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2日 00:33:38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技法 >>
    1. 写生训练巧用补色
    2.   写生色彩训练,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的专业课程。当学生面对其中诸多色彩对比变化时,让学生如何思考和理解,又如何来学好这一课呢?文金杨在《绘画色彩学的教学问题》中强调:“色彩的对比变化,除明度与纯度的变化外,主要是补色的影响。”我认为以补色对比为知识导向,来感受和理性分析客观自然色彩,要比以往约定俗成的冷暖对比启蒙有其可操作的独特优势。它不只在写生训练上避免了学生色彩的单一或概念用色,而且体现了一种新的色彩课程理念。   在自然界中,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处在邻近色的包围之中,或并列或聚散。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颜色并列、聚散时所产生的变化及其特殊效果,是色彩教学的主要内容。学而得法或学而不得法,可导致截然不同的两种学习结果,鼓励引导学生采取“比较学习法”和“ [详细...]
    1. 美术高考色彩谈
    2. 色彩,是美术院校入学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色彩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表现色彩的能力。   色彩考试内容多为我们常见的陶瓷品、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瓜果蔬菜以及鲜花和各式衬布等。近几年考试的形式基本是在静物写生与默写中交替进行。写生比较容易,可直接观察静物,找出它们之间的主次关系、素描关系、色彩关系、冷暖关系、虚实关系等。而默写就难多了,它完全脱离了具体的物象,要求考生根据平时写生的经验,将所要考的内容组织好。   在考试中,首先得考虑构图完整,饱满。其次,要考虑物体的形体比例是否准确,把握层面的层次关系和疏密关系。如果规定了色调,还要注意画面的定调问题,当在,也不能一味地强调色调而忽略了物体自身的固有色、光源色和环境色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当然,色彩的整体性也是需要注意的。    [详细...]
    1. 如何树立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
    2.   我们了解了色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之后,树立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也是色彩写生的一个关键环节,可以这样讲,色彩观察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作画的成败。作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错误,除技法造成的败笔外,更多的是来自眼睛观察判断上的失误。观察方法也是画者的思维方法,只有思维方法对了头,才能进一步准确地把握色彩。下面我把正确与错误的两种观察方法比较一下,也许会对你们有所启发。 正确观察色彩的方法应该是整体观察和反复比较。 整体观察:当一组错综复杂的静物摆在你面前时,在光线与环境的作用下,便呈现出了物体的大小主次,色彩的冷暖明暗,前后空间虚实等等,实际已经形成一种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连接,互相对立的整体制约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切局部的、琐碎的、偶然的物体色彩现象,都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如:物体中出现的众多的高光点,所有暗部的重颜色,在这个总的整 [详细...]
    1. 分辨和把握色调的主要途径
    2.   一幅优秀的色彩静物写生作品必然是有其独特色调倾向的,那种杂乱无章、各自为政、无调性的色彩作品是不会引起人们的美感的。   在一组静物中,我们如何感受或“找到”这种色调呢?色调是指在一组静物中的物体色彩所构成的总的色彩倾向。在写生训练中,有时我们注视对象,感到色调的倾向不是很明显,这时我们应当采取整体观察和归类定位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抓往一组物体的基本色调。例如:我们首先感受一下静物的背景,衬布与物体之间哪种色彩占的比例大,衬布的色彩倾向与主要静物的色彩是协调的还是对比关系。如果衬布与主要静物的色彩属同类色系的范围,那么它们就基本决定了这组静物的色调倾向,占据画面主要位置大面积的衬布颜色就构成了该画面的主要色调。静物的摆布与组织,通常是在以大面积的具有某一色彩倾向的衬布或物体占据主控位置的基础上,配以具有其 [详细...]
    1. 关于高考色彩教学的讨论
    2. 色彩教学是美术高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检测考生对色彩诸因素(色调、色相、明暗、空间……)掌握多少的重要依据。因而,教好它与学好它,对于我们决胜高考,作用都是非常之大的。   在《中国百科全书》里,有对“色彩”含义的界定。色是指颜色,彩是指彩度;组合起来就是指颜色的彩度。但就绘画色彩而言,它的含义却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广义,具体是指一种关系,一种颜色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动态关系。它具有联系性、统一性,那种认为没有联系、比较单一的颜色是不能称之为色彩的。比方说,单一的红色,在没有受到其它颜色的影响也没有影响到其它颜色时是不能称它为色彩,而只能把它叫做颜色;反之,才能称为色彩。   对色彩含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之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构建色彩知识体系 [详细...]
    1. 色彩感觉的训练与提高
    2.  色彩感觉大部分人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的,首先大家要对颜色有亲切感,西方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这样称呼自己的颜色:“小白”、“小棕”、“小蓝”,大家只有和自己颜色的感情亲切了,才感觉到色彩不是那么难于控制。   提高色彩感觉的训练途径: 1、训练用几种简单的颜色来调配丰富色彩的能力。对于一个训练有素的考生来说,调配颜色无疑是基本的技能之一,通过五到十节课的训练,熟悉调色的基本规律,能用八九种颜色表现丰富的色彩关系。色彩大师们作画,用色一般很少,但色彩往往很丰富、到位。大家往往要经过这样一个训练过程:开始练习,颜色种类不易过多,练习调色能力。中间阶段可能要练习所有的常用色,避免对哪一种颜色过分偏爱,尽可能掌握每一种颜色的性能。最后,大家又要努力简化画面的 [详细...]
    1. 写生不等于“写真”
    2. 色彩是绘画语言的重要成分,可以说是绘画语言诸要素中最具感情特征、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艺术语言。因此色彩教学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相关的教材、范画也是名目繁多,特别是高考类的色彩画册一批接着一批的出版,真是让考生挑花了眼。可是看过这些画册,想必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画的风格很相近,好像作者是同一个人,而且都画得很像,很逼真,好像是一张张被放大了的彩色实物照片。在这些画里,色彩的感染力、色彩所具有的独特的语言魅力被削弱了,色彩摆脱不了素描因素的影响,更好像是作为素描的附庸而存在。这基本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色彩教学模式的单一:即色彩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内容,并形成—套较为固定的写实教学模式。 产生这种现状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长期以来受传统的再现性绘画的影响较深 由于历 [详细...]
    1. 如何解决好色彩冷暖、明暗之间的矛盾关系?
    2.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是一个哲学上的道理,我们作画也不例外。如物体的主次强弱、大小方圆,色彩的冷暖明暗等等,矛盾的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互相依存、互相联结、互相转化,这就是矛盾的同一性,同时又互相排斥、互相对立,这就是矛盾的斗争性。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而我们作画就是利用这种矛盾规律,有意地在画面上制造矛盾,然后想办法解决矛盾。如:在我们开始布置画面色彩关系时,为了塑造画面物体的体积、空间、质感等,着色时便有意加强画面的明与暗、冷与暖、虚与实等矛盾冲突,故意使它们之间对立而排斥。然后,利用物体的明暗交界线,画面虚实衔接处,去找解决矛盾强烈冲突的“媒介”。如:明与暗的冲突,往往明暗交界线是矛盾冲突高峰,也是分水岭 [详细...]

展览活动
宋朋:协议现实主义前奏
 青岛市市南区燕儿岛路凯悦中心B座55层
 
 宋朋
漩·积:弥赛亚时间——李易纹个展
深圳市南山区蛇口南海意库2栋109
陶显:荧荧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797路
契入——李津798驻留项目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7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5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