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02:20:07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技法 >>
    1. 用印的技法
    2. 书画印章――是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一.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需盖了。 二.国画棋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下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需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三.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尔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否则,就喧宾夺主了。 四.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1)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2)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详细...]
    1. 中国书画技法--分染法
    2. 1.先用白描在画面上起稿。注意要根据不同表现对象的质感使用不同的线条,如表现苍老的枝杆就要使用刚健的“铁线描”或“颤笔水纹描”,表现娇艳的花朵就要使用柔美的“兰叶描”或“游丝描”。为了表现牡丹叶片的饱满生气,使用了“兰叶描”。 2.在白描稿稿上用淡墨沿着叶片的根部向尖部由浓到淡地进行分染。分染之前要准备两枝笔,一枝用以蘸墨,另一枝蘸清水。分染时先用色笔在叶片的根部轻轻染上墨,然后迅速用清水笔将它不留痕迹地润开,这样经过水润过的墨色就会呈现出由浓到淡的层次。待第一遍干透后,用同样的方法在前面的步骤上进行多次反复分染,直至达到理想的浓 度。注意:不要试图一次就用浓墨染到所需色度,如果这样的话,不但难以掌握浓淡,无法将墨染匀,而 [详细...]
    1. 浅谈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
    2. 关于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自古至今一直议论不断,有的人主张重墨轻色,有的人主张重色轻墨,而中国画笔墨和色彩在数千年来所经历的不同绘画表现形式。在此,我仅以个人体会和看法对中国画笔墨和色彩的关系作一点浅议杂谈。 中国画在数千年以来,经过了从形成至成长到成熟的坎坷路程,其表现形式和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特别是笔墨和色彩的发展,在各个时期并不是齐头并进的。中国画最早采用的表现形式是色彩和线条。早在新石器时期,彩陶就采用了这两种形式。仰韶文化的人面鱼纹彩陶盆、三鱼纹彩陶盆和马家窑文化的旋涡纹彩陶瓮、舞蹈纹彩陶盆上面绘制的鱼、蛙、鹿、鸟、舞乐、人面以及各种纹饰。彩陶是在橙红色的陶坯上,用、黑、白和天然矿物质颜料赭石进行描绘。古朴的色彩,豪放的纹样,大小不一的点线面的装饰美,显现了色彩与线条相辅相成关系的雏形。可以说,用笔工具是形 [详细...]
    1. 如何面对中国画创新问题
    2. 绘画是创造性的艺术,绘画的艺术价值就在于创新。绘画的创新与自然科学中的发明创造没有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绘画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绘画的创新除了能给人带来全新的感官刺激外,其艺术内涵要与观赏者的心灵沟通,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绘画艺术的创新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也就不存在什么价值了,绘画艺术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向前发展。 中国画的发展同样存在着创新的问题,然而,当今的中国画家面对中国画的创新问题,却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认识。 绘画的创新决定于技法的变化与艺术风格的体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多数画家都倾向于在“术”的环节中煞费心思,其结果,要么是局部的改良,要么是人为的制作,要么是嫁接西方的油画技法。尽管如此,其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面对如此结局,有时连作者本人也为之感到惭愧。更有甚者,为了强夺人意,硬要为其冠以&ldquo [详细...]
    1. 董源和江南水墨山水画派
    2.  一千余年前,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王朝,拥有大片的御用茶场和园林,掌管园场的竟是一位饮誉当时的画家——董源。他官至北苑副使,字叔达,钟陵(今江西南昌)人。世称“董北苑”,他生于唐朝末年。一说是南唐中主李璟迁都南昌时,董源受到朝廷的赏识,随着政治地位的升迁,使他的绘画艺术有了一个施展于朝的良机。他的山水画艺术曾得到李璟的垂青。保大五年(947),元日大雪,李璟召集群臣登楼摆宴、赋诗。董源和当时的肖像画家高冲古、仕女画家周文矩、界画家朱澄和花鸟画家徐崇嗣等合绘纪实性大作《赏雪图》,画中的雪竹寒林由董源主绘。此后,有关史籍皆没有载录董源在南唐末年的活动,极可能逝于南唐末年,享年约七十岁左右。   不知是江南层层丘陵上碧绿茂盛的茶树和水气迷蒙的烟云滋养了这位山水画家,还是他发现了这独秀于江南的质朴之美。 [详细...]
    1. 国画名家忧虑山水画发展:应该走向自然
    2. “中国当代山水画家们应该走向自然,从真山真水中寻找中国画的活力和生命力”,“中国山水画家如果继续闭门造画,将失去绘画的灵魂,只剩下一张壳”,“中国山水画不该在写生与程式之间非此即彼地轮回发展”……在6日举行的纪念国画家罗铭诞辰95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画界的近20名大家、名家对当前国画尤其是山水画的发展现状都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忧虑。 这些专家在研讨会上说,作为我国知名的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罗铭先生以注重写生、中西贯通的风格,在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发展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其深厚的中国画底蕴、敢于创新的艺术气质和他创作出的一大批艺术杰作,是中国画传承历史、走向未来的宝贵财富。 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知名画家邵大箴说,应该看到以罗铭、张 [详细...]
    1. 论"水法"在中国的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
    2. 在画史上,笔法、墨法早已提出过。至于用水,古代画家虽然在论画法时,曾提到过,但没有把用水提到“法”的高度来论述。近代唯有黄宾虹在论画时,提到了“水法”。黄宾虹画山水画,用水有独到功夫和技巧。他认为“水墨神活”很要紧。用笔要用水,用墨要用水。墨和水的关系,就像笔和墨的关系一样,是十分亲密的。水在生宣纸上的变化是极丰富的,渗化开来的水迹不但宽窄不同,水渍毛边的样子也完全不同的。水墨的变化更是气象万千,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总之,没有水就不成其水墨画。下面笔者就“水法”在中国水墨人物画中的应用与影响谈谈个人的看法。 在水墨人物画出现以前,人物画都以线描为主。中国人物画线描的技法,随着历史的进程和书法、绘画的发展,其表现力也在不断地丰富提高,逐渐形成 [详细...]
    1. 中国画的写意精神何以式微
    2. 中国画最重要的民族审美品格是写意精神。中国画观照现实的方式不是对现实的模仿或再现,而是通过毛笔的书写性表达画家的思想意趣与精神品格。从毛笔的书写性演变而来的笔墨语言,是写意精神成为民族审美品格的立命在。写意又可分为小写意与大写意。小写意可谓兼工带写,写意之中尚不脱离对象的形神;而大写意则是去工主写,超脱对象形神之后的主观意写与个性表现。   在当代中国画坛,相对于工笔画的复兴与繁盛,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则受到了某种程度的遏制,尤其是大写意中国画在当下众多的画展中愈见衰微,凡获奖的中国画作品,工笔或小写意唱主角、占绝对优势,而大写意作品不仅数量少,而且上乘之作几成绝响。  刚刚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画发生巨大变革的百年。这种巨大变革,是中国画从传统形态转向现代形态的必然结果。现代形态的中国画主要体现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写 [详细...]

展览活动
“新市民·新课堂”赵德勋师生作品展
 济南市槐荫区腊山河东路与威海路交口西北角
 
 赵德勋师生
序有张弛——熊莉钧个展
深圳市罗湖区宝安北路1004号朗信集团4楼
行板如歌——徐立承油画作品展
衡阳市先锋路岳屏公园内3号
大道·同行——山东地市美协主席走进中国国家画
临沂市沂州路与沂河路交汇处南200米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9(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