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7日 19:48:12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流派 >>
碎片区块
    1. 姚谦:说说拍卖
    2. 似乎每到了这个季节,透过拍卖会的数字,媒体们就可以有凭有据的做文章,关于艺术市场与艺术家们的年度涨跌评估,几乎因此尘埃落定。不过,张大眼睛去看这似乎站在销售方的资讯,其实也能看出一些端倪:积极的艺术中介与艺术家在市场上的努力。   先从解构所谓拍卖市场共包含了1艺术创作者、2中介平台、3买作品的藏家或投资者,由这三种不同角色群交织而成,经过一次次拍卖形成了有趣的脉络变化。虽然一样米养百样人,在这三种不同角色群里头存在了各式各样性格与价值观的人,但是在面对利益与艺术的诚实,最终都一样要面对人性最直接的考验。先从拍场中的艺术家说起吧:在拍卖市场中出现的艺术家有着主动和被动的区分,而且绝大部份的艺术家是被动的被放动的放在这平台,甚至很多艺术家已不在人间,他的作品是透过:早年支持他的收藏者家属,或自己后代与亲属辗转的流到拍卖 [详细...]
    1. 瞿广慈: 一股地气
    2. 我的一个学生在毕业后曾尝试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生活。最厉害的一次是他突然决定不再说话,那段时间他和人交流的方式是递小纸条。一个月后他还是坚持不说话,他的小伙伴们决定把他带到我的面前,觉着我这个做老师的有办法把他的嘴撬开。见面后这孩子用纸条告诉我,他非常抱歉不能和我说话。在确定这不是恶作剧之后,我对他说,“我鼓励你多坚持一段时间”,我估计他不会坚持很久。这个学生和我一样都是双子座没有可以保持长期沉默的基础。后来他改吃素的时候我也不相信他能坚持,再后来我们常常又一边吃肉一边谈笑风生。   2010年瞿广慈在香港艺术中心作了一个叫做《飞天使者》的个展。将一件重要作品《 [详细...]
    1. 吕立新:读齐白石《发财图》
    2. 题跋:丁卯五月之初有客至,自言求余画发财图。余曰:发财门路太多,如何是好?曰:烦君姑妄言著。余曰:欲画赵元帅否?曰:非也。余又曰,欲画印玺衣冠之类耶?曰,非也。余又曰:刀枪绳索之类耶?曰,非也,算盘何如?余曰,善哉。欲人钱财而不施危险乃仁具耳。余即一挥而就并记之。时客去后再画此幅,藏之箧底。三百石印富翁又题原记。   三百石印富翁制于燕。   印章:木人、白石翁、萍翁   在齐白石的绘画作品中偶尔就会冒出这么一两张“奇葩”,让人目瞪口呆,这幅就属于此类。在这么大一张宣纸上讲一个完整故事这在老人的作品中实在不多见,况且 [详细...]
    1. 何光锐:论微妙(二)
    2. 艺术之微妙,除了“不可捉摸”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清人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对清初“四王”之一王原祈的山水画创作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发端浑沦,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还浑沦”。一幅大山水,必须从经历从“浑沦”到“破碎”,再从“破碎”到“浑沦”的流程,才足以同时表现出自然物象的整体性与丰富性。   这里的“浑沦”,落实到技法上,无非是轮廓的勾勒,完成山水“龙脉”的大开合。而“破碎”,则是通过皴、擦、点、染,一步步地呈现物象的界面、肌理、质感、层次与氛围。其实世界各民族的绘画,在其幼稚阶段,大都起步于勾划轮廓和平涂色彩,也就是从“浑沦”开始的。那么,为什么后来都要走向“破碎”呢?毫无疑问,是不满足于粗放与笨拙,进而追求细腻与微妙的需要。   凡物,妙则无不微,微则无不妙。 [详细...]
    1. 古方:和田墨玉、岫岩玉及翡翠的特征与鉴赏
    2. 和田墨玉产于新疆和田市西面的墨玉河中。墨玉河又称喀拉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向北汇成和田河。和田玉在矿物学上属角闪石族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硬度6-6.5,比重2.9。和田玉的矿物粒度非常细小,一般在0.01毫米以下,矿物形态主要为隐晶及微晶纤维柱状,矿物组合排列以毛毡状结构最普遍,这种结构使和田玉非常致密细腻。和田玉的颜色主要有白、黄、青、墨四种。墨玉为和田玉主要品种之一,其颜色是因其所含较多的细微石墨鳞片所致,外表呈深青色或黑色(图一、图二)。和田墨玉属微透明体,在一定厚度下能透光,其光泽带有很强的油脂性,给人以滋润柔和的感觉。和田墨玉的韧性很大,即使在重锤打击下,也很难敲下一块,其 [详细...]
    1. 笔墨浓情绘藏区风貌——浅析纪连彬画作
    2.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画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物画现实主义的主题性绘画发展形成多样化的创作格局。纪连彬便是伴随着改革的浪潮成长起来的画家之一,他的水墨人物画风格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形成的。从最初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攫取,到表达意念心像,完成了一个质的飞跃。在当代,西部题材已占据了中国画创作的主要地位,这不是一个突起的现象,近代以来,西部题材就已成为艺术家们关注的焦点,所以说今天的西部题材绘画是在继承近现代艺术家创作的基础上开拓出的一条新道路。 读纪连彬的画作,我们感受最深的是一种沧桑感,这些从他创作的藏族妇女的面庞、背着孩子、劳作时的神情中透露出来。凡是到过西藏的 [详细...]
    1. 书法家刘俊:写意书法艺人生
    2. 刘俊 ,当代著名实力派青年书法家,白石门下弟子, 写意书法创始人。1974年出生于山西原平。18岁参军,进修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字逸修,号智远,现定居北京。师从已故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后受教于刘炳森、欧阳中石等书法名家。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院士、中国儒商文化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检察网》文苑艺术频道部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联谊会理事、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财经频道书画艺术顾问、中国周易新闻网国学书画顾问。 从他的简历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在众多流派的当代书坛,刘俊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植根于金石文字, [详细...]
    1. 书法家胡瀚林:用笔墨书写艺术之梦
    2. 他文质彬彬,为人低调,诚挚热情,谦逊好学。多年来,除了正常上班之外,他没有把时间花在各种俗事应酬上,而是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所喜爱的书法事业上,他把书法事业当作毕生追求的目标,默默地坚守,奋力的攀登,孜孜不倦追求着自己的艺术之梦,他就是我国著名青年书法家胡瀚林。 胡瀚林一九七零年生于吉林省辉南县,辉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时器时代,先民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开创了辉发大地史前文明。曾先后出现了高句丽文化、渤海文化、辽金文化和前清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人杰地灵,生态物丰 [详细...]
    1. 从书法到墨道:艺境的空与不空
    2.   技法是艺术的起点,却不能是终点——这大抵是所有艺术家都同意的准则。任何一种艺术创作,一个艺术作品,其基础都是精纯的技法,然而其价值的内核却是技法之外的东西,那是什么?范舟用他的作品和展览给出了答案!   范舟对于自己的个展主题“墨道·不空”做了如下的诠释:墨行无规,道存久远,不生不灭,空寂无垠。深得草书不羁、自在之神韵,凸现淡然、从容之精神,自成一说,值得称道。然而,于我而言,范舟的作品却别有深意,别具妙趣。   业界称范舟的草书为新文人草书,这不仅是一个新颖的提法,也是值得玩味的情怀。具六艺而成君子对所有中国传统士大夫而言都是理所当然的,有趣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价值都不在其技法,而是面向心灵的自我修炼,是一种情怀、一种境界、一种人生态度。因此,任何技法本身都是空洞的,是直达内心的 [详细...]
    1. 李代远和他的中国青城画派
    2. 李代远,幼承庭训,头角峥嵘;少怀奇志,命途多舛。年方十五,慈父见 背。其明年,青城名士胡梦痕、雷启厚、李启明诸先生,奇其才,嘉其志,遂收 为徒,乃张大千、董寿平再传弟子。字天号笑禅,别号奇鸿,东方禅者。现为大 观堂古文化艺术综合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中友协龙墨轩书画院院长、中国社会经 济文化交流协会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副会长、泰王 国曼谷画院副院长。 青城之文史,肇端于汉晋;青城之诗画,开创自李唐。杜工部之诗,传流及 今;孙太古之画,久负盛名。古已有之,于今为烈。近世以来,书 [详细...]
    1. 佛像画家慧馨居士笔下的“佛国胜境”
    2.  慧馨,原名隗兰花,法名仁华,佛教绘画艺术家和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生于祖冲之故乡河北省涞水县野三坡,慧馨少时即喜绘事,人物、花鸟、山水皆有涉猎。遍临历代壁画及释道绘画,方知古人高深造诣和精巧细腻的画技,15岁时皈依佛门,拜能行法师门下法号仁华,此后,潜心于佛法,广行菩萨道,在诸位老师的教诲下,知法像有净化心灵,开启众生心灵智慧之功用,后专攻释道绘画,其作品传统功力深厚,法像庄严,体现了佛法与工笔绘画的完美结合。   佛教重信仰,重修持,讲信、愿、行,讲戒、定、慧。画佛造像同样也讲仪轨法度,注重传承。画佛造像的人不仅要遵循仪轨,更要将全 [详细...]
    1. 文化书法邂逅广州艺博会 ——王岳川教授的守正书法
    2. 第19届广州艺博会将于12月5日-8日(12月4日为VIP预展)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本届广州艺博会吸引了百多家国内外知名艺术机构的积极参与,汇集了2万多件艺术精品。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广州艺博会在重视国画、油画、雕塑类艺术品参展的同时也注重书法类艺术品方面的精耕细作,积极力邀国内书法大家齐聚本届艺博会。 来自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的王岳川先生作为本届广州艺博会的特邀书法大家,将有多幅代表作现身广州艺博会。王岳川教授身兼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论室主任,教授、博导,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 [详细...]
    1. 著名画家王以才画说大吉祥
    2.  中国传统文化从诞生时起就与羊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查阅有关“羊”的大量考古与文献资料,我们发现,“羊”已经远远不再是一种作为生物的存在,而是作为一种观念或者说精神,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其品格中被人们欣赏的部分,已融入到人类的价值观中,如“跪乳之恩”、“羊我为義”、“羊言为善”、“羊大为美”、“羊者祥也”等。从而人们把它视为吉祥、仁义、孝悌的象征,甚至被视为神化的图腾和宗教的圣物。 古代人关于吉祥的观念渊源极早,在殷商时代的卜辞中羊通“祥”,吉羊即吉祥的意思,《墨子"明鬼下》云:“有恐后世子孙不能敬以取羊。”这里的“羊”字就是 [详细...]
    1. 【雅昌帽哥看预展后续】点评2014荣宝斋(济南)秋拍结果
    2. 编者按:   “帽哥”李笠是艺术圈里值得尊重的“行家”,他时常强调“术业有专攻”,艺术行业中没有包打天下的能人异士,借用行家在鉴赏、市场中的经验,正是跨越行业门槛的有效途径。如今,帽哥与雅昌艺术网合作推出“雅昌帽哥看预展”,每逢重要近现代书画的重要场次,帽哥都会在预展期间第一时间推荐作品,并且在拍卖后针对作品给出别具一格的述评。正是利用帽哥资深的行业经验和雅昌艺术网的媒体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看拍卖的内部视角。从外行看热闹的“天价”,回归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理性讨论中,既能沉浸于艺术之美,也能厘清市场趋势。   回顾2014荣宝斋(济南)秋 [详细...]
    1. 【雅昌帽哥看预展后续】点评2014山东天承秋拍结果
    2. 编者按:   “帽哥”李笠是艺术圈里值得尊重的“行家”,他时常强调“术业有专攻”,艺术行业中没有包打天下的能人异士,借用行家在鉴赏、市场中的经验,正是跨越行业门槛的有效途径。如今,帽哥与雅昌艺术网合作推出“雅昌帽哥看预展”,每逢重要近现代书画的重要场次,帽哥都会在预展期间第一时间推荐作品,并且在拍卖后针对作品给出别具一格的述评。正是利用帽哥资深的行业经验和雅昌艺术网的媒体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看拍卖的内部视角。从外行看热闹的“天价”,回归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理性讨论中,既能沉浸于艺术之美,也能厘清市场趋势。   回顾2014山东天承秋拍   《帽哥陪您看预展》结果   山东天承,前面我们提到过荆总、卢总现在主要精力是利用艺术品市 [详细...]
    1. 【雅昌帽哥看预展后续】点评2014中国嘉德秋拍结果
    2.  编者按   “帽哥”李笠是艺术圈里值得尊重的“行家”,他时常强调“术业有专攻”,艺术行业中没有包打天下的能人异士,借用行家在鉴赏、市场中的经验,正是跨越行业门槛的有效途径。如今,帽哥与雅昌艺术网合作推出“雅昌帽哥看预展”,每逢重要近现代书画的重要场次,帽哥都会在预展期间第一时间推荐作品,并且在拍卖后针对作品给出别具一格的述评。正是利用帽哥资深的行业经验和雅昌艺术网的媒体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看拍卖的内部视角。从外行看热闹的“天价”,回归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理性讨论中,既能沉浸于艺术之美,也能厘清市场趋势。   回顾2014中国嘉德秋拍 [详细...]
    1. 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下)
    2.  三、形制的变迁与苏、黄的书风   明人娄坚《学古绪言》卷二十:   宋时笔工称宣城诸葛,然苏、黄之论似微不同。东坡于诸葛之外,颇称程奕及吴说父子,且谓散卓笔非诸葛不能制。自余笔锋譬如著盐曲蟮,作字有筋无骨。而山谷极称吴无至无心散卓,且云试使人提笔去纸数寸,欲左右皆能如意则诸葛败矣。似又以悬腕枕几而分,非笔之通论也。   这说明早在明代,人们已经开始关注苏、黄二人择笔的差异。然而,他们的差异不是娄坚所称的“微不同”,而是迥异。就姿势而言,苏轼习惯单钩着腕倚桌而书写,黄庭坚则喜欢双钩悬腕而书。就作品大小而言,苏轼多小字行 [详细...]
    1. 周文翰:郑板桥为什么不学石涛
    2. 常看见批评家抱怨某某艺术家老画同一种题材、形式的作品,说重复没什么意思。可能,但为什么多数画家还是爱重复?这不仅仅是创作者自己决定的,也和艺术市场的需求有关。类似企业的品牌一样,不断重复从而形成的“名声”就是画家的品牌。   往日看郑板桥论八大、石涛,即有此感触。“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馀事也。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处。然八大名满天下,而石涛微葺耳。且八大之名,人易记识,石涛宏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瓜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八大只是八大,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石公矣。”   这是再明白不过的画家的“市场策略”的自白,一是画一种题材好形成品牌,尤其是竹子这样简单易懂的;二是把艺术家名字和品牌紧密结合 [详细...]
    1. 徐冰:艺术家是干什么的
    2. 目前东西方艺术教育都存在各自的问题,看上去问题的表现形式很不同,可究其原因是相同的:都是由学院体系认识的程式化导致的。由于教学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东西,“技法”“形式”容易说清楚,但艺术的核心部分却难以量化,所以,学院最容易陷入孤立地研究艺术形式和手法的教条中,把艺术研究局限在量化的形式、材料中,导致了从根本上抓不到艺术的核心问题。 我在欧美艺术学院多次演讲,经常与研究生进行讨论。现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年轻人都来纽约发展,我从这些毕业生的作品和他们的困惑中,看到了西方艺术教育的问题——偏颇地强调创造性。 对于艺术创作来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无疑 [详细...]
    1. 黄专:作为文化问题的《观念水墨》
    2. 1996年6月我在广州的一次水墨画讨论会上提出了“观念水墨”这个概念,随后在介绍一位上海画家的文章中又使用了它{《走向21世纪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研究讨论会讨论纪要》,载《画廊》1996年第4期;黄专:《王天德的“水墨菜单”:观念水墨及其文化可能性》,载《江苏画刊》1996年第10期。},这个假说旨在为中国画发展设定一种新的“历史问题境况”,它引起了批评界同行的不少议论,也促使我对这个即兴式的提法做出一些纲领性的说明,以便尽快为这个假说建立一个拉卡托斯所谓的理论“内核”,并期待引起新的“反驳”。   1. “观念水墨”是90年代开放性文化现实的一种理论反应,它表明90年代中国画批评与80年代不同的问题境况和思维向度。按皮尔森的“文化战略学说”,我们的文化正处于有别于“神话阶段”和“本体论阶段”的“功能性阶段”,文化一词正 [详细...]
    1. 彭德:批评家不必在场
    2. 有同行对我说,批评家年会你又不参加,怎么弄批评啊?仿佛不去参会,如同大官不能在京城两会坐台一样问题严重。我说:没有参加年会的众多批评者,难道都不能做批评和反思批评吗?不在场肯定有缺憾,但却能保持独立思考的状态。批评家作为自主的个体,孤独状态很重要。尽管这么说,我仍然拥护和关注批评家年会。这个最大的、松散的学术共同体,在学术层面有多种存在的理由。引伸开来,众多展览我都没有到场,一些同行也表示非议:展览你都不看,怎么弄批评啊?从事批评不参观展览,不参加展览研讨会,行不行?我说行。本文就是申明为什么行。   批评家不是艺术家的伙伴,不是艺术家的传声筒,不是展览组委会新闻发言人,他不必在场。在场的优势是能够直面艺术家和艺术作品,亲身感受展场透露的综合信息,写出的批评文章比较贴切。不在场有不在场的长处,比如不会受到现场氛围和社交 [详细...]
    1. 毛笔的形制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上)
    2. 毛笔形制的流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战国时期以前制笔的工艺比较简单;汉朝工具有了进步;六朝到唐以缠纸法为主;宋元明以后主要为散卓法。毛笔的形制一直处于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形制的演变对于书体发展以及书风的影响较大,研究毛笔形制对于研究书法史、书画鉴定以及创作风格有重要的意义。马叙伦提出:“余觉古人所用之笔极须研究。魏碑中有许多笔法,以今笔试之不得。……水兴堂制者,色近狼毫,而柔过之,用之亦使转如意。凡晋魏名迹中许多笔法及姿态, 皆可自然得之。故知有不关笔法而实笔使之然者。”文章中便强调了研究古代毛笔形制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   一、“柳骨”与“出锋须长” [详细...]
    1. 朱浩云:民国作家的艺术与市场走向
    2. 导语:纵观中国古今的历史,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出不少杰出的英雄,也会有一些不可一世的枭雄;既有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人物,也有人人唾骂、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而民国这段历史尽管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但精彩的程度恐怕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可与之相比,之所以这样评价,不仅是因为民国涌现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鉴藏家、学者、诗人、作家、高僧等,更主要是不少名流毁誉交错,争议不断,有的人物很难用正面和反面人物来概括,不少名流有正有反,亦正亦反;有的先正后反,有的先反后正。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不是从事艺术的名流,有的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能,但也不忘舞文弄墨,有的琴棋 [详细...]
    1. 文明的子午线——大英博物馆藏品综述(下)
    2. 对于人体美的理解在印度雕刻中有不同的展现。大英博物馆所藏的犍陀罗佛像多为石雕或铸铜作品,脸部的雕刻和衣纹的处理多少保有希腊雕刻的影响。但人体的处理更加的概括, 四肢与胸部的表象细致入微,极富生命力。展出中的“度母菩萨”通体镏金,双手上下摆放,左腿略弯,细腰宽臀,身材修长,体现了南亚民族对人体美的认识,摒弃概念化神像的表现,更趋人性的特征,这可能正是印度佛像与中国佛教雕刻的区别之一。   中国古代文物就静静地矗立在33号展厅,其面积与古埃及、希腊等最大面积的展厅比略显狭小,它不以惯常的分类方法展出,而是按年代排列,让各国观众在中国古代文化物证中徜徉,纵向推进,横向 [详细...]
    1. 胡颖:现代主义(Modernism)女表
    2. 正如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台长克里斯滕•利平科特《时间的故事》所说:有时候,我们越想越觉得,在机械钟表发明前,人们使用的所有“钟表”都以它们的方式与我们的身体所在相联系。我们依据可见的星辰运行和太阳“升”“沉”来度量时间,这些运动只存在于与我们视角的关系中(的确,客观而言当然是地球在动,但我们不知道这一点、也不真的关心)。即便是钟表时代之初,我们仍想把那些毫无人性的野兽吸收进我们体内:18世纪提供了无数例子,优秀的诗歌将钟表描述为有着尖利牙齿的怪兽,咀嚼秒或把它们像音节一样吐出来。但我们肯定永远不会发现某种方式,能把今天的原子钟或甚至我们电脑屏幕上的钟表人性化。 [详细...]
    1. 吕立新:读齐白石《一片春心付海棠》
    2. 《海棠图》   133×33cm,约1934年,约72岁   题跋:借山吟馆主者。   印章:木人、白石翁   白石老人画的海棠是有标本的,这株海棠树他曾多次提到过。在《自传》中他这样写道:宣统三年(1911年),我49岁。春二月,听说湘绮师来到长沙,住营盘街,我进省去拜访他……。清明后二日,湘绮师借瞿子玖家里的超览楼,招集友人饮宴,看樱花海棠。写信给我说:“借瞿协揆楼(协揆:清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约文人二三同集,请翩然一到。我接到信就去了……”这次雅集后,还特别补做了一首七言绝句,也提到了这 [详细...]
    1. 艺术家楼晓芳的作品赏析
    2. 楼晓芳,女,汉族,1959年10月出生,浙江浦江人,现住杭州。现为:中国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现代艺术研究中心会员,中国翰林院书画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士,并授予中华名人称号。 受父亲热爱书法的家庭环境熏陶,自幼喜爱书画,自小学二年级开始步入相对正规的书画学习。改革开放后,创立了浙江浦江平安滤网厂,任厂长。工作期间笔耕不辍,2007年后转为专业从事国画创作。多次参加各类书画展并获得各种奖项。 [详细...]
    1. 刘远洋:从古典中来,与时代合拍
    2.   刘远洋,汉族 1960年出生湖北荆州,现居北京。自幼酷爱书法,临摹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名家碑帖。小学三年级起就被老师叫到办公室用毛笔抄写批林批孔专栏的文章,一直到初中和高中都是学校各类专栏、墙报的写手,特别是高中期间,牺牲了大量的功课学习时间,无偿地为全校学生刻写油印复习资料。高中毕业后,担任了近十年的小学教师,期间从未放弃对各类碑帖的临习,其书法作品受到当地十里八乡老百姓的喜爱。   1995年进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荆南书画学院,系统学习了唐楷、北魏等,受欧阳中石、牛光普、张树棠等老师的教育,书艺大进,作品多次在全国各地的报刊杂 [详细...]
    1. 笑看健笔舞春风——屈健绘画解读
    2. 画家简介: 屈健,陕西洛川人,先后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陕西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陕西省花鸟画院副院长。西安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学术委员。 屈健在绘画创作中的这些眼前之花,处处回荡着历史的足音。或者是梦中的呓语,或者是自古以来的文化观照。这种有意识地把现实诸像,赋予“非现实”因素的文学化处理,在艺术表述中注入了格外开宽的境界。它超越了物象的现实存在,是一种属于精神的、属于 [详细...]
    1. 青年实力派画家—王松
    2. 王松 河北廊坊人,1992年生,现为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河北美术协 会会员,香港美术协会会员,天津东丽区书协会员,中国部长将军书画院会员, 中国当代名家艺术研究院会员,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北京金辉鸿画院高级 画师、研究员,魏征画院副院长了,中北京影视研修学院会员。 他自幼喜欢绘画的,对于绘画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王松的画,涉及面广,题 材和风格多样。既有人物,又有花鸟,山水。既有工笔,也有写意。不管什么题 材的作品,我都从他作品中感受到了质朴气质。 [详细...]

展览活动
花间解语·艺海同心——许晓彬、易甜甜花鸟画联
 广州市越秀区署前路10号
 
 许晓彬、易甜甜
心手之间——当代水墨画七人作品展
重庆市渝北区松石大道162号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姜宝林现代笔墨艺术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
沉默的喧嚣——戴平均油画展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岭东开发区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