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6日 00:42:18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流派 >>
碎片区块
    1. 回到感觉 ——王净油画的现代性思考及其女性意识
    2.   现代以来,人类世界愈加趋向于自我设置的牢笼社会。由于致命的自负,人类抛弃了存在世界的平衡关系,将自己作为主宰世界的主人,设计出越来越严密的社会控制制度。由此,社会工具理性凸显出来,而信仰、心灵与自然都被置于流放的境地。在几乎万物窒息的时代,只有现代艺术能以审美现代性之名张扬艺术的语言之思与本体自由,反抗工具理性对人的异化。   而今,经过消费社会的后现代洗礼之后,对后现代社会虚无主义的反思正成为当下最为重要的思想方式。我们依然处在“未完成的现代性”的社会逻辑之中,工具理性的异化分毫未减。因此,在当代中国,现代性思考依然是当代艺术的主要命题,现代艺术的理路内在 [详细...]
    1. 赵叔孺印学思想管窥 —以其边款为例(上)
    2.  民国时期上海印坛流派纷呈,以吴昌硕为首的大写意一派,取法汉将军印、汉铸印以及石鼓文、砖瓦文,风格沉雄恣肆,其弟子有王个簃、朱复戡等;以赵叔孺为首的一派取法汉印平正一路,兼学皖派、浙派,风格淳雅堂正,其弟子有陈巨来、沙孟海等。   赵叔孺 古鉴阁   赵叔孺二十几岁居福建岳家十四载,遍览古今法书、名画、古印,眼界大为开阔,其作品风格雅正纯粹,不故作姿态。赵叔孺终其一生印风不激不厉,尽管他和吴昌硕一样,都在汉印上用功颇深,又都推崇“印外求印”,可是,他们的艺术风格却有天壤之别,这与他们艺术观点的差异有关。赵叔孺在印风上,一生极力追随赵孟、赵之 [详细...]
    1. 郎绍君:齐白石的艺术人生(下)
    2. 齐白石的远游是从1902年到1909年。第一次是到西安,转年又从西安到了北京;第二次是1904年,他跟着王湘绮师游江西;第三次是1905年,友人汪颂年约他游桂林、阳朔。1906年-1909年间,他应友人郭葆生之邀,三次去广州、钦州,还游了香港和越南芒街。郭葆生当时任钦廉兵备道,是一个武官。他请齐白石教他如夫人学画,又请他为自己代笔作画,给他很优厚的报酬。这多次的远游,每每一住就是数月甚至更久,使他纵游名山大川,观察社会生活,画了很多稿本,每到一处,他都能得到看画、交友的机会,认识了许多名人,使他大开眼界,大开胸襟。譬如在天津看到了洋人对于中国人的欺压,从而对中国的现实有了新的认识;在上海搜集到一些前人画册,看了不少戏;在广东看到了革命党人的斗争生活,而外出的艰难、人情的炎凉等等,也都使他的思想、情感变得成熟,画了很多画,写了很多诗。古人说 [详细...]
    1. 郎绍君:齐白石的艺术人生(上)
    2.  齐白石的人生就是他的艺术人生,或者说,是他的人生和艺术的关系。如他和20世纪政治文化思潮的关系,他和宗教的关系;他的师友和交往,他的家庭生活,他的游历写生等等,他能够成为一个艺术大师,和这些都有密切的关联。不过,限于时间,我只能谈几个方面。   齐白石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被称为“优秀人民艺术家”,获得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金,被评为1963年度的国际文化名人。齐白石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前苏联、捷克、德国、法国、美国、日本等,都有介绍或研究他的著述。国内出版过《齐白石全集》和大量画集,还有各种各样的专题文字。齐白石的展览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齐白石的画雅俗共赏,画界喜欢,文化界喜欢,老百姓也喜欢。各个阶层的人都能接受他。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其实,齐白石幼时只跟着他的外祖父上过半年村塾,因为家 [详细...]
    1. 刘双舟:2013-2014艺术市场十大法律事件评述
    2. 2013 年与 2014 年是艺术品市场深度调整的两年。喧嚣过后的沉寂中,一些被市场繁荣热闹掩盖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政策调整、法律修改、观点碰撞、利益纠纷等等,一系列法律事件为这两年的市场调整期做了注脚。对这些法律事件进行盘点和思考,将有助于对艺术市场调整期的认识和理解。   一、 新版限制出境名单:文物出境政策惹争议   2013 年 3 月,国家文物局发布了《1949 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第二批)》的通知,将近年去世的著名书画家的相关作品列入文物出境限制范围。其中,作品一律不准出境的名单中新添了吴冠中,作品原则上不准出境的名单中新添了陈逸飞和关山   月,代表作不准出境的名单中增添了启功、张仃、程十发、黎雄才、黄苗子等 21 位书画家。此次公布的名单虽 [详细...]
    1. 彭德:远离北京
    2.  北京吸引画家,在于圈子大。美院、画院、研究院、美术馆、艺术区、策展人、画廊、经纪人、拍卖行、媒体等,似乎都是美术家成名的跳板。实话实说,美院是学院派的圈子,画廊是艺术品增值的圈子,艺术区是失意者寻找靠山的圈子。传媒是同信息堆砌联系在一起,它很容易使进京者共享混乱的信息而无所适从,不得不沿袭大杂院拉帮结伙、一荣俱荣的裙带式生存习气。二三线城市的人物,只要你追随北京的圈子,比在京人物更低一档。面对北京的艺术圈日趋饱和的当下,艺术家不妨转过身去,远离它。转过身可能海阔天空,当然也可能绝路一条。既然转与不转都有可能面对绝路,不妨转过身去,到沿海或比较自由的二三线城市去扎根。当然,宽泛地讲,远离北京不一定是指肉身必须告别北京,而是让内心远离京城逻辑或京城惯性,以独立的、别样的眼光审视这个世界,进而审视这个世界的艺术和艺术观。 [详细...]
    1. 朱浩云:浪漫的情怀 抒情的挥洒——民国诗人的书法艺术与市场走向
    2.  导语:纵观中国古今的历史,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出不少杰出的英雄,也会有一些不可一世的枭雄;既有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人物,也有人人唾骂、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而民国这段历史尽管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但精彩的程度恐怕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可与之相比,之所以这样评价,不仅是因为民国涌现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鉴藏家、学者、诗人、作家、高僧等,更主要是不少名流毁誉交错,争议不断,有的人物很难用正面和反面人物来概括,不少名流有正有反,亦正亦反;有的先正后反,有的先反后正。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不是从事艺术的名流,有的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能,但也不忘舞文弄墨,有的琴 [详细...]
    1. 王萌:《水墨的延长线》及其艺术新语境(2014)
    2. 本文是“寺上美术馆实验室计划第二回:来自水墨的新语境”展览的一份《实验报告》,展览分展览开启、实验室对话和实验报告三部分。“实验室展览计划”作为一个美术馆学或者美术馆“功能群”框架中的一种新思维和方法论,在这里,主要用于梳理当代艺术发展的几种线索,为未来进一步的介入提供一种“发生性”展览语法下的学术报告,也是对每个问题的一种阶段性总结,这种总结在“策展”的功能下,或者以“策展”为发动机,对“创作”、“批评”、“运营”等话语起到一种盘活试验和对正在发生的当下进程行使“介入权”。   “来自水墨的新语境”这个展览,作为一次“文化发生”的行动,作为一种带有“实验”意义的活动,开幕时的《策展导论》(本书最后一部分)阐释了策展理念,并提出问题,在艺术实验室进行的过程中,又与艺术家们进行了一对一的“实验室对话”,就每位艺术家的不 [详细...]
    1. 钱鼎伟:创新求真的艺术之路
    2. “鼎伟研究甲骨文多年,较有修养,得此古趣,深受群众喜爱。” ——陶天月(著名书画家、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古人说:“十年磨一剑”、“台上三分锺,台下十年功”,任何一门艺术想要达到高的境界并非一日之寒,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的。钱鼎伟的书法和篆刻作品可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高的境界,他自幼习书,几十年不间断遍临了古今名家多种碑帖、墨迹。他广集博采,兼收并蓄,重道尊师,能书行草隶篆各种书体,尤其擅长甲骨文书法的创作。钱鼎伟的书法、和篆刻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性的书画大赛并获大奖,作品常发表于报刊杂志,书法作品先 [详细...]
    1. 清新淡雅 情趣盎然—浅析李玉刚的花鸟画
    2. 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其审美源于情感比兴,在“似”与“真”中求其意像,于“似”托物言情,于“真”达情豁境。近读李玉刚先生写意花鸟画,则于其水墨心像中感受到清新淡雅,以及情趣与空灵的情境、“似”中求“真”的蕴藉。这些心灵底蕴的识见,构成了他个性创作的主旋律。李玉刚先生无疑是追求画面清新淡雅的写意画家之一。 李玉刚的作品,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水墨为主的大写意作品,一类是以线条写实为主的小写意作品。前者以八大山人、吴昌硕、潘天寿、齐白石等大写意名家为宗;后者以宋元花鸟画为范。这两种表现风格有所不同,但在其作品中,不管是大写意还是小写意,都讲究“形”与“意”,“写形而 [详细...]
    1. 版画家张广慧:一个生命体与自然形态的对话
    2. 中国版画虽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20世纪30年代前都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鲁迅大力倡导新兴木刻,才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版画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湖北著名版画家张广慧便是将刀味、木味与自己的创作精髓融为一体的人。 张广慧走上版画这条道路,完全是机缘巧合。1980年张广慧考入湖北美院,那一年只有版画和雕塑招生,他不会做雕塑,因为之前画过油画和国画,所以选择了版画。但是一旦进入这个领域,张广慧就出不来了,里面有很多东西吸引着他不断去发现,不断去往前推进。“这就是缘分,运用这个媒介我感到更能实现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的抒发。 [详细...]
    1. 倡雄悍之气 除绮靡之风 ——老默先生画马艺术赏析
    2. 陕西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常务理事、陕西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李国选先生,将自己的画室命名为“默耕堂”,自称老默,现主要从事唐墓壁画的研究工作和国画创作。老默先生六十余年的生命历程一直与艺术为友,相伴至今,并不断地探索着新艺术样式的表现。在其追梦的历程中,更钟情于马的艺术创作,这绝非攀附。因为在他近半个世纪的绘画生涯中,始终有马伴随在他身旁,萦绕在他心间,乃至于融化在了他的血液。也许,这是老天铸就了他将一生与马为伍,创造一匹颇具时代精神的雄浑而强悍的“黑马”便也自然成为老默先生的艺术理想之一。 无庸讳言,当今画马的艺术追寻着如潮涌动,能在这千军万马中脱颖者已是寥寥无几,更何况还有像徐悲鸿这样的艺术大家如一座不可撼动的高山屹立在前面,想攀越这座高峰,创作出一批雄悍的“黑马”,谈何容易! 但 [详细...]
    1. 继承传统、师发自然—张日华
    2. 张日华,号龙首山人、画禅堂主、字存有,法名 世昱。中国文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协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工艺美术协会理事、山西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政府对外交流协会理事、大同市“355人才工程”培养人选。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山西传媒学院客座教授、精忠书画院特聘为名誉院长、华严寺书画院执行院长、大同市书画研究会会长、2000年被授予“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精英”、“德艺双馨百名艺术家”荣誉称号。2011年被大同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青年书画人才”。 张日华花鸟画继承传统、师发自然,其作品重抒写、尚意趣,多年来一直苦心研习,广征博取古今写意大家精髓神韵,汲八大山人之笔、黄宝虹之墨、吴昌硕之势、齐白石之趣、潘天寿之理;融任伯年、王雪涛丰富多彩之长,在书 [详细...]
    1. 笔墨情趣 怡然自得——记青年实力派书法家郑忠华
    2. 郑忠华,又名中华,笔名山人,现为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会协会副主 席兼浙江省分会会长;中国翰林院书画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 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香港书画艺术中心特约书法家;香港国际华人书画家协 会、上海分会培训中心特约客座教授;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硬笔书 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硬笔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 郑忠华 1971年4月生于浙江杭州建德,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大专学历)和中国书画函授大学书法专业(本科学历)。学无止境,艺海无 涯。自小酷爱书法,13岁就开始为邻里乡亲书写春联;1990年开始研习硬笔书 法,先后临习过庞中华、任平、王正良、沈鸿根、顾仲安等硬笔书法字帖; 曾受益于书法家启功、马剑清、谢非墨等。郑忠华承蒙中国多位书法大家指 导学习书法,曾多 [详细...]
    1. 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鸿蒙之境(三)
    2.  四 鸿蒙之境与“尚朴”思想   与吴昌硕同期的论者在评论吴昌硕的篆刻时,常常都会提到一个“朴”字。沈曾植道:“翁书画奇气发于诗,篆刻朴古自金文。”朱其石道:“吴昌硕则沉潜《石鼓》,印从书入,朴茂有馀,不失大家。”寿石工道:“近人吴俊卿刻印多用大篆,非深得秦、汉玺印之纯朴,未易造此。”可见“朴”是吴昌硕篆刻艺术的非常突出的特点。不仅艺术,其人生也与朴息息相关。   吴昌硕的第一本印谱叫《朴巢印存》,这是他二十几岁的篆刻作品的结集,因为他当时住在老家安吉,斋号“朴巢”。宅内的小园名为“芜园”。芜,   吴昌硕 人书俱老 [详细...]
    1. 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鸿蒙之境(二)
    2. 三 鸿蒙之境味隽永   明清文人印章中,有些印章,初读不觉有味。多读、熟读、反复读之,方觉印章中蕴涵有一种深沉的趣味,值得咀嚼与涵泳,涵泳愈久,便沉浸其中难以抽身而退。程邃、丁敬、吴昌硕等人的篆刻,便属于这种情况。吴昌硕造鸿蒙境界于印面,其境意味隽永,深可涵泳。   吴昌硕 安吉吴俊章   (一)苍古   明清文人篆刻家普遍追求金石气味。金石气味的产生,“时间老人”功不可没。岁月的磨砺,印章平添了许多剥蚀,乃有一种苍古之美。明清许多印人都追求这种印章剥蚀后的特殊美感。早期印人如文彭,迷恋于苍古,印 [详细...]
    1. 道在瓦甓——论吴昌硕篆刻鸿蒙之境(一)
    2. 吴昌硕(一八四四—一九二七),浙江安吉人,原名俊,一名俊卿,初字香补,中年以后更字昌硕,亦署仓硕、苍石、仓石、昌石,别号缶庐、老缶、老苍、苦铁、大聋、石尊者、破荷亭长、缶道人、五湖印匄等。吴昌硕是中国艺术史上为数不多的诗、书、画、印全且精的大家。所精诸艺之中,篆刻艺术最为杰出。他曾自谓:“人说我善作画,其实我的书法比画好,而我的篆刻更胜于书法。”其篆刻影响深远,为“吴派”篆刻宗师。   吴昌硕 鹤身   一 鸿蒙境界印上造   吴昌硕有《刻印》一诗,其中有句云:“……兴来湖海不可遏,冥搜万象游洪蒙。信刀所至意无必,恢恢 [详细...]
    1. 朱浩云:民国画家的书艺及市场走向
    2.  导语:纵观中国古今的历史,每个朝代都会涌现出不少杰出的英雄,也会有一些不可一世的枭雄;既有流芳百世、令人敬仰的人物,也有人人唾骂、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而民国这段历史尽管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但精彩的程度恐怕历史上只有春秋战国可与之相比,之所以这样评价,不仅是因为民国涌现了一大批名垂青史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鉴藏家、学者、诗人、作家、高僧等,更主要是不少名流毁誉交错,争议不断,有的人物很难用正面和反面人物来概括,不少名流有正有反,亦正亦反;有的先正后反,有的先反后正。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许多不是从事艺术的名流,有的甚至吃喝嫖赌无所不能,但也不忘舞文弄墨,有的琴 [详细...]
    1. 李媚对话黄丽平(三):历史影像收藏 现在还都来得及
    2.  11月16日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开馆,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以历史影像为主旨的影像馆。影像馆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和努力还原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家史、国史,大史小史都在影像馆的注视范围。真的很期待这个历史影像馆能够踏实而有效地成为中国民间历史的搜寻的担当者。   采访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时间:2014、11、22   历史影像收藏 现在还都来得及   黄丽平:“新历史合作社”和“越众历史影像馆”是一家兄弟,只不过是大哥已经很强大,而我们影像馆才只是初生的小弟。我们有很多专家资源是唐建光老师的新历史合作社为我们提供的。   李媚:他们很重视唤醒国人,唤醒每个公民自己的历史意识,让每个人认识到你就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在以前我们的教育当 [详细...]
    1. 李媚对话黄丽平(二):《越众影像馆》一个有生命的影像馆
    2. 11月16日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开馆,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以历史影像为主旨的影像馆。影像馆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和努力还原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家史、国史,大史小史都在影像馆的注视范围。真的很期待这个历史影像馆能够踏实而有效地成为中国民间历史的搜寻的担当者。   采访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时间:2014、11、22   “越众影像馆”一个有生命的影像馆   李媚:实际上军博的展览之前影像馆的项目已经确定了,你开始在筹备影像馆?   黄丽平:是,影像馆按道理已经筹备了一年多了,是在我来之前有这个意向要做,只是搁置了。   李媚:影像馆源于“国家记忆”展览吗?   黄丽平:影像馆是因为“国家记 [详细...]
    1. 李媚对话黄丽平(一):《国家记忆》展 珍贵的历史图片
    2. 11月16日深圳越众历史影像馆开馆,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以历史影像为主旨的影像馆。影像馆最重要的使命是寻找和努力还原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历史,家史、国史,大史小史都在影像馆的注视范围。真的很期待这个历史影像馆能够踏实而有效地成为中国民间历史的搜寻的担当者。   采访地点:越众历史影像馆   时间:2014、11、22   “国家记忆”展 珍贵的历史图片   李媚:丽平,我想,我们从“国家记忆”军博展谈起吧,因为这是你们成立历史影像馆的直接动因。我记得今年9月“国家记忆:美国家二战中缅印战场影像展”在 [详细...]
    1. 李禅学艺心得:师古人更师造化,师心而不蹈迹
    2. (记者 何芳)还依稀记得,在2012年第78期瀚海四季拍卖会上,李禅一幅《万事吉祥》作品拍出30万元的成绩。如今两年过去了,李禅的写意花鸟画随着时间的沉淀积累意境更深,收藏价值更高。  查阅资料获知,李禅,中国著名实力派画家。字著起、李跻、苦诚、乐翁,号宽人、五德堂主。1946年3月生于沈阳市,1963年考入沈阳鲁迅美术学院;1964年3月应征于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1982年毕业于中国北京书画函授大学;1988年进修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   现为李禅艺术馆馆长,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中国当代名人书画院副院 [详细...]
    1. 王俊——静守己心 笑谈浮华
    2. 要说是一个人的兴趣和天分成就了他的艺术,那恐怕还有失偏颇,艺者的真心其实才是这个过程中最难能可贵和至关重要的。见过许多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倾尽所有的艺者,于是常常感叹岁月和苦痛对他们来说不过是转瞬即逝的磨难,在辛苦和艰涩的背后,他们享受到的是常人难以拥有的快乐与满足。 王俊《佛缘化境》 平静的生活和丰盛的精神,平静的外表和热情澎湃的内心,王俊用他的经历向我们诠释了另一种人生之路的可能:不相信命运的人终究会改变自己的境遇,而随遇而安的人也能够获得别人求之不得的幸运。 [详细...]
    1. 彭望明:教书育人立榜样 书印结合扬国粹
    2. 从一名普普通通的书画爱好者成为书画名家,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经历,都有着自己的学成之路。彭望明喜于以书会友,其隶书作品既有古韵凝重之意,又不失俊逸高爽情调,显示出苍峻潇洒之态。近日,壹号收藏记者采访了书法家彭望明,了解到其艺术人生背后的故事。 无师自通贵在坚持 布衣无价草根有品 彭望明自学临帖入门,常以“布衣无价、草根有品”自嘲。少年时受伯父影响,接触书法,后进入军营,兴趣渐浓。 十余年的军营生活里,彭望明在读红书 [详细...]
    1. 胡颖:遇见钟表大师罗杰·杜彼
    2.  日内瓦钟表大师罗杰·杜彼(Roger Dubuis)在如今产业化高度发展的瑞士钟表行业,依然是一个泰斗级的名字。仅仅是他以年近八旬的高龄独自出行从瑞士来到中国的这样一个动作,都在钟表媒体的朋友圈里引起刷屏,可见其在钟表行业的江湖地位。   1938 年罗杰·杜彼出生于瑞士乐芒湖畔的一个木工家庭,自幼表现出了对机械非同寻常的热忱。他曾经是一个喜爱幻想的小男孩,在我成长的小村庄里有还有些传统手工行当从业者,包括一名木桶匠、一名铁匠、两名鞋匠,而他的父亲则从事各种大小木工。其中,一位鞋匠对他的影响甚为深远,他鼓励年幼的罗杰杜彼在他身边学习如何制作鞋子,某个星期天早晨 [详细...]
    1. 陈东升:王府井一号
    2. 2013年5月7日、8日,数千尊贵的嘉宾与我们同庆,20年来支持帮助我们的政府领导、鉴定界的专家、收藏家、艺术家和经纪人汇聚一堂。他们都是20年中国拍卖行业从无到有发展的见证者和亲历者,是他们构成的群体和拍卖行一起共建的这个市场,这次虽然是短暂的庆贺,却都感慨万千。庆典现场的大屏幕上,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是他们所有人的名字,嘉德感谢他们,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他们也成就不了嘉德的传奇。   庆典同时的春拍备受瞩目,我们精心筹备奉上中国书画、瓷器家具工艺品、近现代工艺美术、油画雕塑、古籍善本、名表珠宝翡翠门类共42个专场近3900余件拍品。有大家的捧场,总成交额25.71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的20.6亿元涨幅达24%。春拍提振了市场的信心,给藏家很大的鼓舞。   《礼记》中“二十曰弱,冠”。人生 [详细...]
    1. 【雅昌帽哥看预展】上海天衡十周年秋拍展品赏析
    2. 编者按:   “帽哥”李笠是艺术圈里值得尊重的“行家”,他时常强调“术业有专攻”,艺术行业中没有包打天下的能人异士,借用行家在鉴赏、市场中的经验,正是跨越行业门槛的有效途径。如今,帽哥与雅昌艺术网合作推出“雅昌帽哥看预展”,每逢重要近现代书画的重要场次,帽哥都会在预展期间第一时间推荐作品,并且在拍卖后针对作品给出别具一格的述评。正是利用帽哥资深的行业经验和雅昌艺术网的媒体平台,给大家提供一个看拍卖的内部视角。从外行看热闹的“天价”,回归到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的理性讨论中,既能沉浸于艺术之美,也能厘清市场趋势。   帽哥声明 [详细...]
    1. 传统书画家—楼晓芳
    2. 楼晓芳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翰林院书法家协会会员,香港国际华人书画界协会会员,中华文化研究院院士,人民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艺术研究中心高级会员。并授予中华名人称号,盛世中国书画界最具贡献人物,献礼65周年楼晓芳。 女 汉族,1959年10月出生,浙江人,自幼喜欢书画,受父亲热爱书法的家庭环境熏陶 ,工作空余时间喜欢以书画为友,从悟中刻苦领悟近来与历史的书画导师技能,慢慢按照自己的性格特征掌握自己的方法。努力走出更适合自己的路子,创造人们更喜欢的作品。 楼晓芳老师作品多次在全国、省、市的美展中参展并获奖,部分作品被艺术博物馆收藏;书画作品在国际华人书画界获(最具收藏书画家称号)。 [详细...]
    1. 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大爱无疆情系慈善 —象形字书法家周吉昇
    2. 周吉昇 辽宁盘锦人 现为中国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名家书画艺术院院士,中国国画艺术书画院院士,一级书法家。 周吉昇自幼酷爱书法,楷书习欧颜柳赵,行草习二王,博采众长。中年潜心研究创作象形字,追求“书到妙时书似画,画至臻处画亦书”的艺术境界。书画结合、颇具情趣。 象形字的形体,来源于客观物象,乃先民通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之约简方法描画而成。象形字要做到准确地以形表意和记音,则仿形务必要像,需要有很高的技术与训练过程。 其作品章法布局、用墨,心平气和,大巧若拙,尽情尽兴,随意挥洒;远看朴实、厚重,遒劲,洒脱;近看儒雅自然,飘逸灵动 [详细...]
    1. 国画大家莫各伯:专而能博 境界高远
    2. 真正的大书画家无不躬身膜拜于大自然。朴厚峻拔的高山,烟波浩淼的碧水,云笼雾罩的阡陌,雪洒迷离的村野,这些平素最常见的景色在画家笔下演绎出来的是苍劲雄浑、空灵静穆、气魄宏大。书画家莫各伯更是少有的传达出一种态度,一种当代山水画中少有的古意清奇、宁静淡泊的意境。 莫各伯,广东雷州人,他不仅精通中国画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各类题材,同时也是书法家、诗人、雕塑家和文艺评论家。广东文联艺术馆首任馆长,广东省文联《书画评鉴》总编辑,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幼时厚积薄发 莫各伯喜好画画,在童年时 [详细...]

展览活动
海洋的艺术: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展
 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
 
 文物
去天尺五:汉唐长安韦杜家族生活特展
广州市黄埔区港前路
自由之律·律之自由
香港中环荷李活道10号(赛马会艺方二楼)
流动的盛宴:中国饮食文化
香港九龙西九文化区博物馆道8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7(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