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画的人物画基本技法
-
人物画基本技法 无论中外,在早期绘画的发展史上,都以人物画为主,而 且都为宗教或政治服务。从近年来陆续发掘的古代帛画或壁画 中,可以见到古代的帝王、功臣、圣贤或文人们的面貌,有浓 厚的政教功能,也有古人信奉的佛、菩萨、罗汉等释道人物, 甚至更早的神话传说,充满的神秘的宗教色彩,尚可见到描写 现实生活百态的风俗画、表现宫廷唯美趣味的仕女画及戏曲中 的人物故事画等,各种不同形式与题材的人物画,都有细致的感情描写,和唯妙唯肖的形象刻划,给观赏者带来深刻的美感。
综观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的技法上大致可分成三类, 一为白描画法。为工笔重彩画法。三为写意画法(简笔画法) ,兹分别简述如下
白描法画法
白描化法是人类最早,最简洁的绘画表现形式,我国古代 称为「白画」,也有人称为「线描」,如战国楚墓出
[详细...]
- 浅谈笔墨
-
国画的语言不是形象,不是色彩,是笔墨。国画是通过笔墨这种抽象的形式语言来传情达意的。所以,可以说,不了解笔墨,就不了解国画。
笔墨,通俗的说,就是用笔与用墨。
用笔,就是在宣纸上用毛笔表达画家自身的情感,这种情感若得以完满表达,即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见笔。具体判断标准可用前人的“人使笔而非笔使人”(即人控制笔而非笔控制人)。再通俗点就是看手中毛笔是否听画家使唤,听使唤,让毛笔咋着就咋着就是见笔;否则,手中毛笔不听使唤,让毛笔咋着毛笔偏不咋着就是不见笔。专业点说就是要“骨法用笔”,也就是一笔下去,不仅要见肉,还要见骨。所谓骨,就是内在的精神,也就是气韵。这与前面说的用毛笔来传情达意是一致的。笔中传达了画家的情感,就是有骨;否则,死笔一支,即不见骨,也就不见笔。
[详细...]
- 线条练习
-
学习绘画有两种基本途径:一是通过对实物进行写生练习;一是通过临摹前人的作品进行学习。方法不同,但学习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写生或临摹掌握造型能力和表现技巧。不同的画种有不同的造型规律和形式语言,这两种不同的学习方法在造型能力和形式语言的学习上也各有特色:通过写生,可以直接来源于生活,这种方法更注重对象的真实性和写实性,与西画的造型观一致,因此比较适合西画的学习。中国画在造型上讲究“意象”,并不追求对象的真实性,在形式语言上具有较强的程式性,“意象”的造型和“程式”的语言是可以通过临摹学习其规律的,所以学习中国画从临摹入手是一个好的方法。
线条是中国画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因此在学习中国画之前,尤其在学习工笔画之前进行线条的学习尤为重要。学国画练习
[详细...]
- 高考素描头像(男老年)写生的基本步骤
-
一 起稿时确定构图和头颈肩的大概位置,五官与外轮廓的的之间型根据中线及透视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初学者易把鼻画长人中画短。这需要30分钟时间。
二 明确五官及外轮廓具体的型并做出大块的亮部与暗部的明暗关系,明暗交接线在表现体积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连接着头部的不同团块。初学者易把反光画的过亮。这需要50分钟时间
三 深入刻画五官及明暗交接线,注意各个部位的构造、体积、质感。将每个形体做立体几何分析即:正面、侧面、底面。初学者画的过于单薄在于没有很好的分析这三个面。头发表现出质感体积感。初学者在刻画头发、耳朵过程中常草草几笔。这需要70分钟时间
四 检查画面的黑百灰是否正确,刻画是否周到,主次是
[详细...]
- 写意植物画法
-
在中国绘画中,表现植物要晚于动物,以植物作为独立的题材进行描绘则更晚。最初描绘花卉等植物,主要是为了装饰和点缀,如敦煌壁画上大量的藻井、边饰、宝相花以及丝绸、漆器等器物上的植物纹样。但是,当文人参与到绘画中时,植物逐渐地成了表现的主体。文人士大夫们画画,追求的是遣性移情,他们没有逐利的功利目的,在绘画上也没有扎实的造型基础和精湛的形式技巧,
所以他们在描绘题材上就选择那些对造型要求相对较低的物体,植物可以不拘形似,信手拈来,特别是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理论,为原本视绘画为畏途的文人墨客们扫清了障碍。古代文人向有清逸的品质和高傲的气节,在选择绘画题材时也不忘记精神内涵的宣泄,因此那些既有观赏价值,又能表现文人高尚情操的梅、兰、竹、菊就成了文人宣情写意的对象。梅花不畏严寒,傲雪迎风,具有玉骨冰肌的品德
[详细...]
- 初学者对毛笔的选择
-
有些初学者一开始就买很多毛笔,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
通常初学者有一两枝狼毫(中狼毫)、两三枝大白云之类兼毫笔就够了,再加一两枝羊毫也是可以的,其他的笔暂时不是很必要。
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再选择其他种类的笔。
至于买什么笔,花雨倾向于购买做工精良的好笔,一枝好毛笔也许买的时候贵一些,但是好毛笔使用起来顺手,而且也耐用。那些廉价的毛笔不但影响画画,而且用不了多久就会掉毛,变秃,扔掉,反而不合算。
所以花雨建议初学者买毛笔时应本着好用、够用的原则。好用即笔要好,够用即一开始笔不用多。
至于毛笔是买湖笔还是宣笔,花雨认为不是很重要,笔好指的是笔的质量而不是笔的名气。湖笔和宣笔都可以,据讲北京的毛笔也不错,不过花雨没用过。
好笔的标准一般是:新笔泡开后,匀称
[详细...]
- 素描人像完整教材一
-
....素描人像是各美术院校素描教学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基础科目,也是历年来各美术院校招生考试的重要内容。学习素描人像,可以为下阶段学习色彩人像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素描人像要比素描石膏像复杂和困难得多。因为每个人都有其不同的特征,而且画人像不可能不可能像画石膏像那样,长时间固定一个姿态,初学者往往难以把握这些变化。初学素描人像,应当把前一阶段学习石膏像的知识应用到人像上来,因为人像的基本结构、明暗关系等和石膏像是一致的。同时要学会细致地观察对象,研究对象,其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表现,不要因为对象的复杂结构、变化的态势,弄得左右顾盼,不知所措。
....其次,素描人像比石膏像层次表现更为丰富,明暗表现更为复杂。人物的面部、五官、头发、衣服都是由不同颜色组成的,它们的明暗也随之起着细微复杂的变化
[详细...]
- 树的画法
-
画树是学画山水的第一步。这第一步绝不可以蜻蜓点水似的轻然而过。因为,画树不祗是在画山水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而且是练笔用墨的必要的起步,绝不可忽而略之。树有各种各样, 有枯树、柳树等等。其中还有灌木或从林。在此介绍几种,一般树林的画法,主要是力求笔线多变,有刚有柔,刚是老枝,柔是新枝。笔法和墨色多变,有浓有淡。根据各种自具特殊的神态,在开始练习时,先学画主干,后画枝干。焦墨和淡墨是区分前后,并要特别注重曲伸向背穿插的变化。在行笔过程中,尤为要注重最为敏感的笔的顿挫,笔尖挑刎之法。飘逸最见其功力。画时,先把主干的型定好,再画枝干和树枝,方能确定整株树的形态。
主干和树枝在行笔时,要特别注意下笔,要有树的质感。布置要疏密有致,聚散结合。有时,在主干比较弯曲的情况下,幼树、枝干和树枝可以画得略直,老枝干可以多增加弯曲。树皮上皴擦要根据老树、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