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16日 00:46:40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流派 >>
碎片区块
    1. 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
    2.   6月4日的《北京商报》发表了题为《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的评论文章,详细介绍和点评了女画家阚玉敏的书画艺术。文章的作者为著名艺术评论家、书法家玄阿。   阚玉敏,辽宁葫芦岛人。字闲云,号老佛山人等。玉敏眉清目秀,雅致多姿,颖悟尝有过人之处。居京华,纹枰论道,礼佛悟禅,渐入书画佳境。近年来,专研翰墨,推古出新,佳作频出,观者为之惊,识者为之叹,堪称名动京华之女书画家。   辽宁葫芦岛乃阚玉敏生地,此地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大海波涛、巍峨长城,独具深厚的红山文化底蕴,尚为辽沈战役之主战场。雄浑自然之貌,源远流长之文化,给自幼喜爱书法的阚玉 [详细...]
    1. 艺术品投资热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2. 9月11日在索斯比拍卖行在香港预展的部分安迪·沃霍尔艺术作品。 REUTERS Bobby Yip 路透波士顿11月14日(记者Svea Herbst-Bayliss) -在虚荣心、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寻求安全投资等因素推动下,新兴市场的亿万富豪们将当代艺术品市场价格推上新的高峰。 艺术品收藏接连成为新闻话题。在苏富比(Sotheby's)(BID.N:行情)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拍卖会上,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的一幅画作以1.05亿美元落槌,创下沃霍尔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之前一天,佳士得拍卖弗兰西斯·培根的 [详细...]
    1. 复刻明式古董家具的难点
    2. 11月17日,张德祥和柯惕思复刻的16件金丝楠木明式家具在嘉德秋拍中拍出2200多万元的高价。张德祥认为,只有杰出的工艺匹配珍贵的木料,才能最终打造出传世传家的家具珍品 陈琳 [ “虽然不能说古时工匠选择的做工方案是唯一正确的,但在当时的确已经是极其精妙、有智慧的抉择了。” ] 对明式家具略知一二的人,看到罗汉床应该不觉眼生。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看似方方正正、简约质朴的罗汉床却暗藏玄机。做工最上乘的床榻,其边围子、后围板合拢处所形成的交接点,必须与床的框格角线上下对齐;又比如,它的三面围板看上去要有节节攀升的架势,而 [详细...]
    1. 郭庆祥:艺术是世界的 收藏无国界
    2. 郭庆祥(收藏家、大连万达玥宝斋主人) 艺术是沟通世界的语言,越优秀的作品,它们的艺术灵魂也越是相通,彼此不分中外古今。通过我们这次收藏毕加索作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去正确了解中国的,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绘画艺术。 2013年11月5日,大连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折合1.72亿元人民币(2816.5万美元)购得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此举引来国内外一片热议。国内许多人认为“物超所值”拍掌叫好,也有一些人认为买贵了。欧美诸多媒体也有大幅报道,认为此举可能会影响今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 万达收藏艺术不为投资 [详细...]
    1. 漫说文人的石与印
    2. 论及印石与文人们的关系,大约要从王冕说起。黄质《古印概论》载:“会稽王冕,自号煮石山农,创用青田花乳,刻成印章。”其实,文人与印石的交集,可以上溯到朱熹弟子黄幹的一首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莹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这是典籍所载最早的一首咏寿山石的诗。只不过,那时候寿山石还没有成为文人案头的珍宝,黄幹那首诗也只是有感而发,借物抒情,未必是对寿山石本身有什么感情。 王冕玩的不是寿山石,但他是第一个将石材引入印材的人。以石入印,以刀攻石为后来四大印石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前提,也开启了品石论印的赏玩之风。印石自被发现以来,就具有了与其他灵石不尽相同 [详细...]
    1.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正急速追上西方价格!
    2. 今年十月,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创下了拍卖记录以来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总计达到惊人的2330万美元;上周英国艺术家Francis Bacon的《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在佳士得拍出1.424亿美元的天价,成为拍卖史上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纪录!Bacon作品售出的同一周,一件Andy Warhol的作品於苏富比拍出1.05亿美元,远超出Warhol之前的7170万美元记录;另一边厢,Jeff Koons於佳士得拍卖会上成为史上最高总收入的在世艺术家,其着名的装置作品橙色《汽球狗Balloon [详细...]
    1. 文交所再遇劲敌 未来生存再次遇到新挑战
    2. 截至目前,距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颁发的38号文出台已有一年多,在止步不前的清理整顿中,文交所度日如年。最近,几家综合型产权交易所利用自身优势,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文交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中。此外,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近日获批,成为首家“国”字头艺术品交易所。文交所遭遇劲敌,未来生存再次遇到新挑战,而北交所等机构的创新交易模式能给文交所的运作带来什么启示呢? 北交所:首次启动艺术品交易平台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专厅正式启动上线,在此之前,北交所已在交易平台上发售了第一批艺术品。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北 [详细...]
    1. 伟大的艺术品不应被数码修复
    2. 近日有新闻称,日本艺术大师的作品成功地被修复如初。运用数码技术对艺术品进行修复,对未来艺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当人们看到一件艺术真品时,为什么还要看到它被数码修复过的原貌? 一场在伦敦老杜鲁门酿酒厂举办的名为“呈现葛饰北斋”的展览给未来艺术的发展增添了些许模糊且令人不安的色彩。 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均非出自日本艺术大师葛饰北斋之手。相反,这些作品都是运用数字技术模拟葛饰北斋原作修复而成的。“艺术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策划此次展览的被称为“再创造”先驱的福冈申一说。他的“再创造”技术主要是用数字化测绘勾画出作品原来的 [详细...]
    1. 再论明式家具审美情趣之君子不器
    2. 文人与家具 奇材妙用,天工开物(一) ——再论明式家具的审美情趣之君子不器(上) 文/特约撰稿 严克勤 编辑/刘根旺 编者按:严克勤先生对历史、佛学、古画家具、紫砂壶、书法等都颇有研究,通过对“古画中的家具”与“文人与家具”专栏中文章的阅读,我们对明清时期江浙一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家具的发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期之后,以《奇材妙用,天工开物——再论明式家具的审美情趣》为名的系列文章,将逐一刊登在“文人与家具”专栏,继续听严克勤先生讲述江浙明清时期的文人生活、文人对家具的影响、明清家具的审美与艺术造诣 [详细...]
    1. 《东京日和》与真实的荒木经惟
    2. 陆靖 荒木经惟的摄影展正在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美术馆举办,主题是《感伤之旅/堕乐园》。《感伤之旅》原本是1971年荒木与妻子阳子蜜月旅行后自费出版的摄影集,但其实这次展出的照片中也包括了记录妻子1990年因癌症去世的系列照片,还有那只陪伴他们许久的宠物猫奇洛最后离去的画面。《堕乐园》则是在2011年,荒木将永远离开与阳子共同生活的旧居,恰逢日本东北部发生地震和海啸,为了纪念即将远离的旧居和地震中逝去的无数生命而创作的。去看展览的时候,看到许多年轻人流连在照片前,才知道原来荒木和阳子这对“怪异夫妻”的爱情,依然吸引着一代代的文艺青年。 偶然的一天 [详细...]
    1. 黄笃:2013艺术三亚主题展解读
    2. 今天在中国,艺术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从中心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不断扩张,这个过程带有流动性,今天的艺术也正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不断扩张、不断交融、不断融合,不断生成一种新生的东西。三亚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与当代艺术的这种状态非常吻合。 正是依托于三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海滨城市旅游的流动特征,2013艺术三亚以“不期而遇”为主题,聚焦于与三亚的地理、人文和语境等议题,涉及自然、海洋和旅游的特点,以人为中心而展开,反映艺术家对人与艺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日常生活的解读和表现。展览可最大化发挥三亚的地域性优势和城市能量,努力实现学术性和 [详细...]
    1. 鲍栋:当代艺术自我组织在中国
    2.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自我组织并不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新现象。文革后的各种画会,’85时期的各种艺术群体,90年代开始的实验艺术团体、艺术家的自营空间与自主的展览实践,2000年以来的各种非盈利空间的尝试,这些都可以纳入自我组织的概念下,甚至还可以包括“画家村”与“艺术区”。[1] 但严格地说,“自我组织”一词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第一次使用是2005年的广州三年展,展览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自我组织”的单元,并安排了两场以“艺术的‘自我组织’”为主题的讨论。“自我组织”被描述为“一些存在于传统的艺术体制之外的艺术组织、艺术机构、艺术社区”,而参与这个单元的有机构 [详细...]
    1. 亿元拍品其实对我们没影响
    2. 十一长假期间,苏富比扎根亚洲40周年拍卖会上,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币成交,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纪录,也让艺术家成为中国当代的“破亿”第一人。这自然又让许多人不能理解,这种不理解我非常理解。 拍卖在这些年被妖魔化得太严重。一是因为中国的一级市场(画廊)发展不均,没有太大的起色;二是画廊交易私密,你不知道这个月谁被卖了多少,但拍卖的数字是公开的,高价扎眼。可仔细想想,就觉得再自然不过。适逢苏富比“扎根”亚洲40周年,这么重要的年份,赶上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好光景,不出现个把这样的高价,是不科学,不合常理的。而这样的高价由一位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当代 [详细...]
    1. 文化艺术的审查制度仍需完善
    2. 10月中旬,一则题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动画视频火爆网络。五分多钟的视频介绍了中、英、美国家领导人的选拔方式。在动画视频中,中国“七常委”的卡通形象先后出现。据称,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以卡通人物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有国内媒体认为,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是亲民的体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态度开始趋向宽松化。假如有更多宽容的态度,那么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在大多数国家,文化艺术的政治色彩都很敏感,把将国家领导人画成漫画看成是一种讽刺的成见也很深。一直以来,领导人的艺术形象是我国各类媒体审查的重 [详细...]
    1. 底特律:拿什么拯救你
    2. 2013年7月18日,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向联邦政府申请“破产”。一时间,发达的美国工业名城居然财务崩溃、在底特律1美元可以买房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同时,由此引发的另一则消息更让人揪心,据说底特律市政府为了偿还债务、缓解危机,有可能把底特律艺术博物馆的收藏部分对外出售。这个消息一出,引起全球艺术圈的高度关注和热议。究竟政府或者公立博物馆是否有出售藏品的资格?艺术品是否有拯救破产城市的义务?面对目前的危机和各方舆论的压力,美术馆将给市民一个怎样的交代? 底特律艺术博物馆及其收藏 成立于1885年的底特律艺术博物馆(The Detroit [详细...]
    1. 作家朱大可:人本主义关怀是艺术家重要品质
    2.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朱大可,受邀担当本届连州摄影国际年展的学术主持。尽管朱大可一直强调自己只是摄影的“门外汉”,但凭借多年对公共影像研究的经验,他对摄影艺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年展举办期间,南方日报记者就当前文化语境之下,摄影艺术应如何适应并力求创新,对朱大可进行了专访。 “有头脑的摄影师通常没有多少粉丝” 南方日报:本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为“告别经验”,您是怎么理解这个主题的? 朱大可:随着摄影器材和技术的普及,这门手艺越来越容易为人们所掌握,摄影家在摄影语言上 [详细...]
    1. 当代艺术:学术市场仍旧各行其道
    2. 艺术批评家徐子林: 虽然在今年秋拍中当代艺术品出现一些高价,但这种价格对当代艺术板块的实际成交影响不会太大,关键的是起到提振当代艺术品市场信心的作用。 从艺术评论和当代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F4”已经不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价位已经过度透支,提前展现了未来可能的市场价格。之所以其作品还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主要在于中国有很多跟风的买家,他们对当代艺术知之甚少,难以做出独立的艺术判断。 显然,个别天价并不能代表当代艺术的实际市场行情,只是体现个人或其经纪团队希望得到的 [详细...]
    1. 艺术与评论何以独立
    2. -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百期座谈会摘录 艺术的独立与艺术评论的独立是个老话题,也是颇难的话题,而其背后则是思想与人格的独立。在11月28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出版百期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讨论最多的即是“独立”二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刊出百期座谈会的部分摘录,在此也感谢社会各界与读者的关心、厚爱与支持。 保持知识分子高贵的距离感 谢春彦(艺术评论家、画家) 我最早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创刊前接到约稿电话时就说,你们不必办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非常难办,尤其在这几年的形势下,北京、外地办了很多。有的一开始就是 [详细...]
    1. 孔达达:当代艺术品市场看不见的那只手
    2. 孔达达 弗朗西斯·培根的《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三联画,以成交价(包含佣金)1.42亿美元,在2013年11月12日佳士得纽约战后和当代艺术秋拍夜场成功拍出,成为拍卖历史上价格最昂贵的艺术品。 同场上拍的杰夫·昆斯的橙色巨型“气球狗”雕塑也以584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昆斯因此成为存世艺术家中最高拍卖价格的保持者,该作品亦成为世界上最贵的当代艺术雕塑。艺术家共制作了五种不同颜色相同造型的雕塑,最近因为Lady Gaga的第三张专碟artpop提供艺术作品而再次成为焦点。 有趣的是,今年两位天价艺术家的整体市场表现来看,并未 [详细...]
    1.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
    2. 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朱青生提醒中国藏家—— 在万达以2816万美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不久,国际拍卖场上当代艺术又连创新高。11月12日的纽约佳士得夜场,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联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2012年由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创下的1.199亿美元的历史纪录;杰夫·昆斯的《橙色气球狗》也以5800万美元创下在世艺术家作品最高成交价;安迪·沃霍尔的《可口可乐3》则以5730万美元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一瓶“可乐”。 那么,这些天价西方艺术品折射出国际当代艺术品市场上什么样的内幕?该如何看待中 [详细...]
    1. 尚扬:追求艺术的天然偶成
    2. 2关于艺术本体 《艺术与财富》:您在很多访谈中多次谈到“艺术本体”这个概念,怎么理解艺术本体? 尚扬:当艺术发生的初始,人是淳朴的,是天然的一部分。当人与苍穹大地浑然一体的时候,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所以,在谈论艺术本体的时候,不要忘记艺术发生的初衷。但是,艺术也要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与时间与社会相关的内容。但归根结底,在历史的任何阶段,任何形态的艺术,艺术本体始终应是独立在加诸于艺术的种种诉求之外的那个东西,也应被视作艺术赖以存在的最具本质价值的东西。说得粗陋一点,就是脱下外衣的那个“人”。 《艺术与财富》: [详细...]
    1. 大都会《水墨》:西方人如何看中国的艺术核心
    2. 自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决定于2013年12月11日,展开一项属于中国当代艺术地标性的展览,而且以水墨为名时,忽然间,中国的当代艺术圈丢进了一颗名为〝水墨〞的大石头,并造成了不停向外扩大的涟漪。 西方人用什么学术论述看待当代水墨,用什么样的方式展览水墨?用材料的差异,用绘画的内容?用观念?用创新?用传承?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此次名为〝当代中国水墨的过去与现在(Ink Art: Past as Presentin Contemporary China)的展览,在中国的当代艺术圈引发许多讨论,著名的批评家和策展人贾方舟说:〝从大都会这个水墨展的 [详细...]
    1. 马丁·科特林:艺术家可以《培养》,不可《教》
    2. 汉堡美术学院院长马丁·科特林教授(Martin Koettering)不久前接受专访,就汉堡美术学院的教育以及时下艺术发展的热点话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马丁·科特林教授早年在德国和英国学习美学和视觉艺术,随后在德国多家艺术机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从业经验。自2002年起担任汉堡美术学院院长,致力于学院的发展和壮大,是一位年轻有为的院长。 历史悠久的汉堡美术学院是德国知名的艺术院校之一,它专业设置广泛,1767年首次以职业学校的形式由爱国社团创办,于1955年正式更名为汉堡美术学院。学校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通过与艺术界的广泛交流合作、辩论探讨,对社会当下的艺术发 [详细...]
    1. 艺术院校学生就业调查 毕业后我们何去何从?
    2. “过去你只要考进电影学院就已经进入了电影圈,因为你毕业之后肯定会被分到某个电影厂去。虽然你在厂里还需要学习、实践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你还是能干上你想干的行当。然而,现在的学生毕业以后,未必能进到电影圈了。” 在北京电影学院举办2013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典礼的前夕,本刊专访了北电导演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王瑞。面对我们关于北电学生毕业后去向的提问,他说了上面这一番话。 王瑞1985年进入北电导演系学习,1989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91年,刚毕业两年的他便与王亨里导演合拍了影片《血战天狮号》,“当时赶上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有意栽培年轻导 [详细...]
    1. 卢禹舜:艺术家和时代紧密连在一起才有真正创造
    2. 采访者:韩帮文 受访者:卢禹舜 卢禹舜温文儒雅,与朋友谈话时语速不紧不慢,语调节制且亲和。而他一旦谈及艺坛诸事,聊到山水画创作的种种问题,情绪则有所亢奋起来,言辞稍作整理便是一篇有深度有美感的文章。 在与其谈话中,他说到最多的词组便是“时代”二字。在他看来,艺术家和时代紧密连在一起才有真正的创造。对此,他专门在11月29日的“广州国家青苗画家培育计划”培训课上强调,画道乃时代之道。 一步一步回到数世纪以前的绘画宝藏 记者:我们不妨先把时间回调到上世纪80年代,您那时的山水画创 [详细...]
    1. 殷双喜:从社会评论到文化评论
    2. 我对中国美术理论的当下发展没有什么战略性思考,只是提供一点个人的看法。我的一个观点是,进入21世纪的中国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可以探索从“社会评论”向“文化评论”转型,从“关注社会”转向“关注文化”。前者是指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美术理论和美术批评的重心是“社会评论”,是从作品对社会发展、人民革命、阶级斗争、利益分配等方面的价值和影响着手,提倡集体主义价值观,有着强烈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所有的美术风格、技巧的价值,都要放到社会与革命的价值体系中加以衡量。后者不是指某一种美术评论的风格和类型,而是强调在我们的美术理论研究和评论中应该拓展文化研究的思想维度,文化在当代美术理论与评论中的权重 [详细...]
    1. 徐冰:我们用什么来做艺术?
    2. 2013年11月19日下午六点半,由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会,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学习实践部承办的直面名师系列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如期举行。本场讲座的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徐冰先生。讲座主要是围绕徐冰先生个人的创作经历和具体作品展开。徐冰先生希望通过对自身艺术之路的剖析和思考,为青年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徐冰先生一如往常,开门见山地说道,题目可能有些宽泛了,提出这么一个新题目是因为每个做艺术的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做艺术。其中既包含了属于每个人的个性,也包含了作为艺术家群体这样一类人的共性。更进一步地说, [详细...]
    1. 黄专:事件——作为摄影的存在方式
    2. 卡蒂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的注意力在于物质世界的一点,他为我们展示的是没有他我们就无法看到的东西——对瞬间多种分割的无限可能性。——让·克莱文 卡蒂布列松对西方摄影界的影响或许已日过中天,不过,有一点是无须怀疑的,那就是,无论从摄影思想还是从他所建树的实践传统上看,卡蒂布列松对摄影史所具有的意义都将成为一个长久的话题。这不仅由于卡蒂布列松曾以他自己特有的方式巨人般地影响过他的时代,而且由于人们对他的作品和思想的注释似乎不仅没有使他在历史中的影像变得清晰,反倒是越来越多地造就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卡蒂布列松之谜。例如在中国,很长时间内我 [详细...]
    1. 佳士得与苏富比:给中国拍卖市场带来了什么?
    2. 自从1973年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来,国际大鳄苏富比进驻亚洲市场已有40年。香港之外,苏富比分别于1994年及2007年在上海和北京设立代表处,并于中国台北、新加坡、曼谷、雅加达、东京等亚洲重要城市布下据点。2013年9月,佳士得在上海成功举行首场拍卖。11月底,苏富比北京艺术周举办了其在内地所做的首场大型拍卖。这两个拍卖巨头给中国拍卖市场带来了什么? “国际范”的冲击 11月28日,苏富比北京艺术周正式对公众开放。除了一场现当代中国艺术拍卖以外,此次苏富比北京艺术周还有三场私人洽购、两场海外精品展,以及一系列讲座与艺术论坛。由于受到政策限 [详细...]
    1. 文化和创意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
    2. 包括彼得·贝伦斯、康定斯基等大师作品在内的7000多件“包豪斯”藏品落户杭州。从此设计师们不出国就可“一站式亲眼目睹全景式的西方现代设计源流”. 朱哲琴驻足杭州,建起“法雨琴庐”,英皇影视文化村项目落户余杭,计划每年出品电影30部,电视节目5000小时。还有余华、麦家、赖声川、朱德庸……纷纷在杭州建起工作室等。杭州正在努力打造文化、创业、环境高度融合的“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 文化和创意,可以给一座城市带来什么? 开辟新“蓝海” 杭州是一个资源短缺型城市,没有矿产,没有港口,但是拥有深厚的文化 [详细...]

展览活动
既要笔墨 又要现代——姜宝林现代笔墨艺术研究
 上海市闵行区新镇路1536号
 
 姜宝林
沉默的喧嚣——戴平均油画展
广州市南沙区大岗岭东开发区
乙巳墨象——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探索展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建材城西路87号院8号楼6层1-70
戴代相传——戴晓花鸟画作品展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54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8(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