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区块
- 花之韵 — 黄三枝
-
-
黄三枝又名黄怀宁,号山之。毕业于中国美院,获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艺术硕士。结业于张旭光书法研究工作室。近300幅作品被各大机构、画廊及私人收藏。现为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理事,现居北京。
作品入展第五届国际茶文化艺术大展、全国牡丹邀请展、中国文联新世纪中国画展、第2届中韩水墨画大展并获银奖、中国美协主办的新时代中国画展、全国精品扇面、全国第2届中国画大展。
作品曾在《中国画家》、《中国书画》、《荣宝斋》、《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界》、《艺术界》、《美术天地》、《收藏家》、《中国画研究》等专业报刊杂志发表。
[详细...]
- 水墨韵味与西画的完美融合--潜力的女性人物画家铃番
-
-
铃番,1980年出生于北京,本名王霞。现为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 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校期间跟随汪港清、韦红燕、王晓辉等老师学习。毕业后拜淮阴美协副主席王兴华为师,专注于中国人物画的钻研。
王霞的写实风格的写意人物画,感觉像粉彩画,画中融合进了水彩和油画的技法。她的笔墨和色彩的很好地运用在作品中。不同于时常看到的国画人物,她的画富有立体感,非常的现代,时而给人一种西画的感觉。王霞的画作注重人物神韵,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力求中国画的水墨韵味与西画的完美融合,把现代时尚感、神话和魔幻色彩结合,画面有新意,绘画语言丰富,不断创新,
[详细...]
- 海派画家邰兆雄:以万变应万变的衰年变法
-
-
邰兆雄是一位功底深厚、创新求变的古稀画家。其作品内容涉猎广泛,人物、山水、花鸟,作品多样而精致,为国内外藏家所喜爱。近日,邰兆雄将于11月1日在琉璃厂一得阁书画城五层艺融美术馆举办绘画作品展,就此,中国文物网记者来到画家邰兆雄的工作室,对他进行了专访。
中国文物网:请您谈谈您的艺术历程,您最初是怎样走上书画艺术道路的?
邰兆雄:在年幼的时候我就很喜欢画,记得当时徐悲鸿纪念馆还在北京火车站旁边的一个小院里,我自己去看画,我一个挨着一个房间的看,一直看到5点多,已经到了闭馆时间。但是廖靖文在,他看见这么一个小学生,在这儿看展览,迟迟
[详细...]
- 李文培:粉墨丹青 传承国粹
-
-
国画与戏曲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堪称国粹,当二者相遇,会产生怎样的化学效应?答案是戏曲人物画。著名戏曲人物画家李文培先生系我国京剧舞美设计界的元老,一生从事京剧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与京剧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所创作的京剧人物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李文培先生兼具传承,弘扬,传播中国国粹艺术相结合的水墨戏曲人物绘画及多元化方位的文化使者于一身,用国画表现戏曲,将两种艺术相融合,令观者感受到国画与戏曲的双重魅力!
墨韵留香,痴迷戏画抒真情
李文培先生的戏曲人物画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其西画基础深厚,写意能力强。因此,他的画作既有传统技法
[详细...]
- 鱼说——温京博作品解读
-
-
“你缺少随遇而安的天赋,
你是没有家园的人。
你在漂流中明白,
往事是你的幻觉。”
——周国平
与有些炫技般存在的当代艺术作品不同,温的金鱼系列创作,并无掺杂过多纷繁芜杂的素材,规格高端的仪器设备,绮丽梦幻的色彩冲击,而是深入骨髓的简单、震撼。一尾落寞的金鱼,一匹无暇的素帛,一尊毫无雕饰的琉璃缸便可将一段对于人性讳莫如深的告诫编织进你我的血液中去。加缪就曾写下这样的句子:“每当我似乎感受到世界的深刻意义时,正是它的简单令我震惊。”人们可以清除瓦砾,在废
[详细...]
- 田卫的水墨创世记:默化心念的灵光
-
绘画,对于西方一直是视觉上可见与不可见的游戏,但对于水墨而言,尽管有着视觉的工作,但更多是一种有着细细品味的阅读,即品读,尤其是传统文人画,笔墨的趣味中除了笔气与墨气的细腻技术,还需要这书卷气与文化修养来加入个体生命的性情,水墨由此走向触觉与味觉,但还不仅仅如此,水墨最高的品味是“余味”,是可以反复回味的“余-觉”:那是最为低微,还看似多余,乃至于让无用的要素(比如空白),在绘画中成为最为核心的部分。当我们看到田卫的作品,我们立刻被一种浓郁的水墨气息所感染,田卫自觉地以气息来作画,跟随气息来作画,作为修炼佛教密宗的画家,对于田卫,作画乃是阅读自己的气息,这也是中国文化特有的心念的书写,在田卫的作品上,那带有佛教呼吸与心念调节的反复书写,激发出内在的灵光,那空灵的冷寂之光却在灼热地燃烧,改变了水墨的品性,似乎那是世界诞生时的微茫之光,还一直
[详细...]
- 心迹内敛 清水留痕---谈田卫抽象水墨的精神诉求
-
-
我曾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篇文章中断言:走向抽象,是水墨画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理由是,从形态演进的角度看,水墨画的产生即标志了传统绘画从具象向意象、从写实向写意的一次飞跃。水墨画在其发展的早期,就已带有浓重的抽象意味。《唐朝名画录》曾记载王洽作画常在“醺酣之后,即以墨泼,或笑或吟,脚蹙手抹,或挥或扫,或淡或浓,随其形状,为山为石,为云为水,应手随意,倏若造化,图出云霞,染成风雨,宛若神巧,俯观不见其墨污之迹”。王洽对泼墨“随其形状”的偶然性把握,其实就是以抽象手法为先导的一种意象创造活动。但由于这种画法过分地超前,不为当时的史家所重,认为其“非画之本法”(《唐朝名画录》),张彦远甚
[详细...]
- 艺术投资精英会 | 蔡瑜:岭南艺术的“思想者”
-
-
“一蓑烟雨半残翁,长啸回头万事空。天教馀年司笔砚,狂来尤爱惹罡风。”
一首自写诗,正如一幅自画像,道出平生坎坷,寄语笔墨情怀。岭南有韩川野老蔡瑜,其人、其语、其画,皆磊磊落落,不落窠臼,不随流俗。所谓“法由象生,象因心异”,蔡瑜心中无藩篱,笔笔无定法,却笔笔有出处,不虚妄、不捏造,盖蔡瑜自称“拿来主义”,画不崇宗只尚贤,博取众长,厚积薄发。
蔡瑜丹青题材不拘一格,寒梅、淡菊、紫藤、葡萄、海棠、墨荷,更兼山水、人物,或工笔或写意,触目处,皆使人惊心—— 一枝一叶,一花一蕊,一点一滴,一草一石,无不潇洒,无不恣肆,旋风骤雨般水墨冲刷,挥斥八
[详细...]
- 秀骨丰神 俊朗雅逸——画家张立娜的国画新意境
-
-
在中国传统艺术门类里,意境营构与追求无疑是最至关重要的,无论书法绘画抑或古琴京戏莫不如此。所以,中国的艺术很难被这个文化系统之外的人所理解,以形写神,以文媚道,计黑当白,笔短意长等等这些类乎“玄之又玄”的艺术境界,成了中国历代文人艺术家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中国画家在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代不乏人。近年来,在文化回归传统的大复兴下,许多画家开创了新颖活泼、别开生面的国画新意境。其中女画家张立娜以秀骨丰神,俊朗雅逸的风格,为我们提供了一片耐人寻味的艺术之蓝。
来自山东潍坊的一个文化小城的张立娜浸润了深厚的传统修养,在其二十几年的美术修习中潜心投入孜孜以求,大有忘我
[详细...]
- 品读画家刘妍宏——得其英华 穷其枝叶
-
-
近日品读刘妍宏新作,得到两个印象,想到一个问题。
一个印象是“放”。
看上去眉清目秀的刘妍宏较少作工笔,有志于在大写意上发展,作品少有轻柔品味,用笔利落,简洁,气隽语快,屏绝俗常绵软,淘汰冗杂线条,疏离笔记躁乱,振起画面气态,便有雍雅和厚、超逸爽朗之气脉。即使是那些工兼写之作,亦具豪放品格。其创造自出机轴,呈现豪放之韵趣。做到这一点,有她的艺术追求,更有北方人的气质。刘妍宏出生于华北大平原的中心地带,那里疏放阔野的平原自然环境,对形成她的艺术创造理念有相应的影响。
一个印象是“灵”。
[详细...]
- 师承有法 自成一格——王维卿花鸟画艺术解读
-
-
当今中国的画家实在是多,多的在这圈子里的人对之都数不胜数;被冠以“著名”头衔的也不在少数,这种状况也常使人有隔膜彷徨之感。可是,事情又有另一方面的,有许多并不特别著名而真正杰出的画家。他们不热衷于公共场所,不善于社会的种种活动,甘愿寂寞于笔墨之间。他们信奉的是不求今日乱拍手,但求它日暗点头。曾被《收藏参考》报评为20世纪其作品有收藏价值的画家、被中国书画促进网列为当今画坛有着极高声誉和成就、其作品报有增值潜力的画家王维卿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维卿先生是一位清醒、谦逊、严肃的画家。由于他不受名利之诱惑,不为世俗鼓吹所动心,因此,他的心总是那样淡泊地沉浸在艺术
[详细...]
- 简快乐书法篆刻刻字清赏
-
简快乐,1987年生于陕西蒲城,现居西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刻艺术委员会委员,长安书学院副秘书长兼篆刻委员会委员,未央区书画家协会常务理事。
作品展览及获奖情况:第四届长城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心系雅安全国网络书法大赛一等奖,大城之心社会公益书画大赛一等奖,首届全省职工书法大赛一等奖,首届陕西农民书法展一等奖,陕西省农垦杯书画展一等奖,首届陕西届旅游书画摄影大赛,陕西省中国书协会员优秀作品展,秦风书韵陕西省首届书法篆刻展,第一届碑西安碑林奖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张芝奖书法展,中日现代书法交流展,刻木铭心中日刻字艺术精品展,第二届国际现代刻字术大展,第十四届国际刻字艺术交流展,中韩书刻艺术交流展,中韩美国际书刻艺术交流展,全国第九届现代刻字艺术展,全国第十届现代刻字艺术展,陕西省第二、三
[详细...]
- 从“滇风”走向“巅峰”的画家——吉瑞森
-
-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是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也是著名的热带雨林,更是画家吉瑞森寻梦的天堂。
吉瑞森,一个典型山东汉子的风骨,一副侠骨柔肠的心境,一位活跃在当今中国花鸟画坛的著名画家。其作品中展现的自然风物,融进了太多的个人情感,也汇集了画家对西双版纳的无限热爱。用其独到的感悟、抒情的画笔,尺幅间传递着对自然界浓浓的深情和极尽完美的诠释,也用自己的画作,有力地证明了中国花鸟画的发展前景和美好未来。
清代郑板桥曾说过“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这是对每位画家在成熟前艰难经历的高度概括。作为一个有建树、有创造性的中国画家,总会经历过
[详细...]
- 纸上眼睛生神光──李新安人物画简评
-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说法有什么道理,我不知道,仅从绘画领域出发,不难发现,各个地域都有他们地域的代表人物,而我们西安亦不例外。然而谁是代表呢?众说纷纭,当世是说不清楚的,只有交给时间,让时间去评说了。我与雷珍民先生往春横穿秦岭,前往汉中采风,同行的还有一位叫李新安的人。在此之前,我多次耳闻他,也看了他许多画作,对他是生着敬意的,不期然的走在了一起,我对他就多用了些心,看他在采风途中写生作画,把我看得眼睛发直,沉浸于他的创作中,恨不得自己作了他的画中人。
我不敢说李新安是当下西安的绘画代表人物,但时间会记住他,他将在时间中成为一位让人服气的代表人物。
[详细...]
- 崔根峰:“亮剑”之后抒怀“碧水丹心”
-
-
曾经风靡了大江南北的电视剧《亮剑》早已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这部影片让观众记住的不仅是主角李云龙的“亮剑”精神,同样让人印象深刻的,更是题写在片头的,气势豪迈的“亮剑”剧名。而为影片题写剧名的,正是鹤立于当今“将军书法”领域的优秀军人——崔根峰少将。
崔根峰将军1943年2月15日生于中原大地——河南临颍县。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首届毕业生。他1963年入伍,历任班、排、连、营、 团、师、军各级领导职务,如今是少将军衔。他从小酷爱书法艺术,自幼便濡染于中原书风,他对书法艺术的追求和研习数十年勤耕不辍。崔将军现任中国书法家协 会会员,全国政协礼堂美石艺
[详细...]
- 姜洪个人书法展即将在京举行
-
-
展览名称:姜洪个人书法展
展览地点:北京至高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18日至2014年10月27日
2014年,金秋10月,“姜洪个人书法展”即将亮相北京至高美术馆,此次展览即将展出姜洪书法作品101幅,均为书法家姜洪在习书问道三十多年来不同阶段对书法的不同感悟,作品通过丰富的笔墨语言讲述了书者姜洪的过往岁月及情怀,充分展现了一位经济学者的书道人生。
此次展出的书法作品,以中国传统儒释道文化经典为主线,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唐诗宋词等中国传统诗词为副轴,并结合姜洪先生对人生、对书法的独到见
[详细...]
- 段安国:温馨的人文感与超写实的人物皮革雕塑
-
-
同绘中国梦——2014(第19届)广州艺博会,作为南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和压轴大展,将于12月4日-12月8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向日画廊于2007年成立于台湾新北市。向日之名意味着积极、正向、阳光,象征着对艺术的热情,也是向日画廊经营的核心理念。在竞争激烈的艺术画廊产业中,向日画廊时时掌握艺术与商业的平衡点,并常于国内外举办个展或参加联展。
向日画廊一直在关注广州艺博会的进展,本次向日画廊将会携带其艺术家段安国雕塑参加第19届广州艺博会,正式开拓广东市场!
此次向日画廊参展的作品以段安国老师的皮革
[详细...]
- 艺术与自然的对话——李玉国、王雨山水画
-
-
同绘中国梦——2014(第19届)广州艺博会,作为南中国最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和压轴大展,将于12月4日-12月8日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伴随着广州艺博会一年更甚一年的影响力,越来越多的画廊将目光看向了这里,万和堂便是其中之一!本次万和堂带领了李玉国和王雨两位夫妻艺术家前来参展,为我们带来一场艺术与自然的对话!
李玉国,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现为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等,作品多次发表并获奖。同许多艺术家一样,李玉国的作品也是取材于其所居地域风光——太行山。行以沉雄博大为特征,表现它的画家都画的笔沉墨厚,而李玉国创
[详细...]
- 雄鸡一唱天下白——观陈学周《百鸡图》
-
-
徜徉在天津鼓楼的画廊之中,倏忽间,我的眼前一亮:一套传统题材,纯墨色的梅兰竹菊的四扇屏画将我深深吸引。四幅画的韵致皆十分隽永高雅,体势也非同凡俗,又每一笔都传达出了中国传统绘画深厚的笔墨功底与章法的技巧,实属难得的上乘之作。更令我感叹的是,在饶有情致的画面中还配有隽秀潇洒的书体诗写就的题诗。它体现了画家的品格,智慧和灵秀,抒发着画家的情怀和精神。我的心里暗暗评价:这是一位才华横溢,身手不凡的实力派画家。果然,他便是天津画坛已颇有艺术成就的中年花鸟画家――陈学周。在中国书画艺术博览会上陈学周也当然地被评为中国最有收藏价值的五百强艺术家之一,并在深圳举办的《中国实力派中国画展》中荣获金
[详细...]
- 览物有我在 挥洒真性情——读著名画家孙贵璞先生的花鸟画
-
-
孙贵璞老师是艺途之旅的独行客,独行的意义又在于不去争主流派的主次角色,也不在通俗的层面上扬名造势,不被商业的习气濡染。独行客按自己的意愿,用俊朗而富有生机的笔墨描绘他所熟悉和热爱的自然,习尚不染,流行不浸。观贵璞先生的画作,能启人以静虑自省的心静,拨开日常的纷繁和冗琐,在心灵舒展的时空状态中畅想翩翩。画面蕴发着生意的气象,不时闪烁着祥和的光华。
昔日美院求学期间,孙贵璞先生奉行“取法乎上”的原则。对前辈画家的名典精要神追意访。虽得益于张其毅、孙其峰、王颂余、溥佐,刘君礼.萧朗等先生亲传,却并没有兢兢以师承为圭臬,貌取某家面目.而是能自出机抒,在苦学的基础上思
[详细...]
- 【高兴博士】有关设计本原的点滴思考
-
-
依照以往所获知的人类发展史可知,人与动物最为重要的区别就在于人会制造工具。这一点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普及性的知识早已经获得了最为广泛的认知,然而,随着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程度不断加深,有关人与动物之间因“制造工具”而呈现区别的说法也逐渐需要加以补充:
首先,是“制造”的概念需要完善
“制造”是一个特指,是指对于前所未有的产物的生产制造,其中包含着极为显著的原创和独创,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器物复制”或“依照现有的样板进行批量化的生产”。应该说,“制造”的本意在人类设计实践不断进行的过程中逐渐被淡化直至完全消失,这个从“产生”到“淡化”直至“消失”
[详细...]
- 山还在———左正尧作品展观后
-
-
9月23日下午,在广州南岸至尚美术馆开幕的“山还在——左正尧作品展”,是近期所见的一次较有规模的左正尧架上绘画及陶艺同时展出的展览。此次展览由方旭东策展,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策划委员会、南岸至尚美术馆共同主办。开幕式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许钦松,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主任丁杰,广州美术学院院长黎明,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先后致辞,从多个层面对左正尧作品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耐人寻味的是,左正尧每次的艺术展,其展览名称总是别出心裁,此次的“山还在”是什么意思?思来想去,其中深意惟有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诗“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详细...]
- 境由心生-吴佑国的花鸟画——戴希斌
-
我在中学执教时,吴佑国是课外美术小组的成员,他在绘画方面很有天賦,学画执著刻苦认真,特别是在工笔画和色彩 渲染上成为美术组伙伴中的佼佼者。早在建国十五周年学校庆祝专栏上的大幅张贴画上,他的精彩之作就赢得全校师生的喝彩。
佑国青年时期就把绘画作为自己的追求,把艺术当作人生的目标,他曾潜心研究追隨宋人徐熙、黄荃的写真花鸟、学 习临摹吸收任伯年、陈之佛、俞致贞、郑乃光等大家的艺术风格,为了系统的学习提高,他到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进修,在校期间他的作业作品不断受到专家教授的好评,学业大进,从此迈向了专业从事绘画艺术的道路。由于成绩优异被西安美院返聘为专业课教师,主讲造型艺术实践课,艺术理论和艺术造诣全面升华。
他的工笔花鸟作品多年来传播国内外,尤其在东南亚受到青睐,被众多爱好者收藏。为台湾花莲慈济大庙设计的
[详细...]
- 敦厚吉祥说画羊
-
-
赵钲出生于1955年2月,属羊,等到了明年初就退休了。六十岁,一个甲子。拿什么自贺一下呢?
诗书画家陈克年给出了个主意:画羊,画六十幅羊的中国画。出书、展览。在学术界交流。这是对你最好的祝贺。
是啊,在羊的身上具有很多好的品德,如温柔、敦厚、善良、吉祥。羊是一直为人类的先民们放牧,为人类的生活服务,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走到现代。而且画羊的人不多,有竞争力,确实是个好的选择。
四羊方尊是商朝礼器,祭祀用品。尊的四肩设计成四个大卷角羊,在宁静中
[详细...]
- 且赋诗心图吉祥 浅说赵钲画羊
-
-
画家赵钲属羊,更爱画羊。羊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含义和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最为密切的关系,可以说羊伴随中华民族步入文明,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在我们的文字、饮食、道德、礼仪、美学等方面都有与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是“祥 瑞”的象征,古人年初在门上悬羊头,交往中送羊,以羊作聘礼,都是取其吉祥之意。如我们经常用到的文字中,就有“养”、“鲜”、“美”、“祥”等字,无不和羊有关,还有一些词语如“三羊开泰 ”、“吉羊如意 ”等,这些寓意吉祥的词语都表达了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和人们对羊的喜爱之情,不仅是百姓喜欢,文人墨客也以羊为题创作了许多优秀
[详细...]
- “复杂”的纯粹 — complicated Pureness
-
-
《墨玛MA MO》本名《李姗姗》生于1966年,于1994年在无美学艺术的基础下,不受常规章法的约束,进入一种状态后下意识地随灵感而动,在整个作画过程中,随心所欲,自然而然的。每幅作品都有着特殊的神韵。1996年进入绘画班进修。1997年参加北京艺术绘画联合展深受国内外艺术同好赞许。2003年参加云南省青年艺术家联合展。2008年在云南省大理州正式成立雨田居艺术空间。 2009年参加“首届黄河魂书画创作大赛”获得《优胜奖》并被聘为“黄河书画院”的院士由文化部侨联、中国社会科学院书画协会、全国人大常委会老干部书画研究会、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中国美术协会、联合举办“从辉煌走向辉煌——庆
[详细...]
- 别处风景 — 邓建勇
-
邓建勇1977年出生于江西省黎川县,从小喜欢绘画,学得油画和雕刻,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油 画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武夷山脉长大的我对家乡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创作很多农村的提出。2006进修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充实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作品多次被新加坡,台湾,香港海内外人士收藏,参展多次获奖。2008年参加北京国际年轻艺术展,2009年参加第十三届上海艺术博览会,2013年5月份参加第三届广州艺术品交易博览会,2013年12月份参加第十八届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
画家邓建勇用色彩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田园,一个温暖人心的家园。
是什么最让人引以为豪,是什么最让人魂牵梦绕?是家乡,是家人。是生活的酸甜苦辣,触动了画家思绪,是家乡的山水草木,激发了灵感。
[详细...]
- 真实才能致广大—— 胡恒生先生的中国画艺术情愫
-
-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这是中庸的总纲。“致广大而尽精微”是《中庸》第二十七章“修身”中的一句话,原意为善问好学,达到宽广博大的宏观境界,同时又深入到精细详尽的微观之处,这是一种极高明的和谐。天地万物的和谐是中庸的内在追求和目标境界。
恒生先生的艺术人生正在诠释着这一含义,为君子既要尊重德性,又要讲求学问;既要充实广大,又要穷尽精微;既要有高明的理想,又要有合于中庸的行为;既要熟悉旧的知识,又要不断认识新的事物;既要笃实厚道,又要娴习礼仪。
敦厚,恒生先生
[详细...]
- 袁吉强:集众家艺术之长于一身
-
-
宋人说:“善书必能善画”,中国画讲究以书入画,一笔一墨皆很考验艺术家的书法功力,因此有书法基础的艺术家其绘画作品一般更具有性形式美!
袁吉强 ,男、汉族,1964年出生,山东省汶上县人,字自胜,号雪松,自称:愚鲁。中国国际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协会副会长、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名家协会会员、中国北方画院理事、中国龙根绿生态环保协会会员,中国青少年文学艺术研究学会特聘副主席、著名实力派书画篆刻家。
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书法绘画篆刻,初学颜柳,上追至钟鼎金文,下至清朝,遍临古人著名碑帖,日日临池不辍,勤于钻研
[详细...]
- 实验田与口粮地 邵戈的传统与现代“比翼齐飞”
-
-
“宣纸就是中国的土地。”中国新水墨画院院长邵戈的这句话似乎轻描淡写,却又在不经意间点明了自己艺术生涯的立足之基。
这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画家被一些艺术评论家推为当代中国画坛最有可能成为大师的中青年画家之一。著名美术评论家范迪安曾经说邵戈是现代水墨蓬勃思潮的推动者。“在整个现代水墨还较多地处于表现性绘画的时候,邵戈的这个系列(城市垃圾)以观念性表现显出了与众不同之处”。“他画的内容本属于精神空间,造型无法可依。这就要求他在大量的实践中找到新的表现方式”。
这位倾心于实验水墨的画家对于城市垃圾系列作品的喜爱溢于言表:“这才是我自己!”城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