [详细...]
    1. 书法空间战国私玺
    2. 战国私玺,一般比官玺尺寸略小,约1至2厘米见方,这类玺印有朱文和白文两种。朱文多作宽边细文,这种文字,细细毫发,却十分坚挺,俗称“绵里针,',质地多数用铜,间有用银的,均出自铸造,真印文与印钮制作得十分精美,有的印文纤如毫发而清晰异常,反映了这一时期青铜冶铸工艺的高度水平。白文玺印铸造、凿刻均有,也多加边栏,少数有田字格形式的。私玺由于不像官印那样用于官方场合,故无定制,大小不等,形状各异,除常见的方形、圆形、长方形,还有腰子形、凸形、凹形、心形、盾形、三角形、菱形及其他不规则的形状。钮制多鼻钮,间有亭钮、人钮、兽钮,也有戒指钮、带钩钮。姓名印开始有两面的,成语印有五面的。 战国私玺在字体选用、字形结构上,均比官玺更加灵活多样,章法布白上参差错落、疏密对应、俯仰欹斜,更具艺术性相意趣。即便是一些小玺,文字布白仍然那么舒展 [详细...]
    1. 古玺特征
    2. 对古玺印的起源尽管还有争议,但三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已经有玺印出现的意见是比较一致的。《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记载着与“玺”有关的文字。这些足以证明早在春秋中期,印章已应用于社会活动中。但是,西周至春秋这数百年的时间中至今尚无可靠的玺印实物或没有充足的资料发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 战国时的印章,统称为“玺”。古玺的许多文字,我们现在还不能完全认识。朱文玺印都出于铸造,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线条细如毫发,形成鲜明的对比;白文古玺加有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或铸或凿。战国古印,私玺形状较官玺小,适宜佩带;以方形为主,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除姓名、官职外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动物图案以及大型烙马印等等;材料上也有金、玉、陶等多种材料出现。 这些古玺归纳起来有 [详细...]
    1. 古印陶
    2. 印陶指钤压在陶器上的印章。在《礼记·曰令篇》中有所谓“物勤工名”,其中主要指在烧制日用陶器之前,趁着粘土柔软时捺盖在上面的印章,包括制造的地名、场所、官署、工匠的姓名字、吉语祷词等内容,个别还有制造年份。陶器虽容易损坏,常被抛弃,但不会腐烂,加之种类繁多,因此,陶文残片较之其他文物能够大量留传。远在仰韶和龙山文化时期,彩陶钵上就开始使用刻画符号,西周时出现了印陶,春秋战国时代则蔚然成风。我国山东、河北等处出土的战国时代陶器中钤印有玺印文字者最多。陈介祺《画斋藏陶》、刘鹗《铁云藏陶》等书著录的战国遗物较多。到了秦代印陶更为丰富,像陶量上的诏版铭文,以山东出土最多,诏版铭文.多为一印四字,四字一词,连续钤拓,组词成文,节体规范。另外秦代建筑业相对发达,砖瓦制作量大且已具相当工艺水平,因此,盖在砖瓦上的官署、地名、人 [详细...]
    1. 古玺文字
    2. 古玺的文字奇诡难识、变化万方,风貌绚丽多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正在为越来越多人所发现、接受与借鉴。而这一切的得来,首先取决于先秦工匠的自由创造精神与工艺水准的游刃有余;其次是没有后来的自上而下的严格的玺印制度;第三则是古玺所用文字的巨大可塑性。古玺文字通常有着多边的外廓,可以方便地对它从不同方向,作不同幅度的变形、摆动、伸缩与扭曲而不出现丝毫的牵强做作。总之,古玺是千姿百态的,它的浑厚,源自于玺文布置的饱满与线条力度;它的空灵,来自于文字及彼此间空白的有机的融和;它的自然,来自于不求等齐的结字变化与随机的排列与组合;它的奇崎,则来自于印面那种在极险绝处求得整体与动态的平衡;另外,岁月的侵蚀与历史的叠加,又为它凭添了一种神秘而高古的色彩。 来源:网络 [详细...]
    1. 古烙马印
    2. 烙马玺印是我国古代官方用于烙马的专用玺印,属于官印的一类。这种形制很大的朱文印为铁质,印钮的上部有方孔可纳入木柄,乃为烙火方便之作。烙马玺印特征鲜明,风格独具,在我国印章艺术中占有一席之地。据文物考证和文献记载,自战国以来,各代都有烙马用印。如《北史·魏孝文帝纪》:“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五月,诏军警给玺印传符,次给马印”。在《唐六典》卷十一中也有:“凡外牧进良马,印以三花飞凤之字为志焉。细次马送尚乘局者,于尾侧依左右间印以三花;其余乘马送尚乘者,以凤字印印右髆”。这些记载,证明战国以来各代都有烙马印。罗福颐《近百年来对古玺印研究之发展》中云:“传世古印中,有烙马用印,在1930年《贞松堂集古遗文》始发表汉代‘灵丘骑马'烙印,于是古烙马印初次见于著录,由此推之, [详细...]
    1. 战国官玺
    2. 春秋战国时代的印章,统称“古玺”。过去因古文玺字奇诡难识,人们对其产生的时代多有误解,称它为秦玺。其实古玺与秦印在形制上有很大区别。古玺文字的篆法与布白,有着特殊风貌,与秦汉印章各有情趣,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官玺是国君授予臣下权力时颁发的信物和凭证。官府的各种命令、公文,必须盖有玺印,若丢失了玺印,也就丢了宫。因此,战国时期形成了一种制度,大小官吏必须随身佩带玺印。战国官玺一般为2.5至3厘米见方,以凿制为主,多加边栏或加有竖界格,其宽窄和印文笔画差不多。另有一种尺寸较小的铸制的朱文玺。古玺印的质地多是铜质的,也有银和玉石的,印钮多鼻钮。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司工”、“司禄”等,大都是官职的名称。 古玺 [详细...]
    1. 古肖形印
    2. 古肖形印,亦称形肖印、生肖印、象形印或图案印、画印、封蜡印、封泥印。这些有别于文字印的玺印反映的内容十分广泛,有描绘当时人们狩猎、搏兽、战骑、饲禽、牛耕等情景以及鼓瑟弹琴、歌舞伎乐、车马出行、乘龙跨虎等生动场面。但最常见的是虎、马、鹿、羊、熊、龙、兔、驼、鹊、鹭、鸡、鱼、龟等动物,少数如驼鸟、犀牛等罕见的外来珍禽异兽也时有所见。古肖形印大致上起源春秋时期而盛行于战国和两汉,有待人们考证的是肖形印很少见于秦玺,到汉末已趋衰落,六朝时期几乎绝迹。肖形印的用途,主要是用作封识木竹制的牍函,或作避邪、祥瑞、敬神之物,也有配之赏玩的。 古肖形印是我国印章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匠师们调动惊人的艺术手段,以古朴典雅的造型,洗练传神的笔触和严谨的构图,强烈的装饰牲,以及沉郁浑厚的风格,于方寸之内,创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缩微图 [详细...]
    1. 圆瑛大师八印
    2.  2005年秋,沪上古旧印石收藏家,百石堂主人李伟庆兄赠我一册原钤《圆瑛大师八印》印谱,是册装帧精美,青蓝色封面素净、庄重、典雅,扉页小字数行:“圆瑛大师(1878-1953)号韬光,斋名一吼堂,三求室。圆瑛大师是近代著名的高僧,佛教界领袖,时值大师示寂五十二周年之际,敬钤大师自用八印分飨同好,以资纪念,乙酉六月,百石堂主人谨记”。说到圆瑛大师,中国佛教界人士都会肃然起敬,他是福建省古田县平湖乡端上村人,法名圆瑛,生前主持上海圆明讲堂,他老人家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中国佛教界的楷模,曾任第一届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明旸法师是他的弟子之一。   笔者曾在李伟庆的百石堂中有幸拜观圆瑛大师生前用过的八印。所谓八印,实际上是六方石章,其中二方是灰青田石两头刻的双面印,扁章“圆瑛”印,石料是黄寿山石,椭圆 [详细...]
    1. 书、画、印三者之间的关系
    2. 一幅书画作品,总得钤上一方或几方印章,才算完整无缺,否则便感美中不足。在书画作品上钤盖印章,是中国书画艺术的特征之一。 那么,书、画、印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艺术上来说“书画同源”,而书法和篆刻又是姐妹艺术。大家都知道,刻印所采用的内容是文字,不论你刻篆书还是隶楷,总得和文字的书写发生关系。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书法是篆刻的基础。不能设想一个不懂书法的人会成为一个有精湛技艺的篆刻家,人们常把篆刻说成是 “铁笔”,由此可见书法、篆刻二者的关系之深。再则,书法讲究线条、结构、布局、情韵,篆刻也同样如此。但书法又不等同于篆刻。这首先是因为,书法用的是毛笔,篆刻用的是铁笔;书法用的是纸,篆刻用的是石。工具和材料都不同。其次,书法幅式大、篆刻幅式小;书法蘸墨,色黑,篆刻用印泥钤盖,色红。此外 [详细...]
    1. 印 章 历 史 及 种 类(一)
    2.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这些古玺的许多文字,现在我们还不认识。朱文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未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 [详细...]
    1. 印 章 历 史 及 种 类(二)
    2. 8.朱白文印 朱白文相间的印式在汉印中很见巧思,据说起自东汉。它的方式极为多样,朱白文字的位置安排及字数均可灵活变化不受局限。这里例举的数印就可见一斑。朱白的原则大致根据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多少而定,朱文大多笔划较少,白文则相反,从而达到朱如白,白如朱的和谐效果,这类印大多工稳的私印,未见用于官印。 9.字母印 子母印又称"玺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人印腹空,可以合宜地套进一方或二方小印,形成母怀子的形状。也有套进一方两印(如右栏"郭意"印)成一组三方的。在一方印章的体积中,兼备了几方印的使用价值,古代印匠的工艺水平由此见。 10.六面印 传世六面印实物较少。这种呈"凸"字形的印章,上面的印鼻有孔,可以穿带而佩,鼻端作一小印, [详细...]
    1. 印 章 历 史 及 种 类(三)
    2. 15.封泥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封泥的使用自战国直至汉魏,直到晋以后纸张、绢帛逐渐代替了竹木简书信的来往,才有可能不使用封泥。后世的篆刻家从这些珍贵的封泥拓片中得到借鉴,用以入印,从而扩大了篆刻艺术取法的范围。基本训练与创作 16.钮制 古代的玺印大多有钮、以使在钮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这就是古代的"佩印"方式。自汉代开始,以龟、驼、马等印钮来分别帝王百官。例如高级官史使用龟钮、驼钮、蛇钮则是汉魏晋时授与兄弟民族等官印常见的钮制。历代钮制形式为丰富,其中以坛钮、鼻钮、复斗钮为最常见,现将部分钮制列举于右,以见一斑。 17 [详细...]
    1. 中国古代的印章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2. 秦以前,无论官,私印都称“玺”,秦统一六国后,规定皇帝的印独称“玺”,臣民只称“印”。汉代也有诸侯王、王太后称为“玺”的。唐武则天时因觉得“玺”与“死”近音(也有说法是与“息”同音),遂改称为“宝”。唐至清沿旧制而“玺”“宝”并用。汉将军印称“章”。之后,印章根据历代人民的习惯有:“印章”、“印信”、“记”、“朱记”、“合同”、“关防”、&ldqu [详细...]
    1. 留青竹刻
    2. 留青竹刻,是将中国书画在竹皮上进行再创造的一门雕刻艺术。她有浮雕的外形,又有浅刻的刀痕,更不失书画的笔墨韵味和构图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竹皮、竹肌的颜色色差会逐渐拉开,使作品的立体感更强。层次更丰富,视觉更美好。但留青竹刻要达到高水平确实不易,刻者除了刀内功,更要刀外功。刀内功即为熟练的操刀术;刀外功就是刻者的艺术修养。留青竹刻如果没有高水准的画稿基础,刻技再好也难出高档次的作品;反过来说,若画稿很好,刻手水平不高,同样难出精品。这与舞台艺术的剧本和演技一样,高水平的作品必须要两者有机结合。 留青竹刻是多种雕刻技法的综合体,内含墨趣,外现刀味,格调高雅,内容广泛,面貌独特,其前景广阔,是毋庸置疑的。 来源:网络 [详细...]

展览活动
大观——董浩绘画新作展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52号
 
 董浩
人间茶事·王来文隶书茶事雅集
泉州市晋江市大井口3号
伴山——山东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
济南市市中区二环东路11117号
墨韵蝉鸣——王德成国画扇面展
青岛市市南区闽江路62号9号楼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900(s)   10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