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区块
- 如何建非营利艺术中心
-
-
王南溟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99创意中心终于在2013年底关门结束。
99创意中心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因为它的旧体制注定了其结果,即它不是一个非营利艺术中心,尽管是一个国有单位,而这个国有单位对创意中心的理解是自我创收,即空间是用来营利而不是非营利的。而营利的主要方式就是像政府美术馆的旧观念那样出租场地,然后希望像画廊一样卖画。如果一不出租场地二不卖画,那也就意味着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更别提用自己的资金做学术项目了。99创意中心关门是一个迟早的事,只是一直想关而关不掉,这次终于能在大家认为“关掉太可惜了”的议论声中顺利关门。“每个人持续做
[详细...]
- 人民艺术家——李明启
-
-
李明启,北京人。现为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金城书画院书法创作员,北京奇韵书画中心副秘书长。
李明启自幼喜爱书画篆刻艺术,古都方方面面深厚的文化内涵,处处感染着他。在浓厚的兴趣和艺术魅力的感召下,李明启先生多年来在书法、篆刻艺术上倾注了不少精力。
近十年的部队生活,几十年的建筑企业经历,有机会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无数次的京城大型展览参观学习,诸多名家的当场献艺表演,无不促使李明启的艺术进步。他曾向董寿平、谢德平、刘炳森、王石川等名家请教过,后又有机会和书法家张庆英、苏轼、启功等老师学习,并和书法《艺术大师》刘启新先生为伴,互相学习。
[详细...]
- 人民艺术家——赵洪旗
-
-
赵洪旗,1955年11月22日生人,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彭杜乡赵辛庄人,衡水旗舰桥隧橡塑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为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
赵洪旗从小酷爱书法,因父亲是衡水知名老一辈书法家,自小希望成为受人尊敬的书法先生,但因当时生活艰难,一直未能如愿。2005年开始书法学习,先练习大字草书,后练习小字,曾外出拜师学艺,参观学习,未曾参加报送评奖,但常以书法会友,切磋书法技艺,以促进个人书法成长。
赵洪旗练书法只为能够学得书法的一种精神,文化精神,并以此来陶冶自身的情操。
了解更多赵洪旗的艺术作品,请在“人民艺术收藏网www.
[详细...]
- 赵本山:民间艺术接地气 观众爱它的土腥味儿
-
-
昨日,赵本山率领着王小利、丫蛋等赵家班的骨干集体亮相深圳,正式为“刘老根大剧院”的深圳场馆揭幕。在发布会现场,赵本山透露自己想进入南方已经很长时间,这次能够在深圳实现愿望,也是一种缘分。此外,一向注重通过作品、品行传达正能量的赵本山,当天也是和记者大谈二人转与自己艺术作品里,可以带给观众的正能量。谈及前段时间小沈阳女儿因长相被网友攻击,他颇为严肃地表示,“在父母面前去评价孩子的长相,这原本就是一件很过分的事情!”(记者 范协洪 摄影记者 邵权达 实习生 李嘉乐)
二人转到广东行不行?
我不担心!
“刘老根大舞台”来到
[详细...]
- 马伯庸:我不认同“中国人看书越来越少”的说法
-
-
著名科幻作家马伯庸日前与读者热聊,他表示不认同“中国人看书越来越少”的说法,“谈阅读不能局限于实体书。现在确实看实体书的人少了,但是看电子书、微博、论坛的人在增加,这也是一种阅读。”
在过去的一年中,有不少声音表示现在中国人看书越来越少,“国民阅读率”的下降一度引起各界担忧。但马伯庸却认为:“很多人说地铁上没人看书,但那多属于下班高峰期。地铁对阅读率进行采样并不是很科学。”
据此马伯庸认为,所谓“中国人看书越来越少”或许是一个谬误的说法,实际上阅读率是在增加。马伯庸举例道,封建时代没人看书,除去少数读书人其他多数都是文盲,民国时代文盲率也
[详细...]
- 吕澎: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不是激情而是思想
-
-
【主题】我们如何看待艺术《20世纪中国艺术史》吕澎、许楠对话录
【时间】2月22日
【地点】朝阳大悦城单向街书店
【嘉宾】吕澎:艺术史研究专家,著名策展人,成都美术馆的馆长,作品包括《溪山清远两宋时期山水画的历史与趣味转型》、《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史》、《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进程和市场化趋势》以及《如何学习艺术史》。最近策划的展览包括“威尼斯双年展特别机动邀请展给马可波罗的礼物”、2010年策划的在北京举办的“改造历史”的展览,以及2011年在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策展的“2011年成都双年展”
许楠:单向街
[详细...]
- 英国国立博物馆免费开放的反思
-
-
英国国立博物馆基本收藏免费开放引发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我国博物馆现在呈现办馆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元化和隶属关系多元化,以及身处不同社会发展水平地区的博物馆呈现不同发展水平和管理体制的格局,政府在制定关系特定类别博物馆的政策时,要注意到左邻右舍,避免对其他类别博物馆的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2001年底,英国国家部委资助的博物馆基本收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在英国博物馆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关机构和人士对由此引发的现象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其中一些经验也值得中国博物馆界关注和借鉴。
嫌门票贵不去博物馆的只是10%的人
[详细...]
- 热爱艺术与理解艺术
-
-
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雾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让人们艰于呼吸,苦不堪言。2月25日下午,20余位艺术家在北京天坛自发举办了一场“祈祷蓝天”的行为艺术。有专家称,中国的雾霾将时常出现,可能会持续二三十年。表现雾霾、呼吁环保意识的艺术作品自有其积极意义,想必以后会越来越多。
随着雾霾的短暂散去,让我们可以有更多的心思来关注艺术。每个人都知道被称作“文物”的东西一定珍贵,但落实到博物馆的具体工作,还存在着种种问题和隐忧。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2月24日透露,目前全国的公立综合博物馆、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共计3866座,每年推出的展览约2.2万个,接待观众达到5.6亿人次
[详细...]
- 评论: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
-
5月13日,南方公益周刊刊发了关于5月24日将举办南方公益志愿沙龙之“让艺术走近公益”专场的消息,并提出“艺术家缘何爱做公益”这一话题进行探讨。近一周以来,这一话题在广东省的艺术家中间持续发酵,艺术家们从参与公益谈到如何承担社会责任,提出诸多精彩见解。
艺术家应致力弘扬真善美
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笔迹学研究与应用中心主任、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笔迹学会(筹)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文字学会会员方孝坤认为,一个艺术家首先是一个人,所以艺术家的社会责任第一条就是要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其次,艺术家才是一个艺术家。
[详细...]
- 艺术品市场经纪与当下市场定价
-
-
说到艺术品市场的经纪,资深市场人士、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主席胡聚堂并不乐观:“眼下最大的问题,价格不是市场说了算。”
“现在整个是种无序状态,市场是扭曲的,消费是非理性的,商家急功近利,艺术家也安静不下来。”接连几个负面形容词,流露出深重的隐忧。
这个概括已经一一击中了当下干扰艺术品市场的因素:短期内迅速形成而又发育不完整的市场;利益驱使下艺术家的创作心态扭曲;急于变现的商家从中推波助澜;艺术品消费行为的盲目。
市场改变艺术家?
“其实对于艺术家来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生存环境这么好。”胡
[详细...]
- 艺术家要想出好作品需以情感打动人
-
-
艺海循真
艺术家要想出好作品,必然离不开生活的磨砺和创作的积淀,最终通过情感共鸣打动人。
用作品表现世界美好的一面,是我创作的乐趣所在。
本期专家:国家级陶瓷技能大师、珠山画院副院长夏瑛
文、图:记者郭晓昊
我小时候喜欢连环画,哥哥高中毕业后就成了我的启蒙老师,教我画画,后来继续深造,系统学习了素描、水粉、油画和速写等基本技能,并得到了梁邦楚、邱振中、阮诚等知名教授的悉心教导。年少时,我每年都从鄱阳到景德镇去画瓷板像,上世纪90年代初正式开始了专业陶瓷绘画的生涯,至今已20多
[详细...]
- 美人被打冷宫——深藏于大学里的博物馆很尴尬
-
-
去北京大学找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赛克勒博物馆”)并不容易,它掩藏在靠近北大西门的一处古典庭院内,绕过葱郁的小树林,走到近前才能看见门楣上的馆名。除了博物馆隶属的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校内其他人很少光顾这个僻静的角落,而外校学生只知北大图书馆,游客则直奔未名湖,赛克勒博物馆颇显落寞。
如果说赛克勒尚能借着名校光环吸引参观者,那么北京服装学院的民族服饰博物馆就更沉寂了。这个每周只开放两天半的博物馆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收藏有各民族服饰一万余件,但除了学生和专业人士,没有太多人走进这灯光昏暗的展厅。
大学博
[详细...]
- 孙振华:雕塑是讲法的公共艺术
-
-
本届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雕委艺术委员会主任吴为山提交了要求大力推进城市雕塑立法的提案。
为什么要给雕塑立法?这个法要怎么立?为此记者采访了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他建议通过立法,用更有时代感的“公共艺术”的概念取代“城市雕塑”的概念。
全国有近20万只球升起来
吴为山认为,近年来,城市雕塑越做越高,体量越做越大,数量越做越多。大多数超大型的城市雕塑内容空泛、形式简单,水平一般,徒有大构架而缺乏灵魂。各城市的雕塑形式雷同,没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精神指向。罗马
[详细...]
- 艺术品市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
余如波
马年伊始,艺术品市场接连传来利好消息。
先是国外数据。根据2013年作品成交额,著名艺术品交易和研究平台Artnet评出年度“十大艺术家”,张大千、齐白石、赵无极3位中国艺术家进入榜单。其中,张大千以3.206亿美元成交额高居第3,仅次于安迪·沃霍尔和巴勃罗·毕加索。
再看国内数据。2013年,全国共举办2450场艺术品拍卖会,成交总额为313.85亿元,较2012年增长11.67%。元代青花云龙纹象耳瓶、曾梵志《最后的晚餐》、黄胄《欢腾的草原》等9件拍品成交价过亿。
种种迹象似乎表明,艺
[详细...]
- 在民俗之外探讨陶瓷艺术
-
-
北京商报讯(记者周晓)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国际大展“st.art就地出发”于3月2日-17日在今日美术馆展览举办,共展出30余位艺术家多维度的陶瓷艺术实践作品。通过这些艺术实践聚焦陶瓷文化,呈现陶瓷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力及对其身份的转换。
“就地出发”所希望探讨的问题,并不是单指陶瓷艺术的当代性,而是希望以古老的陶瓷作为严肃艺术的题材,来探讨现实历史背景下的“中国文化的当代性”问题。
当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特定文化的遗传符号被人类全球化浪潮冲击时,我们该选择承认被命名还是不放弃文化自主再表述的权利,前提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处在强势文明的边缘,处
[详细...]
- 评论:让艺术像血液一样融入生活
-
-
让艺术像血液一样融入生活
雕塑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具有独特、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代已经成为提升城市品位、营造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之一。5月16日,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正式开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今年的展览预计将持续至8月31日。
深圳雕塑双年展(前身为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创办于1998年。经过16年的风雨历程,历届双年展在推动雕塑艺术发展的同时,也在深圳生态广场、华侨城创意文化园、何香凝美术馆等地都留下了众多别具一格的雕塑作品,吸引了许多市民和游客前往观赏。
而今年深圳雕塑双年展再次指出,雕塑不仅仅是放在美术馆或
[详细...]
- 王栋栋:当代艺术中的图像即观念
-
-
王栋栋
我们每天都和各种各样的图像发生着紧密的关系,甚至于我们记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是由图像信息构成的。可知,图像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物质表象,而是与人类的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有机组成部分。图像即思维,思维即图像,二者互为一体。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图像往往被定义为一个单独的人造部分,导致图像与思维割裂,图像成为一个利益工具,轮番地被一部分人掌握用来影响或控制另一部分人,在现实中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图像沦为利益集团的宣传工具,这就衍生出图像(表象)和真实之间的差距的现实命题。如果说在信息传播闭塞和不对等的时代,图像可以作为统治工具尚可理解,但在今天这个信息趋于流通的全球化背
[详细...]
- 艺术品与工艺品价值差异巨大
-
-
谈到收藏总有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什么样的藏品最具价值及升值潜力。收藏家最为关注的一点往往也是藏品是否具有价值,具有多大的价值?当然,在此所提的价值就是经济价值,它的最终评判由多种要素构成。一是藏品材质的高低贵贱;二是藏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特别是艺术价值的影响;三是人们的喜好和业内的认同;四是市场的追捧。判断一件藏品是否具有价值及价值的高低,首先需要给它定性,是艺术品还是工艺品。二者的价值判断是截然不同的。
艺术品凝结着作者大量的智慧、精力与投入,必须有原创性,是创意和现实的最佳组合,是令人眼前一亮的高端精神产品,严格意义上来说,也应该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
[详细...]
- 中国式展览如何寻找突破
-
-
近年来,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开放制度以及一系列私人美术馆的兴起,使得各大美术馆展览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势头。在众多艺术展览不断涌现的当下,如何更好地提升展览质量,近期上海举行的“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艺术展览初评评选”现场推出的微论坛上,艺术展览如何真正体现其互动性以及文化辐射力,则成为了诸多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关注的焦点。冯博一(策展人)
原来的展览主要是集中在北上广或者大型省会城市,现在慢慢也向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开始做,但现在的展览艺术家还是趋向所谓的美术馆化,都愿意在美术馆或者大型的机构举办展览。原生的、原来特别民间的展览越来
[详细...]
- 艺术品鉴定真有那么难么
-
-
孔达达
《功甫帖》事件将中国艺术品的评估鉴定问题又一次推向舆论的焦点,各路神仙、各显其能、各行其道,针锋相对,让本来就对古代书画收藏望而却步的藏家更加无所适从。真伪问题一直是萦绕在中国书画收藏和鉴赏领域的顽疾,市场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帮派体系,更加妖魔化了中国书画鉴定的难度。
艺术品鉴定真的那么难么?
传统书画作伪特点
书画伪作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的仿者掌握一些绘画技术,具备一定的基本功
他们往往对名家作品进行机械性模仿和凭空臆造,对原作者的
[详细...]
- 中国当代艺术惹了谁
-
-
近年来,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价格上已经迈入国际前列,可是它们的艺术水准是否都得到了国际认可呢?日前一篇名为《中国当代艺术侮辱了人生》的译文给正在热头上的中国当代艺术泼了盆冷水。目前此文的各种版本仍在互联网、微信等平台上广泛流传,原文作者杰德·珀尔也在国内迅速成名。
美作家锐评中国当代艺术
据悉,杰德·珀尔是一名“以攻击当代艺术见长”的美国专栏作者,而美国的另一位资深专栏作家格雷厄姆·韦伯斯特曾批评珀尔一知半解、不够专业,写出来的文章“没有任何裨益”。但这一回“珀尔”的文章却火了。
“张晓刚的机器人最显著的标志是僵尸
[详细...]
- 王西京:艺术品市场亟需建构征信体系
-
-
王西京1946年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艺术市场联盟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兼任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一级美术师,被授予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中国时代先锋人物”、“中国文艺终身成就艺术家”、“中国第四届二十大新闻人物”、“第四届中国改革十大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陕西省红旗人物”、“陕西省行业领军人物”、“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四十多年来,他曾在国内外报纸、杂志发表作品五千余幅,先后出版作品集、论文集等
[详细...]
- 艺术品拍卖在调整中稳住了神
-
-
记者王惟一
近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发布了2013拍卖业蓝皮书—《2013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4年展望》,客观分析总结了中国拍卖业2013年的发展状况。其中艺术品拍卖市场企稳,中端拍品成中流砥柱,网络拍卖不断发展……针对蓝皮书披露的艺术品拍卖市场情况,记者走访业内人士,详作解读。
蓝皮书: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调整中企稳解读:40.78亿美元的总成交额,
2013年中国艺术品市场再占鳌头
蓝皮书显示,2013年,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调整中企稳,总成交额313.83亿元,较2012年增长11.
[详细...]
- 中国北方窑影响李朝白瓷
-
-
要说清李朝白瓷的渊源还要追溯到高丽青瓷,甚至与中国瓷器的关系。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冯小琦告诉记者,自唐代以来,高丽便开始模仿中国瓷器造型,这一点可以从其出土的诸多瓷器中可见。
高丽王朝(918年-1392年)之后,李朝(1392年-1910年)开始了其漫长的统治时期,并逐渐有了与高丽青瓷齐名的李朝白瓷、李朝粉青。
当时的文人成伣(1439年-1504年)在《慵斋丛话》中记载:“世宗朝御器专用白瓷,至世祖朝杂用彩瓷,求回回青于中国,画樽、杯、觞,与中国无异。”由此可知,李朝青花瓷的出现应不晚于15世纪中期世祖时。17至18世纪,李朝青花已表
[详细...]
- 吴为山:该给城市雕塑立规矩了
-
-
“城市雕塑是城市精神、城市灵魂的符号与象征,而国内不少城市的雕塑艺术性不高、创造性不够、工艺与工程制作粗糙,该给城市雕塑立规矩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吴为山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
据中国雕塑院普查统计,在全国661个城市已立的6万多件雕塑中,81%是近30年来所创作的,大多数超大型城市雕塑徒有大构架而缺乏灵魂。罗马立柱、裸体雕塑在小区里立起来了,戴瓜皮帽、拉黄包车的雕塑在街上“跑来了”。几根柱子撑起一只球,名曰“开发区大有希望”;几束浪花托起一只球,名曰“长江明珠”;几只手支起一只球,名曰“托起明天的太阳”。
“加强城市雕塑的科学
[详细...]
- 靳尚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世界太在意钱
-
-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常委靳尚谊: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落后世界太在意钱
全国政协常委靳尚谊在全国政协文艺组首场小组讨论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了解的情况是,文化产业在各国GDP的比重,最高的是美国,占30%;亚洲最高的是日本,占12%左右;印度,占6%左右;而我们中国只占2%。这就说明在文化产业化上,我们是相当落后的。现在的问题只是在于,我们在文化产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详细...]
- 刘大为:艺术工作者要践行美育职责
-
-
美术界两会声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刘大为:
艺术工作者要践行美育职责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高素质人才,这些人才不仅要有先进的思想、精湛的技能、健康的体魄,还要有健全的性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情趣,这都与青少年美育密不可分。
长期以来,我们深入农村、牧区写生采风,走基层支教,特别到一些欠发达以及老少边穷地区时
[详细...]
- 吴长江:推动主流价值取向中国当代美术赴外展
-
-
美术界两会声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吴长江:
推动主流价值取向中国当代美术赴外展
当代中国主流美术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主要体现在国内,这与当代中国国际形象与国际影响力现状极不相称。为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有必要组织力量,整合资源,遴选一批水平高、分量足,具有权威性,能充分反映中国近现代革命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
[详细...]
- 范迪安:优质展览和文化供给要形成合力
-
-
美术界两会声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范迪安:
优质展览和文化供给要形成合力
“今年美术界政协委员的发言和提案有一个共同特点,即思路非常开阔,这与美术家深入生活、接触基层现实是分不开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委员们普遍比较关切美术的社会作用。
范迪安强调说,进一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尤
[详细...]
- 许钦松:艺术家应拿出更好的创作回报社会
-
-
美术界两会声音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如期召开,美术界代表积极参政议政,提交提案,为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建言献策。《美术家通讯》特别收集了他们的提案或媒体采访,归纳辑录“两会声音”,以飨读者。
全国政协委员许钦松:
艺术家应拿出更好的创作回报社会
许钦松针对美术界关注的国家美术馆开建和国家艺术基金成立两大热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这表现了国家对艺术创作支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力度,艺术家应该珍惜当下的机会,拿出更好的创作回报社会。
对于国家美术馆的建设,许钦松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