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区块
- 走进当代书画家—王晋宏(王俊玲)
-
-
王晋宏(原名:王俊玲),女,1969年11月生于山东济南。现为国家级美术师,中国书画联谊会会员,全国名人书画艺术界联合会委员,香港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
自幼酷爱书画,苦心习画,不畏严寒酷暑潜心研画,历经坎坷而志不衰。数十载辛勤耕耘,终得境界。人称我的画是:“魂魄是花朵,筋骨为枝干,人花融为一体,精心赏花艳”。也有人认为我的画甚为脱俗,喻为“脱俗画”。作品格调清新,强调语言与情感的交融,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更有人评价我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大气自然,务实创新,并独具风格,是非俗流画派创始人。
[详细...]
- 搜尽奇峰 胸有山水 ——记王剑桦先生的山水情怀
-
-
王剑桦,号鹊华山人,1960年生于济南;少无适俗韵,性本爱山川。从事画艺三十余载,师承著名画家刘宝纯先生,深造于中央美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国画院副院长;三江源书画院副院长等;《泰山春晓》曾获全国诗书画大奖赛金奖;多次在山东、海南、浙江、广东等省市举办个展和联展。作品深受国内外美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和购藏。
王剑桦先生的山水画,笔势豪迈奔放,墨色淋漓尽致,崇山峻岭,气势磅礴,朝霞迎日,丹气冉冉,高山流水,墨客居士尽收画卷之中。足迹大江南北,遍访名山大川。 上黄山,登泰山,走海南,访丽江,溯桂林,一路写生,历尽艰辛,跋涉于祖国的山川幽壑。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写
[详细...]
- 随心所欲不逾规——彭贵军书法艺术散论
-
-
“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意味着在积累了很多经验之后,做任何事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时,也要合乎规矩(不逾矩)。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也有相似的观点,他的美学理论建立在其先验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综合康德对艺术问题的论述,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一句话:艺术是天才凭借创造性想象力建构审美意象或审美理念的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简言之,艺术是主体创造心理因素的自由游戏。在艺术创造的心理机制中,想象力、知性力、观察力和鉴赏力发挥各自功能,处于一种整体性的自由协调状态,艺术家产生美的愉悦之情也根源于此。
第一次接触彭贵军的书法作品时,便有种“随心所欲”的感觉,似乎创作时
[详细...]
- 青年艺术家李贤术:在虚空与厌倦中重生美妙
-
-
“发现画画可以上大学”,就是这样一种单纯的想法,李贤术满怀着对画画的由衷喜爱和憧憬踏上了他的艺术之路。
如果说作家笔下的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那么,画家李贤术笔下的艺术就是“形不散而神散”继而创作出无限可能。对大多数画家而言,画画是一个很煎熬、很纠结的过程,这点在已经“中毒不浅”的李贤术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纯客观物象的描绘,线条与色块的结合,区别于传统的抽象派画法却又极具个性与丰富想象力的画面,便是李贤术迥异于他人的最难能可贵之处。
在四四方方、棱角分明的城市空间里,惯于循规蹈矩、有板有眼地生
[详细...]
- 野趣横生——高少华作品欣赏
-
不折不挠,不屈不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传承千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魅力。竹作为花中四君子,无花而芳,虚节而凌空,抢节宁改,贞心自束,郑板桥有诗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用它的一生向世人阐释“不折不饶、不屈不就”的精神内涵。
高少华的《竹趣》中的墨竹影影绰绰,窸窸窣窣,画中墨色迭起,映出几分清幽,喜鹊登枝,带来几分野趣。墨竹寓意节节高升,双鹊寓意双喜临门,代表的是千年来人们对生活殷切的期盼。千金易得,好画难求,如此佳作,留案牍前赏玩,方显雅士本色。
高少华,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洛阳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洛阳画院副院长,洛阳市花鸟画艺委会主任。
[详细...]
- 文心的密码 --简评韩志冰的彩墨荷花作品
-
-
韩志冰是位具备广泛传统文化综合性修养的画家。豪爽的性格下,遮蔽不了他对人生、社会的洞微幽明。对艺术,他有一种永不停息的自我发掘意识,并深深地沉浸于这一复杂的过程之中,他赋予彩墨荷花一种关于生命的寓指,试图连接传统与当代的关系。在他看来,当代消费文化中的许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禅意的心境去过滤,而对于人性修为的传统文化则可以通过一种新的视觉图式获得再生,他的彩墨荷花作品就是过渡传统与当代的方式。
志冰的创作过程更像是一种生命的日常体验,一种类似禅修的日常功课。白天的志冰忙碌于中国美术家网站的琐碎公务,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他才能沉浸于自己的画室。因此,绘画对于志冰来说,既
[详细...]
- 宋代金银器制作浅论(下)
-
-
银鎏金乳钉纹簋式夹层杯
宋代金银制作在纹样的选择上,工匠们几乎抛弃了唐代喜好用珍禽异兽的特点,而更多地选择非常生活化的事物,除传统的龙凤、麒麟、螭虎、狮子、飞马、海马等珍禽异兽外,如童子、鱼藻、鸳鸯、蝴蝶、蜜蜂、孔雀、翟鸟、乌龟以及各类水果花卉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见到的动植物占居了更多的篇幅。
瓜棱银壶
这类的图案纹饰其实在之前几个朝代就已经存在并且也广为运用,但是到了宋代,这类纹饰图案得到空前的重视,并逐渐成为金银器制做匠人的主打纹饰之一,并且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金连三式花头簪
[详细...]
- 张凡凡:清新女王的清新之梦
-
-
近些年来,在中国文化界崛起了一个流派--清新文化。清新文化倡导人们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思想认识上都要秉持"清新"二字,激扬正气,清除污垢。所以,这个文化导向不仅适用于文化领域,更适用于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范畴。这个文化主题的提出,在中国文化界和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掀起了中国"清新文化"的浪潮。出人意料的是,"清新文化"的创始人竟然是一个30多岁的美丽女孩--张凡凡。
张凡凡,系文化学者,诗人,词曲作家,书画家,歌唱家,传媒人,研究生毕业,中国清新文化创始人、清新文学、书画、音乐创始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理事,
[详细...]
- 刘玉来:齐白石心理十四探——白石与外国人的交往心态
-
-
齐白石的艺术声誉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影响,在他九十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他真正得以被外国人所认识、钦佩、追捧却是在他六十岁的1922年以后,也就是说这一年随着陈师曾将他的画带到日本展览而开始的。我们根据齐白石的记述知道,齐白石的画能到日本展览也是个偶然的机会,并非出于主观的设计。当时只是日本的两位著名画家,荒木十亩和渡边晨亩,来信邀陈师曾带着作品,参加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联合会画展览会。这时的日本人并不认识齐白石,是陈师曾来了个二传手,他叫齐白石预备几幅画,交他带到了日本去展览,当然,陈师曾还约请了其他一些他熟识的名家,比如吴昌硕、陈半丁。而此时的齐白石“在北京,卖画生涯,本不甚好,有此
[详细...]
- 宋代金银器制作浅论(上)
-
-
凤鸟纹银执壶和喇叭口形高圈足银温碗
在中国几千年的传统金银制作工艺长河中,宋代金银器制作无疑是很特别的一个篇章。
中原大地上,从国力强盛的大唐经过战乱纷发的五代十国来到了一个新的王朝—宋。王权统治更迭了多次,但文化的传承却依然继续着,如果说包罗万象、海纳百川的唐代如同一位伟岸雄壮的男子,那宋代更像是一位江南女子,温婉内敛,精致细腻。
银鎏金葵花形银杯
两个王朝根本气质的改变,使得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也悄然进行着变化,同时,这种改变也不可避免地深刻影响到两个王朝在金银器制作工艺和风格上的变化。唐代的金银器制作是
[详细...]
- 艾敬:我最喜爱的音乐人——特蔷西·查普曼
-
-
摘要: TRACYCHAPMAN 1964.3—— 特蕾西·查普曼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个工人家庭,她从小开始学习弹奏吉他,后尝试创作歌曲。高中毕业后,因获取少数民族学生奖学金得以到大学就读深造。在大学时,她主修人类学和非洲人文学。求学期闯,她迷恋上了民谣摆…
推荐关键字 特蕾西·查普曼 艾敬《挣扎》
TRACY CHAPMAN
1964.3——
特蕾西·查普曼
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的一个工人家庭,她从小开始学习弹奏吉他,后尝试创作歌曲。高中毕
[详细...]
- 绘画的书法化及其影响(上)
-
-
宋 苏轼 李白仙诗卷 局部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东坡自述有诗云:
空肠得酒芒角出,肝肺槎牙生竹石。
森然欲作不可回,写向君家雪色壁。
在这里,绘画之“绘”已被“写”字所代替,它所完成的,不是我们生命以外的客观的目的,而是生命之内的含义——它敏锐地包含着瞬间的感觉和主观的情调。如果说,苏东坡的这首诗中所提到的“写”画是不自觉的;那么,随后大量论述“写”画的重要性的,则是自觉的,并赋予它以更具体的含义:
今之论画,必曰士气,所谓士气者,乃士林中能作隶家画品,全在用神气生动为
[详细...]
- 艾敬:我最喜爱的艺术家——隈研吾
-
-
KENGO KUMA
1954.3 —
隈研吾
隈研吾(Kengo Kuma)(1954.8一),日本著名建筑师。1979 年 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硕士学位。1990 年,隈研吾 在东京青山创立了隈研吾建筑师事务所。曾获日本、意大利、芬兰等国 的建筑奖。其建筑作品散发日式和风与东万禅意,在业界被称为"负建 筑"、"隈研吾流"。 以自然景观的融合为特色,运用 木材、泥砖 、 竹子、石板、纸或玻璃等天然建材,结合水、光线与空气,创造外表看 似柔弱,却更耐震、且让人感觉到传统建筑的温馨与美的"弱建筑"。
[详细...]
- 艾敬:我最喜爱的音乐人——鲍勃·迪伦
-
-
BOB BDOYBL ADNYLAN
1941.5.24 —
鲍勃·迪伦
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有重要影响力的美国唱作人、民谣歌手、音乐家、诗人,获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迪伦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20世纪60年代,他对音乐最重要的贡献是歌词的深刻寓意与音乐成为同等重要的一部分。他对工业国家整个一代人的敏感性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他的音乐对理解和分析20世纪60年代是至关重要的。纵观其音乐生涯,Bob Dylan堪称赋予了摇滚乐以灵魂。我的一首
[详细...]
- 姚三石与他的诗书画艺术
-
-
应文化部非遗保护司马文华司长之邀,我随同中国大众文化学会造访山东台儿庄时,有幸结识了姚三石先生,三石为山东省薛城政协副主席、文联主席,是一位集诗书画为一体的艺术家。有性格爽朗的三石全程陪同,品人如赏石,赏石更品人。我们的话题也总会与石有缘。
三石,原名姚磊。磊,众石也。音垒,同磥,又与礌通。《楚辞·九歌》云:“石磊磊兮葛蔓蔓”。《晋书·石勒载记》:“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磊之本义为众石累积。石头坚硬、顽强,棱角分明于天地间而不隐藏、不闪躲。“磊”以三“石”强调坚硬,坦荡,一目了然,喻指人内心坦然、坚强刚毅、光明磊落。三石其名其人,确也磊砢而英多。
[详细...]
- 笔情墨韵绘人生 ——连乾坤作品赏析
-
-
连乾坤,男,1954年生,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毕业,中国书法家协会篆书研修班结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现任河南省书画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世界和平国际碑林暨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开封龙图阁书画院院长、河南省政协书画院特邀书法家、河南书画网顾问。其自幼习书,酷爱甲骨文、金文研究,专攻篆书,师从张永明、朱培尔,承邓石如、吴熙载书风,取众家之长,自成风格,笔法圆润遒劲,婀娜多姿,擅长《千字文》、《长恨歌》、《正气歌》等长篇巨制。其作品参加全国及省大型书画活动40多次并入书,其中24次获得金奖、一等奖,并8次应邀参加中日、中韩及中国港澳台地区文化交流联展。
[详细...]
- 国画精华——胡江笔下山水之灵韵
-
-
山水是中国的精华,仅仅几笔有一种高山远水的意境了。
当然,不仅水墨山水有意境,青绿山水也不让须眉。着色山水更有视觉冲击力,意境更深层。胡江老师的彩色山水画便是如此!
作为曾在全国书画大赛获得“骏马金奖”的胡老师,其在书画上的造诣无疑是高超的。观其山水画,你会发现两点。一为其宁静和谐的精神世界:他笔下的山水充满怡然自得的生活风味,气韵生动,立即让生存在喧嚣都市的人们产生心理上的共鸣。胡老师所营造的宁静、幽深的山水意境让人们躁动的心灵得到休憩和抚慰。二为其高端的绘画技巧:在山水创作的骨法用笔显示老师良好的笔墨功力,色彩
[详细...]
- 立足现代,重返古典——毛保增山水诗情与诗境
-
-
推陈出新在无论哪个行业都是遵循的基本规则,艺术同样也是如此。在今天,纯粹的复古是没有意义的,只有走进传统的深处,去发现传统文化、古典美感的永恒结构,把他带入现代环境给予重组与重构,让其在现代语境中重现魅力,才是有意义的。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的是当代人的精神渴望与心灵慰藉,指向一种精神家园的建构。这大概是毛保增所以重返古典所显示的独特意义。
毛保增,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美术专业。进修于中央美院国画系·中国美协高级创作班。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央美院、钓鱼台国宾馆、中国美协、中国画学会、中华文化基金会等单位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详细...]
- 守之以道 行其所知 ——读韩宁宁的大字《千字文》
-
-
与京华女书家韩宁宁相识多年,她跟我湖南的姐姐年龄相仿,相貌相近,故有亲切感。其书法走传统秀逸儒雅一路风格,令吾印象深刻。近年来,在一些书画活动中,我们只是偶尔一晤,便各奔东西,平时很难见其行踪。今春,她应邀出席中国书协理事、澳门书法家协会主席连家生的澳门个展开幕式,还给澳门濠江兰亭中学讲授书法课。期间,她突然给我发来微信并传来照片,说看到我给连主席写的评论文章,很是羡慕。甲午初夏,她突然致电我,说她的大字行书《千字文》即将付梓,想请我写篇序文,余未及思考,便欣然应允。
在京华众多女书家中,韩宁宁给我的印象是低调、务实、沉稳、淳朴。因为
[详细...]
- 李可染《四季牧歌》赏记
-
-
可染 牧牛图 纸本设色 24.8cm×32.7cm (荣宝斋藏)
现代山水画开宗立派的大师,也是逸笔人物画高手,还是画牛的巨擘。20世纪30年代,二十几岁的可染在徐州艺专任教时,就喜爱画牛,这些作品往往作为礼品赠送给他的挚友或学生。抗日战争初期,画家们曾多次义卖作品支援保卫国土的前方战士,老舍先生第一个收藏了画的牛图,著文说:“我真喜爱那几笔抹成的牛呵。”老舍先生始终珍藏着那幅牛图,悬挂室内,为自己笔耕生涯增辉添彩,呼唤灵感。高山流水系知音,他与可染先生的情谊因此传为佳话。
这里供欣赏的《四季牧歌》,可视为晚年代表作。此时,“文革”结束,经过“7
[详细...]
- 荣宝斋藏品欣赏——徐悲鸿
-
-
奔马图
纸本水墨 纵一零零·五厘米 横六一·三厘米
创作年代:一九五零年
题识: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一九五零年冬日,悲鸿写。
钤印: 悲鸿之画
(一八九五—一九五三)初名寿康。江苏宜兴人。幼从父习人画物,曾任中学图画教员。一九一五年至上海半工半读,入复旦大学法文系。一九一九年留学法国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师事校长费拉孟及名画家达仰。一九二七年回国,历任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北平艺术学院院长。提出革新主张,提倡师法造化,学习西方优秀技法。一九
[详细...]
- 雕塑行为学作为一种阐释 ——李秀勤与佟玉洁的对话
-
-
1993年4月10日 20年前
佟:我想把您的盲文、盲人的媒介方式的雕塑创作称为雕塑行为学,是指由多元性身体介入形成的动态意义的空间塑造,其中有两个鲜明的特征:第一,盲文材料转换之后盲人触觉行为的发生,拓展了雕塑语言的认知方式。传统意义的雕塑认知方式是视觉化的,但是您把触觉也列为了一种认知方式。在您的作品中,盲文由纸质转化为石头的、金属的,或者木质的,盲人在触摸这些材质改变后的盲文,心理上感受到不同材质的信息。同时也接受了多元的文化信息。第二,盲人身体介入的触摸方式或者参与塑造,强化了雕塑语言的公共性与社会性。雕塑的公共性不仅仅来自于广场等空间概念,更应来自不同人群的社会空间
[详细...]
- 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记天津著名花鸟画家靳吉顺
-
-
认识靳吉顺先生已经有十多年,靳先生给人的印象是谦逊儒雅,如他的画一样考究工整。他的画都是从自然生活中拈来的小景,梅兰竹菊、牡丹、荷花,这些简单一枝一叶的花草树木在他的笔下升华了。难怪他的老师——当代花鸟大师霍春阳推崇他的这位高足,给他的画题字:淡妆。出淤泥而不染,细细品着他的画,你就像嗅到一股淡淡的荷花香,柔美清丽给人予美感。他的画受到了许多人的喜欢,被摆上了许多高堂大户家中,也被许多痴迷的平常百姓收藏,还有被作为“国礼”送给外国友人,同时他画的价值也被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在一次慈善拍卖会上他的一张2x4尺的国画被拍到了20万元,同时他的画也飘洋过海,许多华人和外国人对他的画也是情
[详细...]
- 记著名书画家刘永念先生
-
-
刘永念是一位诗书画全才的艺术家。1971年出生,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北宋镇杨董村人,自幼由祖父山东省三自爱国委员会副会长刘瑞亭(又名刘风楼)牧师、外祖父陈振峰启蒙,1988年师从山东著名画家王雪涛学生王鲁生教授,他13岁始临贴。2001年,得到刘炳森点拨,开始研习书法体系创作,经多年研究创作,其书体已经成形,独成一体。观其书体作品,简洁清新,结构巧妙,笔势奔放,雄才豪迈,气势磅礴,俊逸淡雅,挺拔劲健。刘永念不仅精于书法,亦工于绘画,他的国画作品,师于传统,师法自然,把诗的韵律融入了画中,作品充满了时代气息和崭新的风格。2006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了刘永念诗集《晨露吟》、《刘永念书
[详细...]
- 借古开今铸丹青 情真意浓写海洋——郭文伟先生焦墨海洋画述评
-
-
天津画家郭文伟先生是一位在自己艺术作品中卓越地保持理性与激情平衡的画家,又是一位借古开今、再创当代焦墨新图式的画家。他的作品是将激情经过理性的锤炼与打磨之后转化的艺术产物,充溢着浓郁的诗情和创造性。其焦墨海洋画气势磅礴、动感强烈、阴阳相济、虚实得当,恢宏壮阔的意境图像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海水意象笔法精湛,飞白微妙、意境超脱、有很高的趣味性和书写性研究价值。其焦墨山水画内营丘壑,吞吐云烟,骨力遒劲,开合自然,意境深邃,灵动达意,以广阔的视野空间和应物谨严的笔墨,形成了端严峻逸充满个性的艺术魅力。焦墨山水画是他的海洋画创作基础,他对焦墨山水画的继承和突破,为研究探索当下焦墨画
[详细...]
- 墨汁浓淡相得宜——潘华之书画艺术
-
-
潘华,浙江慈溪人,职业画家。中国美协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海上书画院画师,宁波画院画师,杭州四明书画院画师,慈溪画院副秘书长,美协副主席,中国艺术家收藏家协会付会长,浙江美协,书协会员,浙美画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潘华八十年代师从中国美院孔仲起,童中焘教授等;后师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卓鹤君教授等;书法受沙孟海,朱关田等老师指导。九十年代初至今参加各类书画展览,获得荣誉无数!观潘华的书画,会发现水乡题材的作品,一笔一墨,皆勾勒出一种闲适恬淡。画面虽无绚丽色彩,墨汁的轻重浓淡却处理得宜,寥寥数笔就抓住了烟雨江南的朦胧气质。而潘华的花鸟画,线条干
[详细...]
- 胡颖:从皇帝到你我 ——说说高级定制时钟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
-
精工“悠久”台钟灵感来自水运仪象台
精工武士道座钟
引文:如今,要从百达翡丽、宝玑、帕玛强尼、卡地亚等瑞士高级钟表商手中定制一款顶级时钟或者腕表,需要的是等待,等待的不仅是制作的时间,更是等待一种申请的资格。只有具备厂方认可的收藏资历,才有机会排队等待一块限量级钟表作品。
乾隆皇帝说过天朝什么都不缺,就只有洋钟和洋枪还是西洋人造得最好,他和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可谓是有史以来西洋时钟的最大收藏家。早在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
[详细...]
- 刘骁纯:写意论
-
-
八大山人 《墨荷图轴》
写意,作为一种艺术形态,它由写实形态分化而出,这种分化中国初兴于宋代,西方初兴于印象主义。其分野要点有四:一谓写其大意,“删繁就简”是也;二谓写其笔意,“笔晕墨章”是也;三谓写其意象,“离形得似”是也;四谓写其意气,“抒发胸臆”是也。绘画与雕塑,泛绘画与泛雕塑,其理相通。
西方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野兽主义、表现主义等,我都归入写意形态。
写意艺术的创作状态相对于写实艺术、工笔画、装饰艺术、工艺制品的创作状态而显示出来,它更洒脱,更自由,更随意;怀抱更疏散、倾吐更直接、性情更透明——一种解衣盘礴
[详细...]
- 钟文:用书法传达别样的人文情怀
-
-
钟文出生于江西赣州,自幼热爱书法艺术,六岁始习柳、颜,好古问古而不拘泥于古。赣州地区自清代以来人才荟萃,少长咸集,大批诗人、学者、政治家、艺术家均居住于此,书法作品触目皆是,所以钟文从小就耳濡目染,用他自己的话说,“华夏民族的血液中就有书法审美的遗传,历代书家赋予了书法别样的文人情怀”。
汉字,之于中国人,甚至对整个东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书法是人类最早的字体设计,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几种文字艺术形式之一。钟文自幼与书画艺术结缘,勤耕不辍,对于书画艺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是“中国国家艺术”概念国内最早提出者,是“中国国家艺术”全球推广倡导者、践行者。
[详细...]
- 中国好字画作品赏评:清光绪设色绢本团扇
-
-
好字画 清光绪5官员设色绢本团扇
27X26厘米。
赖绍杰,广东人,光绪十年(1884年) 任海防同知,出身为监生(实授)。善画,优精人物。据《清代厦门海防同知名表》;
洪作舟(后浦人,号晴川)。光绪八年壬午科(郑孝胥榜)举人。据《金门志》林焜熿纂輯、子豪續修;
杨家春,泉州郡城后城人,光绪辛卯(1891年)科举人。其弟杨家栋,字景贤,号柏芗。壬寅科举人,算是“兄弟登科”。字体娟秀,诗文亦佳。据《清代末科泉州的举人进士遗闻录》
陈钊(目前不详)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