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27日 16:30:06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流派 >>
碎片区块
    1. 山水马良刘海青——开创水墨国画新格局
    2. 刘海青,号耀明,三境堂主人,职业画家,一级美术师,张大千再传弟子。 1970年生于河北保定,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学习书画,曾潜心观摩研究中国传统绘画技法,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聚雅斋画院院长,敬文书画院副院长,宋庄书画研究院副院长。 刘海青长于北方,但师于南方,所以作品中既有南方的青秀俊逸,明山净水,又可以体会到北派的浓山重水,气势磅礴,让人豪情万丈,老师号耀明,佛门弟子,禅悟佛理,老师踏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写生创作、遍访名师、博采众长、海纳百川、道法自然、并在作品融入中国几千年的玄学文化,终于在国画的水墨世界里自成一 [详细...]
    1. 张立国独特的中国现代绘画之路
    2.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老教授协会文化艺术专业委员会委员。196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从1979年起任教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从1960年代起,张立国的绘画作品大量参加国内外的各种展览,并多次被选入全国美展。如,1964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4届全国美展;1979年参加在北海公园展出的北京美协画展;1985年参加在日本宫崎综合博物馆展出的中日友好现代美术展;1986年参加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油画展》;1987年参加上海举办的第一届《中国油画展》;1990年张立国在北京欧美同学会举办个人画展。20 [详细...]
    1. 李文军:心中无浊尘 纸上扬激情
    2. 2015第20届秋季广州国际艺术博览会,作为南中国最为著名的艺术品交易盛会和2015年度压轴大展,将于12月3日-7日在琶洲广交会C馆恢宏上演! 观古往今来之艺坛,但凡有成就的艺术家,无一不是艺术修养深厚和技艺精湛二者兼备。熟悉李文军的人就会知道,他就是这么一位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积淀和国学基础并有着独立思考精神的艺术家!而在绘画技艺上,李文军在艺坛默默耕耘多年,他的进步在近些年创作的山水画中表露无疑,这是值得称道之处! 赏李文军笔下之作品,总是给人以丰富的想象!有的以气入画,深壑重峦,老树虬枝,线条挺拔,有的笔墨疏简,风神闲散,意境荒寂, [详细...]
    1. 王枕美:韵至心声 温文尔雅
    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欧多年的王枕美,深得西画艺术精华,带着学到的色彩和绘画技法走入中国画的创新之路,归国后,他又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用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阅览经历全新解读历史和自然风光,所到之处都会写下富有创意的游记或诗篇,并用画笔歌颂自然。画中有花、鸟、山、水、圣经、人物,用笔之精妙,让人觉得自然放佛便在眼前。 如果说中国画的线条造型和墨色晕染造就了它的神秘。那么王枕美画中线条的粗细,深浅,浓淡,连断,虚实,明暗的变化,包括线条本身墨色的浓淡变化都进一步加深了它的神秘和学术感,让人不禁想要细细品读。就其墨色来说,基本已经全面的考虑到了景物的方位角度,相对位置关系造 [详细...]
    1. 书法赤子王浩虎
    2. 王浩虎,1962年生,甘肃平凉人,字得林。毕业于中国书法函授学院本科,进修于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班,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书法“特训提高班”,进入清华大学书法名家刘景芳、栾金广、陈伟、王墉书法特训班。 中国书画网络电视台签约书画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专业二级。中国书画艺术院院士,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敦煌文化研究会会员,甘肃收藏家协会理事,陇东收藏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平凉市书法协会会员。 作品曾:2000年入展“2000年世界华人艺术”展。 2001年入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二周年”书画展。 [详细...]
    1. 孙广田其人其画
    2. 孙广田,1955年生,祖籍河北大城,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王怀骐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河北书画艺术院院士,河北省书画院副理事长,河北省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常务理事,经典书画研究院艺术委员会艺术委员,河北画院特聘画师,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理事,2010年-2012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张立辰教授高研班。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友人和机构收藏。 探索 实践 攀登 ——孙广田其人其画 文|张国君 书画家孙广田是目前我省花鸟画家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并且也是一个在绘画道路上有着不断追求和探索精神的跋涉者。人们都说画如其人、字如其人,人品决定画品,这点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印证。他为人朴实真诚,热情爽直,乐于助人,性格开朗,朋友圈内赞赏有 [详细...]
    1. 孙凤吉的艺术人生
    2. 我客居黄山已近二十载,初到黄山时,便专程登门拜访画家孙凤吉先生。那时先生还在经营着一家颇具规模的古玩字画店。孙先生待人接物十分儒雅,通体透发出江南文人的意气,令我这晚辈后生折服不已。经年去岁,和孙凤吉先生相处久了,更感觉此人可亲、可敬更可学。我和孙先生儿子同岁,故始终对先生恭敬有加,以长辈尊之。当然,先生也是一位值得尊敬的长者。 近年来,很想为先生写篇文章,但总觉自己文笔粗劣,未通文理,不敢落笔。近日旧事重提,还是决心要为先生写点什么,聊表对先生的敬慕之意。 孙凤吉先生祖籍江苏南京,成长于安徽当涂。少时命运多舛,刚解放时家庭便被划归五类之列 [详细...]
    1. 妙笔生国色 丹青绘天香—陕西王永刚先生牡丹画观感
    2. 妙笔生国色 丹青绘天香—陕西王永刚先生牡丹画观感 看王永刚先生的画,如同进入一个世外的牡丹园。细品永刚笔下的牡丹,雍容高雅却不孤傲,色彩艳丽却不媚俗,婀娜多姿却不矫情,温暖和谐却不失清馨。在水墨相融之间展朦胧之美,在笔墨酣畅之中表灵动之美,在人画合一之中现忘情之美。对牡丹而言,知花语,懂花情,晓花韵,而今能达到此佳境者,关中画坛已很鲜见。可见观者藏家谓永刚陕西省大荔县“牡丹王”的称号,是他艺术造诣本身的井喷之彰显。 艺术创作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是多方面因素的集成。作为大荔的一名美术教育工作者,兼职画家。他将自己的所有空余时间都花在了美术 [详细...]
    1. 油画家李文——用色彩挥洒艺术人生
    2. 在当今世界艺术不断融合发展和多元化的今天,李文的油画以她独具表现的风格出现在当代艺术画坛。她的作品融合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和西画的色彩造型,画笔和画刀游刃有余地游走画面之中。李文当属当代实力派画家,严谨的造型、成熟果敢的用笔彰显出她驾驭画面的能力。李文的绘画风格是自然的,同时又是表现的。 李文绘画的自然风格跟她经历的时代有很大关系,20世纪60年代,年幼的李文就随开垦北大荒的父母来到了黑龙江。父辈们垦荒之路,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深深影响了她,所以北大荒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无论是那高大挺拔的白桦,还是那桀骜不训的野花,无不是她随手撷取的、有“画意”的物象。版画《赫哲 [详细...]
    1. 王家训:走笔玛曲
    2. 引子 每到春节时,省城反而安静下来,我看着院子里的植被倒有一种处在深山闲读书的感觉,偶尔的鸟鸣更显节日的寂静孤怜……一个出游的念头油然而生,最喜是藏区。 翌日晨7点40分,便由杭州萧山飞往兰州中川机场,飞机晚点,于中午12点多才到达。在一家有点贵气的清真大酒店吃了手抓羊肉后就在朋友的陪同下上了高速,直往甘南合作地区。四个多小时后到达合作,因春节期间城里无一家商店开业,转了一圈决定直插玛曲。 我们的越野车盘山而上,藏区风味渐浓,远处的大山层叠着捧出雪山,近处草原起伏着现出牛羊。一片片的藏民居住地,一群群的黑色牦牛 [详细...]
    1. 马振方:翟玉龙书法赏析
    2. 中国的书法因其“六书”的浸润的会意形声及其独特的书写方法,得以源远而流长,得以历百代而不殆,得以共三光而永光。因为在整个儒家艺术体系里,书法绝非是无足轻重的雕虫小技,而是通过“正书法”,可以“正人心”。也正是有了正人心,才有了闲圣道。因而,书法之功,同流天地。显然,这同流天地的大功也在时时考验着、折磨着古往今来的书道大家们,于是,这个社会上便出现了许多为了证得闲圣道的书法家,他们坚持着、痛苦着、快乐着、在这样一条证道的路上,翟玉龙先生便是其中一位。 翟玉龙先生师法上乘,深得齐白石篆书个中三昧。玉龙先生从青少年时学习齐白石篆刻,继而操练齐氏篆书,至今四十年矣。四十 [详细...]
    1. 王蔚波:俄罗斯艺术家达西雕塑作品内涵解读
    2. 中俄两国人民的友谊源远流长,远东地区布里亚特蒙古人与我国境内蒙古族在许多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布里亚特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传统生活方式以游牧为主,信仰原始萨满教和喇嘛教。主要分布于今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为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民族之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哺育了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布里亚特蒙古艺术家。 达西•纳姆达科夫(图1),1967年出生于贝加尔湖畔的布里亚特村落,是俄罗斯当代天才艺术家,也是一位享誉国际的著名雕塑家、画家和首饰设计家。其作品涉及雕塑、绘画及珠宝设计等多个领域和多种艺术形式。他长期生活于布里亚特蒙古地区,其艺术灵 [详细...]
    1. 子虚戏画—“戏”说王子虚画戏
    2. 当我写下本文的题目“子虚戏画”,意外地发现这四个字居然玄机无尽。一者,意在言说子虚先生的“戏画”——戏曲人物画;复者,“戏画”之情境,多为子虚乌有的臆构,因此故,“戏画”本然“子虚”造;再复,重要的是,子虚“戏”画,拈出一个“戏”字,子虚的画魂勾焉出来。 子虚“戏”画和“吕布戏貂蝉”“凤凰戏牡丹”是一个“戏”,意趋近而趣玄同。这个“戏”,是情态、是节奏,也是境界,不紧不慢,若即若离,是一种来者不拒、去者不留的风度。当然,必须滴,要内涵“调弄”和“狎戏”,这可是虚公颇在意的,这调戏不是无良的亵玩,是一种痴心钟情、“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专注,也唯独对这艺事,他方有这神 [详细...]
    1. 画家李呈修——心中的塬
    2. 去年冬天很冷,北京遭遇初雪时,呈修去了山西。山西亦已降雪,皑皑白雪覆盖着黄土高原,愈显清晰地袒露出它那凹凸不平、皱折迭起的身躯,千万年间风雨雕饰的大地,在清冷的天幕之下述说其无遮无掩的身世。呈修选择这样的时刻来窥视它的奥妙,全然不顾寒冷会冻结他向这里走来的初衷。 今年秋天,他再次来到黄土高原。这是个好季节,秋日的阳光依然是暖洋洋的,与冬日的赤裸裸的坦荡不同,这时被黄色、红色、绿色的树木稼禾装点着的黄土高原是另一番情景。世世代代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在秋日的阳光下,成为可以观览,可以品味,可以生发无数联想的所在,激荡着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关于自然、关于艺术、关于社会的想 [详细...]
    1. 人雅 室雅 画雅 事雅——女画家马雅君印象
    2. 雅君很雅,友人皆晓。人雅、室雅、画雅、事雅、全在一个雅字上。 雅君爱美、爱时尚,爱生活、爱写作、爱画画、在她身上总能找到一种蓬蓬勃勃的正能量。 雅君的人生很丰富,曾是一名琵琶演奏员,后毕业于中央政法干部学院,并取得西工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最终却成了一名作家、画家。 雅君爱写作,更爱画画。因为她爱自己的灵魂和生命。写作与绘画成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她生活的另一种生存方式,她的心灵小语和山水画作,是她吟唱给生命最纯净自然的天籁之音。写作成了她生命之泉和灵魂之火的涌动和燃烧,如一支暗夜的烛火,照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她的 [详细...]
    1. 曹天:师行坤的瓷本水墨
    2. 从公元八世纪唐人设立官窑到1911年清朝覆亡,封建社会的官窑制存在了九百多年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尤其是在道光以前,我们却很难在官窑器的制作史上找出一个富于个性的瓷绘大师。那是因为官窑器的制作制度决定了它不可能出现大师,制作官窑的工匠只能按着朝廷发来的经过皇帝审定的样子,以专门分工流程为原则,勾线的专门勾线,填色的专门填色,根本没有个性可言,作品上更不能署上瓷绘者的名字。 官窑器虽然精美绝伦,但却缺少艺术个性和文化内涵。所以,尽管陶瓷上的绘画与丝织品上的绘画几乎同时面世,但中国绘画史上从来没有瓷绘的位置,瓷绘只是工艺美术史中的一个方面,千百年来,瓷绘始终沦为 [详细...]
    1. 情寄中华 ——惠伯艺术自述
    2. 一个人幼小时候的事情都是后来长辈告知的。比如,我生于1938年10月1日最初我自己不会知道,是上学时母亲去学校登记的。后来与咱们的国庆节同月同日,虽属巧合,却每逢生日都与我国人民普天同庆,虽取名“邓惠伯”,却也可称为“邓国庆”。2014年是我国建国60周年大庆,我个人从艺也走过了60周年历程,因此对60周年从艺展更平添一份喜庆和意义。 我的父母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曾在西藏工作和生活。大概是3岁左右,母亲告诉我,我的出生大概与西藏上层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后流为传说。待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先后在苗家、傣寨、维吾尔村庄生活劳动,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地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的一分子,和他们是兄弟姐妹。甚至回到北京,在街头也不止一次有维族兄弟主动向我招呼:“ yaksumsez”。的确,渐渐地我悟出了一个 [详细...]
    1. 左图右史 珠玑璀璨 ——读邓惠伯的画
    2. 我知道的邓惠伯,是作为史论家而著名的。后来才知道他善画。原来惠伯本来就是学画出身的,学习史论都是后来的事。最近,看到他一批作品,与他人之作的确大为不同。 惠伯作画,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到,风格也极多,又兼及彩墨,有时候甚至是重彩,总之,这与其他几乎所有以水墨写意为主的画家都不同。这种不同,似乎与他的美术史论研究有关。 其实,中国历史上的文人画家,几乎都是文人,而且,他们大多还首先是,主要是文人,其次才是画家。而且,他们一般还不太愿意人家叫他们画家,喜欢先当文人。例如唐代的阎立本,明代的陈洪绶,清代的郑板桥都是。难怪宋代邓椿著《画继》有“画者,文之极也。其为人也多文,虽有不晓画者寡矣;其为人也无文,虽有晓画者寡矣”的著名观点。的确,中 [详细...]
    1. 东方英才 画苑奇葩 ——赏惠伯君艺术精品
    2. 当代中国画,大体沿用传统分科法;为人物、为山水、为花鸟。书法乃居于相关又独立的地位,统称为书画艺术。惠伯先生兼长人物、山水、而其花鸟毫不逊色,书法亦精。他冲破唐宋以来画家分科、以之为专能的界线,他不断拓新作画题材范畴,在样式、语言、笔墨、设彩等方面,经营再三,东、西方交汇互融,大胆实验,不拘一格。未识者,难以置信,如此品类众多、风貌迥异、层出不穷、画路宽广之大规模佳作,竟然出于同一画家之心手。 惠伯先生艺术成功之途,异乎寻常。一方面生长于中国文化底蕴深厚的川蜀之乡,他得天独厚,自幼幸得母亲启蒙,信手涂鸦,丹青书画,初绽才华。另一方面,有缘接受完整的高等美术教育。发自灵府天性,他渴望在牢固的根基上不断求“变”。其“变”也,心怀远志,不主故常。既不畏“雅”之曲高;也不拒“俗”之和众。他乐意将五光十 [详细...]
    1. 一画天地宽——贺邓惠伯先生从艺六十周年
    2. 邓惠伯是我的先生。上大学的时候,先生给我们讲东方美术史的课程,记忆最深的是他讲佛塔的制式,照片很多,我们在下面看得昏昏沉沉,先生随口说来,如数家珍,我当时就在想,难道这么多地方他都去过。后来和先生熟了,经常聊天,才发现我的猜想竟然是真的,先生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日本待的时间最长,东南亚也都走过,更多次去了欧洲、美国、北非也都去了很多地方。读书的那段时间,总是觉得先生是很神秘的,因为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穷学生,想着先生国内国外来来回回,那么令人羡慕。第一次知道先生画画也是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去探望他家,看到桌上竟然有宣纸毛笔,问了才知道,先生的画在日本大受欢迎,笔墨应酬是不断的。大学毕业以后,和先生虽有联系,却总是很难见面。北京不亲切的地方正在于此,朋友们如果不是下定决心要见面,总是会一拖再拖,一两个小时的路程隔绝了很多有趣的交 [详细...]
    1. 视觉的盛宴 精神的家园——学者画家邓惠伯的绘画
    2. 邓惠伯先生聪敏多才,尤长于画,开朗活跃,魅力四射。他是个很有活力的人,更是富于开拓精神的人。青年时代,他是既操文笔也挥画笔的报人;中年以后,他成了活跃于海内外的学者而兼画家。 作为学者,他是世界美术史的专家,尤精于东方美术史,担任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副主任,多年主讲东方美术史,著有《东方美术史教程》、《亚洲美术史》和《日本美术之研究》等。 作为画家,他在许多画种里追求真善美,先后在版画和中国画领域驰骋才能,亦偶作油画、水粉画。他的中国画,人物、花鸟、山水并善,融汇东西,弘扬传统,诗情洋溢,视觉新颖,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举办个展,近年更以山水画驰名遐迩。 成就一位大画家,除去天才、还 [详细...]
    1. 王蔚波:传承与创新—马振书法艺术谈
    2. 马振,唐僧寺居士,法名圆良,河南原阳人。中国八一画院名誉院长,中国书法艺术学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直书画家协会会员。自幼喜爱书法,遍临名家字帖,各种书体皆能,运用娴熟自如,并被行家称道和藏者追捧。 笔者向来认为:任何传统艺术,没有很好的传承,创新便是空谈。戏曲如此,国画如此,书法亦如此。 前几年,省会媒体大炒A君:“书法大师”、“气势磅礴”、“空前绝后”等。某日,酒桌偶遇,A君掏出一卷轴作品示我:“请先生雅正。”旁人插言:“价值几十万呀!”满心欢喜,打开看来,却是“龙飞凤舞”、恣意妄为,无由来的飘,无来由的跳,让人找不到北,只 [详细...]
    1. 画家刘鹏凯:盈科后进识性情 浑厚华兹道禅机
    2. 书画圈网王喜英 李秋霞报道 东坡自称“能文而不求举,善画而不求售;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而已。”这也正是当代山水画家刘鹏凯的真实写照。刘鹏凯善于把书画作为自己感情的载体,追求自我性情的抒发;同时,亦善于把浑厚华兹的水墨与饱满激情的色彩作为特有的绘画语言,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投身造化,经过几年的积累沉淀,已在绘画领域崭露头角。 摸爬滚打定书画 一见钟情,不只是发生在男女之间,用在刘鹏凯与书画的情缘上也恰如其分。只是因为小时候过春节时,他偶遇村里的一位长辈正为乡亲们写春联,长辈那挥舞毛笔的潇洒劲儿深深吸引了他。回去之后,刘鹏凯跃跃欲试,苦 [详细...]
    1. 禅心无极——刘子玉的水墨世界
    2. 喜欢刘子玉的画,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是一种精神享受,小时候受其父的影响爱上了画画,从此砚耕,精诚为之,以自己独特精彩的笔墨,抒写着自己的精神世界和艺术人生。 品读子玉的作品,应该说他已形成了极其个性的艺术取向,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语言,体会被一幅幅造型夸张、水墨酣畅、行笔繁简得当、意境高古生动的画作所折服。在他的画里又不难读出他对中国水墨人物画的独特诠释与个性化的表现手法。子玉对作品的表现有其特有的艺术语言,无论是读经静思之罗汉,还是高士之雅聚,都传达出一种人文的情怀,融入了画家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情绪,一种态度,使他的画在静穆的世界里化静为动,画中的人物得到升华 [详细...]
    1. 心中有风景—评欧阳前林书法
    2. 欧阳前林是从陕西省紫阳县走出去的书法家,他高中毕业便进入行伍,在陇上一待就是几十年。一个英姿勃勃的少年,长成一个粗豪的汉子,又在朔风中渐渐走向苍劲和深远……一路前行、一路奔跑、一路攀爬,不离不弃的是书法,相携相依的也是书法!他坚信,有寄托,就要目标,书法,是他心灵中一簇绚烂的风景:青葱而又鲜甜,浑厚而又壮美…… 欧阳前林心中的风景,是一点点构建起来的,它由朦胧到清晰,由稚嫩到成熟,这个过程就是跋涉,它拼的不是体力,不是筋骨的韧性,而是心智和慧根,是形而下的感动和形而上的领悟。书法不只是写字,一个内心没有风景的人,那只能算是机械地拼凑……欧阳前林知道,兴趣是最好的 [详细...]
    1. 山水画家夏广怡:靠作品说话
    2. 夏广怡,字了无,号若凡,江苏人。职业山水画家。毕业济南美专,2006年中国美院学习,2011龙瑞工作室学习进修,2012清华美院研究生班学习。先后师从龙瑞、洪谷子、赵学伦等当代名家。作品多次被入选国际和全国性展览。大量作品发表在《美术报》、《上海劳动报》、《金陵晚报》、《书画研究》、《书画大世界》、《山水家园》等多家专业美术报刊上。出版《画坛精英夏广怡山水画集》,现为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南京国际画家村签约画家;中国国际书画研究基地赵学伦工作室画家;大宋朝画院副院长;中国书画研究院理事;美国书画研究院江苏分院常务理事。 夏广怡的父亲夏玉良先生,是国内著名的剧作家 [详细...]
    1. 执着·豪迈·悠扬——论林中阳先生书法艺术
    2.  庄子在《知北游》中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意思是说,天地的存在,四时的变化,万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存在的道理或法则,“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就中国书法而言,它是建立在中国汉字文化基础之上的艺术形式。汉字乃中华民族的先贤们“观于天地,察于草虫,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书契保存思想语言信息的符号。书法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气章法等造型美,表现人的气质、品质和情操,从而达到美的境界。书法的成功创造,也正是“原天地之美二达万物之理”。 论及书法,情志、气象、精神、修养是构成书法的主要因素。探究一个人的书法成就 [详细...]
    1. 王仲:画家的天职是画好画
    2. 公元第二个千年结束了,全世界60亿人口无一例外的在同一个时刻进入了公元第三个千年,当读者读到本文的时候,我们大家都已经是新的千年新的世纪的新人了,对美术界的同人调侃,昨天还是20世纪画家,今天已是21世纪的画家了,其实时间的度量标记本身并不赋予人们任何意义,虽然时间把全体中国艺术家在同一刻度上带进了21世纪,但这并不能把所有艺术家的水平也自然带到21世纪的高度,楚人的刻舟并不可能求得剑,艺术家之剑必须紧追前行习驶的刻舟才有可能被求得,进入21世纪艺术家,能不能成国一个比20世纪水平更高的新世纪艺术家,这还要看你自己是否能够认真总结自己在20世纪艺术中的得失,进一步调准方向,继续刻苦努 [详细...]
    1. “书我心法”----杨为平的书法之道
    2. 杨为平,男1968年出生,河北邯郸涉县人,毕业于河北师大美术系,结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书法研究生课程班。2008---2010年期间,在中国书协培训中心临帖班创作班学习,后又参加张锡庚导师班学习,先后受到崔胜辉、刘洪彪、刘文华、张锡庚等多位老师指导。现为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涉县书法协会主席。作品曾入围全国第二届草书展;入展河北省“高远杯”书法大展、河北省首届临帖展、全国“四堂杯书法大展”、河北省第二届草书展;荣获邯郸市“慧谷杯”书法展一等奖、首届隶书展二等奖、入展邯郸市首届、第二届草书展、首届楷书展、“赵王酒业杯”书法大赛优秀奖。 [详细...]
    1. 佛尘见本心——解读著名女画家汪伊虹古陶花语 文/杨小薇
    2. 一个偶然的机会从中国美术家官方网上看到画家汪伊虹的一组《古陶花语》,那行云流畅,古拙华实的造型,机趣妙意、清新出尘的风格;超逸空灵、浪漫温馨的画面深深的吸引着我,欣赏汪伊虹的古陶花语作品,就象徜徉在自然胜景中,感悟着历史的河流,冥思着生活的启迪,欣赏着文化的震撼,仿佛这一幅幅画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故事,静静的等待着心灵的聆听…… 不知是无意还是刻意,画家选择了两个具象陶和花作为载体,通过花与陶、花与花、陶与陶在画面上的组合,充分调动和运用中西方绘画技法在形状,质感,光影,色彩方面赋予它新的意义,在构图上,几何空间的位置进行了精心的意象营造。画中的陶大多是古拙,残 [详细...]

展览活动
容我来随——张颖昌书作回乡汇报展
 临沂费县政协之家,颜真卿公园西门对过
 
 张颖昌
行走大地——许海刚水彩艺术展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74号
王入大邑商:天津博物馆藏武丁卜辞探亲展
安阳市殷都区纱厂路与纺织路交叉口西北
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
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2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