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7日 00:56:34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以油彩为媒,写就新疆的时代诗行——范迪安风景油画的地域叙事与文化意涵
    2. 丰收棉田 140厘米×200厘米 2025年 今年9月14日的新疆美术馆,因“想去的地方——范迪安风景油画展”而显得格外厚重。这场恰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展览,没有走“献礼展”的常规路径,既不是风景的简单陈列,也不是技法的刻意炫示,而是由“新疆篇”和“祖国各地篇”组成的70件(组)作品串联起的“对话”。其不仅是中国当代美术与祖国大地山川盛景的对话,也是油画这一西方媒介与东方美学的对话,更是一位美术家对新疆70年变迁的深度凝视。作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北京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的新疆题材写生创作,从来不是“走马观花”的写生,而是“扎进土里”的观察与共情, [详细...]
    1. 群众文艺需扎根人民
    2. 第二十届群星奖作品终评已落下帷幕。作为群众文艺领域的政府最高奖,群星奖始终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本届舞蹈类作品以现实生活为土壤,通过创新性的艺术表达绽放出时代的光华,最终以直抵人心的表现形式回归群众,生动诠释了群众文艺“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本质特征。 群众文艺作品要始终将镜头对准普通人的生活场景,通过具象化的艺术表达传递时代强音。《画里乡田》以贵州水城农民画为灵感,将簸箕、扫帚等生活元素搬上舞台,让观众在熟悉的场景中感受乡村振兴的脉搏。这种“从生活中来”的创作理念,使舞蹈作品具有天然的群众基础,当观众看到舞台上演绎的是自己日常生活的艺术化呈现时,自然会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 更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作品不满足于对生活的浅层摹写,而是深入挖掘普通人的精神世界。《青山村》以儿童视角观察美 [详细...]
    1. 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在台北举行
    2. “导正史观 放眼未来”纪念台湾光复80周年研讨会22日在台北举行,逾百位台湾社会各界人士参会,他们一致呼吁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为两岸和平与繁荣作出贡献。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台湾光复80周年。本次研讨会由台湾梅花媒体集团主办,台湾中华妇女党协办。 研讨会上,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表示,民进党当局一面在历史论述上抛出“终战”“台湾地位未定”等论调,另一面在实际作为上层层限制两岸交流,从而导致两岸越走越远。如今,台湾政党、团体应当多举办一些有关两岸主题的会议等活动,如纪念台湾光复等,让台湾普通民众对两岸关系有正确认识,进而让两岸之间有更浓厚的民族情感。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隆重举行。中国国民党前副秘书长张荣恭表 [详细...]
    1. 夏承焘往来书信里的人生与学术
    2.   书信旧称尺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南北朝时期《昭明文选》已专有“书”一体。书信之美,从鲤素、云锦书、飞奴、代兼金等别称就可见一斑。书信中的敬语、谦称、格式乃至书体证明了华夏礼仪之深厚,那一页页精美的信笺集中体现了物质文明之发达。   作为一种文体,书信的首要特点是实用性,然后逐渐向审美性转化,也表现出著述化倾向。自宋代刊行谢逸的《溪堂师友尺牍》以来,《尺牍清裁》《名公翰藻》之类成为一种选本传统。《范文正公尺牍》《山谷刀笔》是名家书信结集之滥觞,明清以来风行,名家全集编印必备,说明书信的文献性日益受到重视。   被誉为“一代词宗 [详细...]
    1. 朱以撒 | 指腕间的情调
    2. 插图:周艺珣    【谈艺录】    一   世事皆循规矩,读《文会堂琴谱》,知弹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这些要求对琴师来说是一种制约,却又维护了其颜面与尊严。譬如有“五不弹”“十四不弹”之说——对俗子不弹、于尘市不弹、疾风甚雨不弹、不衣冠不弹,等等。可能是天时不对,环境不对,或者是人不对,那就不勉强自己,等待合适的条件。他们把弹琴当作一件庄重、清洁的事,有选择,有退让。   [详细...]
    1. 蒋巍 | 边写边画
    2.   画马,从未向画家学过。然而那马,一直奔驰在我的记忆里。   童年时,哈尔滨满街跑着洋气的黑色轿式马车,两个胶皮轮子很大,皮靠背很柔软。夏天是敞篷的,冬天就封闭了,座前摆放着一个紫铜炭火盆,暖气融融的。入夜,车厢里还会亮起一盏小灯。每周一早晨,母亲带我坐上这种“马的”,把我送到幼儿园。个子小小的我仰望着高头大马,觉得它们是那么雄劲昂扬,气势非凡。上学后,我没事儿就在作业本后面画马。我特别喜欢《三国演义》之类的小人书,因为里面的英雄好汉都骑马,除了诸葛亮。   记得解放初期,哈尔滨的车老板都是白俄老头儿。他们戴礼帽,穿西服,颏下一把花白胡子 [详细...]
    1. 南京艺术学院:构建新时代艺术教育新范式 培养德艺双馨创新人才
    2.   南京艺术学院始终坚守“立德树人、守正创新”的核心理念,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使命,通过系统性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南艺风格的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为新时代高等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实践样本。 铸魂育人:构建以美育为特色的思政教育新范式   学校创新构建“四美四育”美育育人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艺术人才培养全过程。学校打造的“行走的思政课”突破传统课堂边界,形成“创作实践+价值引领”的双螺旋教学模式,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这一创新实践入选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形成“课程显性浸润+创作隐性熏陶”的特色育人模式,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艺术扎根大地、服务人民”的创作观,为艺术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新路径。 [详细...]

展览活动
三岔口——魏东个展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
 
 魏东
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
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
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95号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幻墨·同门——陈志才师生作品展
成都市青羊区琴台路204-208号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73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