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区块
- 李媚对话刘立宏(下):摄影教育的视觉积累
-
-
前些年中国高校摄影系或者摄影专业的教师据说八分之七、八十都是鲁美摄影系的毕业生。这个以培养艺术家为的学校,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摄影师范的培育之地。是摄影系主任,他主持的摄影系有一种特有的温暖平和。也正是因为这种气氛,让我在这里上了13年的课。从未和做过的访谈,这是首次。我们从谈他的作品开始……
李媚对话:摄影教育需要重视视觉的积累
李媚:这里面有一个视觉积累的过程。就像中国原来的传统教育,你哪懂《三字经》、《唐诗》、《宋词》,小时候你也不懂,但是以前的教育就是让你背。只要从小《唐诗》、《宋词》都背过,你背得烂熟,它是潜藏于你心里的,说不定哪天你长大了
[详细...]
- 李媚对话刘立宏(中):互联网时代的摄影教育
-
-
前些年中国高校摄影系或者摄影专业的教师据说八分之七、八十都是鲁美摄影系的毕业生。这个以培养艺术家为的学校,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摄影师范的培育之地。是摄影系主任,他主持的摄影系有一种特有的温暖平和。也正是因为这种气氛,让我在这里上了13年的课。从未和做过的访谈,这是首次。我们从谈他的作品开始……
李媚对话:互联网时代的摄影教育
李媚: 另外一个话题,互联网时代,数字媒体的发展,摄影也产生极大的变化。在今年摄影双年展巡展深圳的园桌会上,有的艺术家就提出以后摄影学科的独立性可能会消失,它将成为新媒体的一种。你本身就是一个双重身份,一方面你是一个艺术家,另一
[详细...]
- 李媚对话刘立宏(上):和年龄有关的故事
-
-
前些年中国高校摄影系或者摄影专业的教师据说八分之七、八十都是鲁美摄影系的毕业生。这个以培养艺术家为的学校,一不小心竟然成了摄影师范的培育之地。是摄影系主任,他主持的摄影系有一种特有的温暖平和。也正是因为这种气氛,让我在这里上了13年的课。从未和做过的访谈,这是首次。我们从谈他的作品开始……
李媚对话:和年龄有关的故事
李媚:立宏,咱们先聊聊你这些年的作品吧?
:我这几年创作内容/题材可能和年龄有关,做一做总是往回走,十多年前我让阮仪忠老师看我的照片,阮仪忠老师说照片拍照的痕迹太重,看到的都是自己。
[详细...]
- 郗厚露:德艺双馨,发挥易学正能量,服务于社会
-
-
郗之,又名郗厚露,号了悟居士,出生于山东新泰,孔夫子弟子林放之故里,幼时父亲在水利局做工程师,风华正茂,前景乐观,母亲在家务农,八零年代虽并不宽裕的家境,但也算得上其乐融融,然而这样一个普通平淡的家庭,在乙丑年的一个噩耗支离了,正值而立之年的父亲因心脏病救治不及时离开人世,母亲悲痛欲绝,却仍旧咬紧牙关含辛茹苦的支撑着这个家,······。
先后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分别抚养了这个孙子,外公是老军医,八仙桌上时常堆放了《黄帝内经》等一些中医典籍,而这些书籍或者就是郗之“幼受庭训”的易学启蒙吧。
郗之是在中学之后搬住到爷爷奶奶家,爷爷是当地
[详细...]
- 著名油画家—— 靳尚谊作品赏析
-
-
靳尚谊,1934年出生于中国河南省焦作市,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1957年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油画专业研究生学习,此后一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80年以后,作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工作室的主任与教授,以自己丰富的经验培养了许多人材,同时以大量肖像作品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论家称为当代中国油画的代表画家。
80年代早期,曾应邀在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东方艺术系讲学,并在美国和欧洲各艺术博物馆访问、研究。在80年代以后的作品中,他将中国传统的美学观念与欧洲古典油画技巧结合起来,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博物馆收藏,出版了多种个人画集。
[详细...]
- 胡颖:什么才是我们值得留给后代的宝贝
-
-
近日,年近七旬的欧米茄全球总裁欧科华(Stephen Urquhart)一身白衣休闲服出现在印度尼西亚东北部万鸦老(Madado)的一个名叫巴霍伊(Bahoi)的偏僻小渔村,天气炎热,太阳毒辣,初来此地的他对眼前一个当地老者正在回收整理的堆积成山的塑胶饮料瓶面露忧色。
“雅安,你快来看。” 欧科华呼唤来同行的著名法国纪录片导演,雅安•阿瑟斯-伯特兰(YannArthus-Bertrand),同时他也是著名的环保组织“美好星球”(Good Planet)的发起人。雅安告诉欧科华,他询问过当地社区负责人,这些堆积成山的塑胶瓶,不过是这个村庄3天日常生活所产生的垃圾的
[详细...]
- 《后会无期》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
-
-
“你不知道他们为何离去,就像你不知道这竟是结局。”正如同名电影主题曲所唱的这样,你不知道《后会无期》里的“他们”为何离去,你也不知道那竟是结局!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市场细分与定位营销已经成为一部影片成功的关键。有些电影专门拍给沉迷浮华的人,有些特供追求“格调”的人。比如郭敬明的《小时代》,比如韩寒的《后会无期》。
昨日,这部贴满文艺标签的电影全国公映,初步统计票房达到了1亿。电影散场后,不少观众竟然久久不愿离去,为的是与朴树一起哼唱完那首与电影几乎毫无关联的片尾曲。文艺气息似乎一日间就弥漫了整个影坛。
然而
[详细...]
-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不再是小众
-
-
方力钧的版画作品《无题》:寓意一个婴儿从出生就受到既有规则或者强势力量左右它的成长。时报记者 何沛霖 摄
“这是方力钧早期的严肃版画作品,和他后来成名后的‘光头系列’作品风格大相径庭。”在泰达当代艺术博物馆颇具工厂车间风格的1号展厅里,馆长徐子林指着一幅当代艺术家方力钧的版画作品告诉记者。1993年,方力钧的作品《打呵欠》被《时代周刊》选作封面,“他创作的光头人物,反映了90年代热血青年的失望、迷茫,我们之所以不选择他成名的作品,而是选择成名前的这幅名不见经传的版画作品,为的是呈现这批中国当代艺术家们走过的一段真实的探索之路,这也是我们这次当代艺术馆藏展的主
[详细...]
- 邮市歇夏新邮纷跌破面值 《大闹天宫》跌至4.5元
-
-
进入歇夏期,新邮纷纷跌破面值。昨天,商报记者从重庆藏市获悉,今年已发行的15套邮票,有5套在面值之下,其中今年5月18日发行的《唐卡》小型张,市价4.3元,只有其6元面值的7折。
“我们主要在网上交易,通过快递形式进行。”昨天,重庆渝中区中兴路市场邮商老韩表示,今年5月18日发行的《唐卡》小型张,如今市价4.3元,只有6元面值的7折。6月1日发行的《大闹天宫》套票,虽然有古典文学题材因素,但面值6.40元的套票和相同面值的小本票,则打折至4.5元和6元。业内人士指出,可关注超跌的好题材小版张,比如去年歇夏期跌破面值的小版张,后来纷纷涨
[详细...]
- 基于思维和行为的设计再思考
-
-
今天的“设计”不仅仅是一种实践行为的特定称谓,也不仅仅意味着相关实践的具体产物,在当今社会它也早已不仅仅限于“一门实用型的专业”这样的称谓,作为一个系统科学视野中最具典型性和历史感的内容,设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不断与其相伴,并对于自身进行着不间断的改造——一个设计词汇逐渐从“想”到“做”的变化,原本就是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逐渐形成的认识,因为在设计产生的最初阶段,这两个方面的关联性之强,甚至达到了不可分割的地步。在那个阶段所产生的设计产物都绝对化地具备“想”与“做”高度合一的特性。“工匠”与“设计师”这两种身份的硬性划分应该是在近代设计阶段,加工制造业逐渐从手工工场的方式向机器
[详细...]
- 杜曦云:面对现实,承担当下—中国当代艺术家能做什么?
-
-
人生存在具体的现实境况中,以追求生存和幸福为出发点,在遭遇现实时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从个体的亲身体验出发,发现问题→怎么办→具体的行动→实际效果→发现新的问题……这个过程构成了个体生命的历程和内容,也形成了人类的现实境况。
对此时此地的具体现实境况进行体验、思考和实际行动,每个人都是如此,但每个人的角度、方式等都各不相同。艺术家/艺术作品,是人/行为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是生存在现实中的人,对他的生存体验、思考的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人类的思维方式不愿接受杂乱无章的东西,要把它整理得井井有条,于是,在学科、领域、系统的划分中,把某一类人的某种表达、实践方式定义为“艺术”
[详细...]
- 青春电影匮乏造就《小时代》热》
-
-
青春电影匮乏 造就“《小时代》热”
除了票房,《小时代3》再无话题。第一部《小时代》还有影评人与粉丝掀起骂战,到第三部的时候,连骂声都没了。所以,只能谈谈票房。
首日1.1亿,刷新国产2D电影新纪录,《小时代3》短暂地辉煌了一下,在超过3亿之后票房曲线一路暴跌,其曲线图被认为是“营销好口碑差”的典型代表。
《小时代》的热,是小范围的热,严格说来,即便第一部《小时代》引起骂战,包括被官方报纸点名批评,都没能让这部电影真正具有公共讨论价值。它局限于原郭敬明小说读者的粉丝,哪怕票房高企,都没法把它称作青春电影的代表。
[详细...]
- 评论:诗歌艺术只有在群众中才能焕发生机
-
-
7月15日-19日,第四届中国诗歌节,成为绵阳文化生活中最火热的词。近200名来自全国的诗人、诗评家汇聚千年绵州,说得最多的一个字,就是“诗”!诗人们在这片传承千年的土地上吟诗作赋、采风交流、创作研讨。开幕式暨文艺演出浓墨重彩凸显诗歌魅力;主题诗歌论坛汇聚当代优秀诗人和学者,交流探讨诗歌创作理论和发展方向;中华诗词音乐会、李白经典诗歌朗诵会、现当代诗歌朗诵会等名家汇集,展现诗词独特韵味;诗歌艺术进校园进厂矿等群众诗歌文化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热烈欢迎。
诗歌节,让绵阳再次迸发勃勃生机。
■记者 苏东峰
诗歌是这个时代的人
[详细...]
- 贾广健:古韵幽雅——花鸟画家郭慧庆
-
-
在当今的中国画坛涌现出了一批中青年实力派画家,他们在坚守中国画传统精神,努力保持地域文化特色和个性语言的同时,又积极探求中国画在新时期下发展可能性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刚过不惑之年的郭慧庆在中国画艺术探索的正途中历经艰辛而漫长的艺术实践,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我认为郭慧庆除了他具有勤于思考和勤奋不辍的努力外,他对中国画艺术传统的感悟理解,对中国画精神的不懈追求是他艺术品位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一个艺术家语言与风格的形成,既受到了传统艺术及观念的影响,又与艺术家个人的经历、学养、气质以及所追求的目标密切相关。他的作品洒脱灵动、风格鲜明、生机勃勃、耐人回味,不论是大幅画作,还是小品,
[详细...]
- 王栋栋:穿透肉体的“生存实验”
-
-
由青年策展人王栋栋策划的展览“生存实验”于5月11日在北京德滋画廊开幕,本次展览试图通过呈现十五位艺术家的作品,来探讨当代艺术与个体生存之间的关系。王栋栋认为任何时代真正的主题并不是那些被记录的所谓事实,而是个体的生存真实,但‘个体’在大多数时候都是被各种关系和概念掩埋的,加之生存体验本身的因人而异,以及其存在状态的微观性,就连个体自身也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将生存真相隐藏在难以言说的空间,这使得个体生存问题一度成为我们所忽视的严肃的社会问题。基于此,“生存实验”的提出是恰逢其时的。在我看来,它似乎在表明一种态度与立场,由视觉的思考正在生长为一种新的评判机制。
齐内丁:王栋栋你好
[详细...]
- 杨卫:走进宋庄
-
-
缘起
1993年岁末的一天,在北京西郊的圆明园,几个年轻人正围坐在福缘门西村的一个农家小院里商议着未来的去向,是、、张惠平、王音等人。这些人均是较先入住“圆明园画家村”的艺术家,与画家村一起成长,早就羽翼丰满,成名成家了。尤其是,自1993年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以来,已经作为“后89” ①艺术思潮的重要代表迅速走红,成了国际艺坛炙手可热的人物。所以,和他的这几个同伴都希望自己能够趁热打铁,找个僻静的地方创作更多的作品。而此时的“圆明园画家村”,已经被“严正学事件” ②闹得满城风雨,沸沸扬扬。随着事态的不断升级,影响日益扩大,此事也就引起了高层的注意。这无异于火上浇油,
[详细...]
- 吕立新: 大师真迹知多少?(上)
-
-
陈少梅《对花图》110x50cm
吕立新:今年是陈少梅先生诞辰100周年,有什么活动安排吗?
米景扬:有几个活动。一是在天津文化街给陈少梅立一座铜像,还有就是保利美术馆提出要做一个陈少梅个人展览。
吕立新:陈少梅的大部分作品主要在哪儿呢?
米景扬:陈少梅作品相当大的一部分在天津民间,还有就是海外有一部分,好东西也都在海外。
吕立新:您觉得陈少梅先生的作品鉴定应该不是很难吧?
米景扬:相比较其他人,应该容易一些,感觉假的东西比较容易看出来。
[详细...]
- 陈建明:别让收藏玩死你
-
-
朋友李飞,过不惑已有几年。给人递出的名片上头衔也攒成了一串:文化学者、收藏家、作家、杭州国立文化艺术院导师、杭州飞鸿轩古美术收藏馆馆主等等,个个也确有其事。一大爱好:研究国学与传统文化。二大爱好:收藏写文章。三大爱好:美酒美食及与美相关之统属。有些爱好随岁月流淌而渐随行,但对于传统文化价值观之认同,越发且弥坚。
在陆续出版了《中国东阳木雕》、《中国徽州木雕》、《中国传统瓷器艺术鉴赏》、《中国传统银器》、《中国历代佛像收藏品鉴赏》等等作品后,有感于当下国内民众不管有文化没文化,有钱没钱、有眼力没眼力。在“盛世收藏”这一口号的鼓动下个个热血沸腾,把本是社会精英阶层专利的收藏,
[详细...]
- 文物利用:不能《不够》与《不当》
-
-
7月21日,国家文物局在银川召开加强文物合理利用工作交流会。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畅谈文物合理利用工作。
记者:当前文物利用工作存在哪些问题?
励小捷:文物利用应遵循这样四个原则:第一,一切利用都要以保护为前提;第二,文物利用都要坚持文化价值优先;第三,一切利用要以服务公众为目的;第四,一切利用都要尊重科学精神、遵守社会公德。
当前实践中存在文物利用“不够”和“不当”的问题。所谓“不够”,一是在文物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挖掘、研究、展示上不够;二是在文物保护规划、维修方案中对利用的措施考虑不够;三是博物馆
[详细...]
- 评《小苹果》:有多少对艺术本身的尊重?
-
-
《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宣传曲《小苹果》自发布以来,就“血洗各大网站,听到抖腿停不下来”。“从萌妹子到广场大妈,从杀马特到小正太,从广东校园到北方爷们,众多网友上传了自己模仿或制作的苹果舞,而唱吧等歌唱类软件也出现了《小苹果》K歌大赛”,再造就风靡网络空间和现实世界的“神曲”。
有媒体亦指出,从网络到手机、广场、健身房、校园,《小苹果》一夜走红;其成为今夏又一神曲的线路,也基本复制着《最炫民族风》、《江南style》相似的网络传播途径,“大V转发、引发讨论、全民模仿”。对此,《小苹果》的作者王太利称,“我写这歌,只是想向复古迪斯科致敬,我的音乐启蒙就是当年看大
[详细...]
- 好动画除了要票房还要传递爱
-
-
进入暑期,动画片成了电视荧屏和电影院的“宠儿” 。而近日,曾在国内动画电影领域执牛耳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公布了一项三年“复兴计划” ,自2015年起, 《黑猫警长》 《大闹天宫》等经典动画中的主要动漫形象将通过新故事和再加工重返大银幕。对此,不少人深表期待。
无疑, 《大闹天宫》和《黑猫警长》承载着不同年龄段人们对于动画片的美好记忆。特别是作为我国“水墨动画”代表作之一的《大闹天宫》 ,更是在把握原著精髓的同时,兼而能够根据儿童的欣赏心理来进行情节的编排和形象的刻画,以致深受不同年龄层观众喜爱,一经推出就以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和文化魅力赢得了国际范围的好评。
[详细...]
- 学界热评岭南画院院长叶向明
-
-
叶向明的绘画,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抽象主义艺术。以他的绘画整体面貌而言,乃是寓形象与抽象概念之中。它有新表现主义的狂躁郁结,亦有一点超现实主义的梦魇意象。它以线条结构为经纬去营造画面的肌理,以靛蓝与玫瑰红为基调衬托出画面一种忧郁不安的气氛。
叶向明的作品,有时又呈现了另一种较为安详的面貌,那是以玫瑰红和橙红为主色调的,靛蓝则是退居次要之地位,但线条仍以深色为之,不脱蓝调本色。这一类的作品揭示了另一种意象,线条肌理较为匀称,比较强调一种平面性的画面效果。
如果说,叶向明的艺术仅是一种半抽象的作品
[详细...]
- 荣宝斋木版水印背后的故事(二)下
-
-
虢国夫人游春图 荣宝斋木版水印作品
将新绢染旧只是第一步,这样的绢还不能用,因为不能着色,必须还要经过第二次处理—刷胶矾。然而,刷胶矾并非般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这需要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如果温度太低胶矾水就会凝固,刷不开。因此,只能在三伏天进行。如果是印刷用的绢,还要再托裱,否则丝绢过于软薄,无法印刷。但是,刷过胶矾的绢经过托裱,常常会出现脱矾的现象,因此,托裱后,还要给脱矾的地方补矾。
以上讲的是做旧诀窍。另外,在绢上作画,也有着相当的技巧,因为绢丝属有机物质,作画用的又是纯天然颜料,两者很不容易结合,因此,如何使画面着色以及如何让较大色块均匀着
[详细...]
- 荣宝斋木版水印背后的故事(二)上
-
-
冯忠莲勾描分版《虢国夫人游春图》
这本画谱的出版,也为当时沉寂的美术出版界打开了一扇大门,那些外省市的美术类出版社看到荣宝斋出版了这样的画谱并没有遇到“政治问题”,于是也开始尝试着出版一些没有什么政治色彩的纯艺术性的出版物。在改革开放之初,荣宝斋的出版物几乎成了美术出版行业的风向标,不少出版社都在参考荣宝斋的出版物来确定自己的选题。我想,这应当得益于荣宝斋当时所处的社会地位,此时的荣宝斋已从人民美术出版社分离出来,再次成为新闻出版署的直属单位,并再次成为中国面对世界的“文化窗口”。现在,大多数人只知道《王雪涛写意花鸟草虫》是《荣宝斋画谱》的第一卷,其实,从其起源讲,《荣宝
[详细...]
- 张辉:王世襄治学法脉和模式是什么(上)
-
-
王世襄冥寿百年之际,文物、新闻界纪念热潮骤起。他生平的潇洒与困顿、灰暗与光彩、卑微与高贵再次重现。
在纷繁的追忆中,大家乐此不疲地陈述着:
他驯鹰、遛狗、养鸽、逮蝈蝈、玩蛐蛐、范瓠绘葫、烧菜品肴,无一不精,大俗成为大雅,“京城第一玩家”。
他走街串巷、车拉肩扛,搜罗古旧家具,数十年的隐忍和自甘窝囊,成就了现存于上海博物馆的八十件家具名品收藏;两部明式家具著作问世,推动了明式家具的收藏;那把“大圣遗音”唐琴拍卖价过亿,香炉落锤价过千万。器物一经王世襄收藏,犹如高僧开了光。
也有试图作出超越“玩”和
[详细...]
- 禅意悠然——王旦坤先生及其画作赏析
-
-
中国美术史上记载,书画的起源可一直追溯至史前文化时期。后经历代大师发扬光大,笔法用材千变万化,题材广泛兼收并蓄,累积名人名画数不胜数。
今人创作既要吸收传统美感,又要表现出特色;须得学贯古今,博采众长,同时又要勤于笔耕,扎实基础,张扬个性,心态上还需专注笃定,悟道明德!其非易事也。读王旦坤先生画作,清新工丽,而又大气磅礴,个性鲜明,独入幽境,大师风范,呼之欲出。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气势。欣喜之余介绍给大家,期待共同进入悠然境界。
王旦坤先生,原名王胜。后取“旦”字,意解清晨旭日东升。意为经过漫漫黑夜之后,阳气上升,呈阴极必阳之势。在
[详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三探——齐白石晚期幸福感的由来
-
-
在我们探寻齐白石早期、中期幸福感时,我们主要着重的是有关幸福的内容。这样的结果很容易给读者造成齐白石太顺的感觉。其实谁的生活中没有不利的一面呢?齐白石也是如此的。比如齐白石早年在学刻印时就曾遇到过一位鄙视他而不肯给他刻的人,结果反倒激励了齐白石学习刻印的决心;比如他为两广总督谭钟麟的公子刻印遭到否定,但齐白石只是采取“究竟谁对谁不对,懂得此道的人自有公论,我又何必跟他计较,也就付之一笑而已。”大度的处理结果,则化不快为快。这似乎就是齐白石处理事物的一种方式。
齐白石的晚期以他移居北京的1917年始,至1957年他在北京逝世止。从1917到1957年,齐白石在
[详细...]
- 杨飞云:觉者,路远
-
-
杨飞云以其静穆而崇高的古典主义美质享誉中国画坛,艺术上的精深至纯与思想境地的开阔深邃是他生命的一体两面。他秉持儒之仁义,追求道之天人合一,具足禅的智慧,心怀基督的博爱......如果越过形式的藩篱,或者将视点换一个高度,我们就可以看到,人类所有思想攀登之路的终极都指向同一座峰顶。他,是一位觉者,与真善美同行,他走了很远的路,他还有更远的路要走。他,在继往开来的路上。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我们都相信,知识就是力量。同时也知道,只有一点的知识,它将会使人心倾向于无神,而更大的知识,则会使人复归于神。”杨飞云在承续这一时期欧洲古典油画真髓的路上可
[详细...]
- 《小时代3》:郭敬明的一次精准投资
-
-
一说到《小时代》,“争议”二字无论如何都是回避不掉的。反对者称其为赤裸裸的拜金主义、物质至上;而拥护者强调影片展现的是90后一代的理想和梦,你们不喜欢,那是因为有代沟。一旦某件存有争议的事情被扯上了代沟问题,这往往意味着很难再说清楚了。
就在诸多争议和骂战中,《小时代》前两部稳稳当当赚得盆满钵满。第三部同样吸金力强劲。作为“产品经理”,郭敬明通过各种渠道卖力宣传,以网络为重,多管齐下,去年为了配合影片6月17日上映,甚至还在部分城市“开通”627路公交车。第三部也是超前营销,还跟阿里巴巴的娱乐宝合作,成为当期销售金额最高的项目,淘宝电影针对该片展开的预售活动,
[详细...]
- 何光锐: 一支毛笔的青春
-
-
我的书房朝南有一个大飘窗,窗台上放着一个鸡翅木的大笔筒,笔筒里插着一大摞用过的毛笔。每当阳光透过玻璃斜射进来,那一簇簇笔毫挤挨在一起,看上去很象中年人花白的头发,这时候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情感从心底升起来。
情感的产生都是因为你用了心。帐房先生日书万字,却未必对手中的笔会有感情。因为他的心主要在帐目上,而不是在那笔毫与纸相触的书写过程。我写字已经很多年了,一直写的是帖学一路的小字,用的是熟纸,和硬毫或兼毫的笔。如今的笔工和纸工都没落了,硬毫不耐用,熟纸又损毫,所以一支笔从上手到退役,时间并不是很长。由于阅笔无数,我能体会到每一支毛笔的那段宝贵的青春。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