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 23:42:42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浙江书法院推出卢乐群作品展
    2. 卢乐群 明·刘基《题溪山烟雨图》等 10月15日,“中华之光——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之卢乐群书法作品展、“书法名家·之江讲堂”第四讲暨浙江书法院青创中心第四期培训活动在浙江书法院举行。 浙江书法院于2025年初推出了“中华之光——浙江书法院‘名家耆英’系列展”,卢乐群书法作品展是该系列展览推出的第四个个人展,集中展示其近期创作的精品近40幅。 卢乐群是浙江书法名家的代表之一,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委员、台州市文联主席,现任浙江省书协顾问和浙江书法院顾问。卢乐群是当 [详细...]
    1. 福建著名书画家郑春松逝世
    2. 郑春松 手札 10月19日,福建著名书画篆刻家、雕塑家、诗人郑春松病逝,享年78岁。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许江泣挽:“送别春师:执草颖,善草书,悟草心,直若天地一青松;读文丛,行文风,得文气,正是艺途众友师。” 郑春松,1947年出生,福州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政协书画室画师,福建省画院特聘画师,福建省诗词学会理事,曾任福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电影制片厂美术设计。 郑春松自幼研习书画篆刻,师从沈觐寿、陈子奋、潘主兰。书作以秦汉魏晋碑版为绳墨,融合章草、简帛笔意,追求雄健率真之风规;国画师法倪云林、黄公望等,常常以 [详细...]
    1. 池长庆楼可程书法展致敬浙大先贤
    2. 楼可程 跋《任铭善捐程氏家塾读书日程》 10月21日,“墨守芳野——池长庆楼可程书法展”在台州市博物馆一楼临展厅开展。 这场展览,为纪念国立浙江大学龙泉分校而办。两位当代的书法家——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池长庆、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原常务副馆长楼可程,先后寻访相关旧址和诸先生足迹,寻遍各类史料和遗墨,并静守书斋、濡笔掭墨,汇集成了这场“墨守芳野”书法展。展品以小楷为主,涵盖了信札、文稿、对联、扇面和手卷等78件作品,分为芳野遗踪、风雨龙吟、稽古揆今三个单元,既有对浙江大学龙泉分校历史的缅怀,也通过书法艺术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详细...]
    1. 六位建湖书家呈现湖韵江风
    2. 10月22日,“湖韵江风——建湖六人书法篆刻作品展”在江苏省镇江市美术馆开展。 参展作者有曹万峰、孙环勇、孙华之、唐晓斌、居然、乔宗帅。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镇江、盐城两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曹万峰少好书画,负笈南艺师从黄惇、徐利明等名家学书,转益多师,教学相长。其五体皆能,最擅行草,所作结字多变,墨色丰富,生动自然;孙环勇深耕周秦篆籀、汉隶简牍碑版、晋韵唐风之书法;孙华之长于行书,成其温润雅逸、平和醇正之风貌;唐晓斌涵育行草,自有平和古朴、自在优游之品格;居然书、画、印三者融通,倾心追求工欲极、放致逸;乔宗帅自幼习书,笃力汉隶,转益博涉,各有风貌。 参展的86幅作品或讴歌时代精神,或抒发家国情怀,或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彰显了6位书法家近年来在创作上积极探索的总体成效,反映出他们 [详细...]
    1. 《古逸清雄——刘从明书法集》出版
    2. 近日,由当代书坛名宿李逸野题写书名、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古逸清雄——刘从明书法集》面世。 该书精选刘从明创作的篆、隶、楷、行、草各类作品120余件,系统呈现了作者近30年来的艺术探索与实践成果,既是对其个人书法历程的阶段性总结,亦是其再启艺术新程的前瞻与自励。 刘从明此部作品集通过作品图式、学术评论与创作杂记的多维编辑,彰显了专业书法出版对“内容深度+审美高度”的持续追求。 [详细...]
    1. 艺术乡建破题空心村——建德长岭艺术村落的振兴实践
    2. 空心村的困境艺术乡建的契机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乡村空心化已成为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瓶颈。空心化并非单一的人口流失现象,而是多维度的复合型困境。人口空心化是核心。由此衍生的产业经济空心化、人居环境空心化、服务设施空心化、文化生态空心化,导致乡土文化认同弱化,乡村精神内核面临断裂风险。从国家战略看,空心村的蔓延制约共同富裕推进,延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 艺术乡建作为新兴的乡村发展模式,为破解空心村困境提供了精准解决方案。其以艺术创意为媒介,构建“艺术赋能乡村、乡村滋养艺术”的双向机制,对空间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进行系统性提升。艺术乡建通过“柔性更新”盘活闲置资源,推动“空心村”向“艺术村”转型。打破传统建设局限,将艺术全方位融入乡村发展,唤醒民众的本土文化认同,重塑乡村文化自信。同时,吸 [详细...]
    1. 皮雕非遗传承中的育人之道:历史脉络、现实观照与创新路径
    2. 皮雕非遗传承中的育人之道:历史脉络、现实观照与创新路径 ——以海宁皮革文化生态为例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时代语境下,皮雕工艺作为兼具实用价值与艺术内涵的传统技艺,承载着民族文化基因与地方特色记忆。以海宁皮革文化生态为研究样本,从皮雕艺术的情感内核出发,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剖析当下非遗育人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融合文化传承、产业赋能与教育创新的皮雕非遗育人路径。旨在通过海宁皮雕名人文化赋能、工艺技术革新与产业集群优势,传播“以技载道、以文化人”的育人特色,为传统手工艺类非遗的活态传承提供可复制的实践范式。 皮雕非遗传承中的育人之道:历史脉络、现实观照与创新路径——以海宁皮革文化生态为例 ■吴更强(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 [详细...]

展览活动
三岔口——魏东个展
 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
 
 魏东
重新发现时间——第二届中国当代影像艺术年鉴展
上海市虹口区多伦路27号
回旋镖:新一代青年艺术研究展
太原市杏花岭区府东街95号山西省当代美术馆
幻墨·同门——陈志才师生作品展
成都市青羊区琴台路204-208号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134(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