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片区块
- 《喜羊羊》全国征集片名 业内:好片名能增20%票房
-
-
即将于马年春节上映的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6》正在全国征名,4天之内就有6000多人次回复,各种新奇古怪的创意在“狼羊马”之间流转,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文字游戏,但实际上,片名与商业利益有着极大的关系,曾有业内人士估算,起个好片名,能为电影增加20%的票房。
最近《我想和你好好的》、《我爱的是你爱我》等个性片名频出。随着银幕竞争越来越激烈、观众越来越年轻,电影界也开始流行“标题党”,务求“一击而中”。
起个好片名效果事半功倍
香港电影人向华胜在谈到电影票房时曾说过,影响影片票房有八大秘诀,其中排在第一的是“电影
[详细...]
- 解码英国舞蹈发展引擎
-
-
略窥英国艺术资助策略
英国舞蹈艺术正在迅速发展,受众也在不断增加,新生代舞蹈艺术家正渐渐成长起来,《舞魅天下》(So You Think You Can Dance)、《舞动奇迹》(Strictly Come Dancing)、《英国达人》(Britain's Got Talent)等大量电视舞蹈选秀节目吸引了人们对舞蹈艺术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跳舞,全国各地的舞蹈训练班人气爆棚……英国舞蹈发展依赖什么力量得以支撑?舞蹈艺术看似繁荣的光鲜背后有着怎样的尴尬?
肖伯娜·叶娅辛舞团(受英国艺术委员会资助) 《对位法》英国伦敦萨默塞特府 pin
[详细...]
- 地方浮世绘:当代艺术在二线城市
-
-
在2010年左右“逃离北上广”成为当时的一句流行语,它代表了众多不堪沉重生存压力的年青一代,希望逃离一线城市回归舒缓生活的抽离心态,而不久之后部分人“逃回北上广”的尴尬,则让互不兼容的生存模式成为被迫掉头者的又一次梦魇。在现实与理想的老生常谈间,一线、二线、三线等城市阶级的划分,似乎也在暗示着包容性与宽容度的逐级递减。记得在顾长卫导演的电影《立春》中女主角王彩玲曾感慨到:“在这样的地方,会六国语言就跟人的六指儿一样,是一种累赘。”——在渴望超脱的眼中,“小地方”总是充斥着浑浊闷冷的空气的,那些根深蒂固的偏见和陋习就像雨后沉重的雾气般积压在异类者的心头——要么离开,要么顺从;而“生活
[详细...]
- 影像批评:新锐不是一顶帽子
-
-
自网上公示以来,由中国摄协与浙江省文联共同主办的TOP 20·2013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以及最终入选者,一直是摄影圈关注的热点。10月20日至27日,由刘张铂泷、刘梦迪、孙略、李俊、李智等20位摄影师作品组成的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正式亮相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这些被冠以“新锐”名号的摄影师,会为摄影界带来什么?“摄影新锐”又新在哪里,锐在何处?
“作为展览评委,我个人对评选结果比较满意。入选作品中,有的呈现宇宙意识,有的质询摄影史,有的勘查摄影究竟为何,有的探讨语言怎样自恰,不同程度地超脱了种种现实情绪的裹挟和羁绊,是中国摄影大环境里非常珍稀的品类。 ”评论家、
[详细...]
- 工艺美术品该如何市场化
-
-
在昨日开幕的第14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湖北工艺美术品悉数惊艳亮相,其历史之悠久、品类之丰富、技艺之精湛,令前来参观的嘉宾目不暇接。在享受美的同时,工艺美术品的市场化,又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
单打独斗难成气候
昂首欲飞的双龙,洁白如玉的船身,天下名楼黄鹤楼立于其上……这是仙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路光荣的立体贝雕黄鹤玉龙舟。
66岁的路光荣是仙桃淡水贝立体雕刻工艺的首创者。在黄鹤玉龙舟上,他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工艺,同时将书法、篆刻、纹样设计融为一体。贝壳性质脆弱,加工困难,仅龙舟上的鳞片有上万片
[详细...]
- 艺术长沙:内地最烧钱的艺术大趴
-
-
2013年第四届“艺术长沙”如期举办,虽然这次没有专列、包机、警车开道、江边烟火的噱头点缀,周春芽、郭伟、丁乙、向京4位艺术家的阵容与展览场地一同缩水,但是在资金的投入上还是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届,一如既往的热闹,圈内众多的艺术大腕,再次齐聚这座中部城市,印证着长沙“星城”的称号,名副其实。
“艺术身份证”难打造
从2007年第一届“艺术长沙”,至今用6年的时间成功地举办了4届,主要投资者谭国斌曾在媒体采访中谈到做“艺术长沙”的两个初衷:“第一个就是推广当代艺术;第二个是提高湖南和长沙城市的文化品位。”6年过去了,“艺术长沙”的品牌似乎已经
[详细...]
- 安迪沃霍尔还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
-
1982年,安迪·沃霍尔来到北京,与绝大多数老外一样,他仰慕中国的长城与天安门。他不了解中国当时有没有当代艺术,也不认识中国的艺术家。就这样,他没有与中国当代艺术结缘。但他绝不会料到,三年后,同为美国波普艺术的代表性艺术家的劳申伯格,因为在中国美术馆和西藏举办个展,迅即在中国大陆掀起了波普艺术的浪潮。这股浪潮最大的受益者无疑是90年代初流行起来的“政治波普”。直到今天,这股浪潮也没有全部消退。
今年9月,中央美院美术馆引进了沃霍尔的个展。虽然波普艺术在今天的西方已经十分陈旧,但由于这位大师级的艺术家曾创造过太多的神话,展览依然是盛况空前。不过,在“新潮时期”曾
[详细...]
- 朱伟:本土艺术很危险
-
-
说起11月23日-12月6日在香港的个展,朱伟没精打采,因为它是“谁在操纵中国当代艺术”的又一例明证。
朱伟的工作室在今日美术馆旁的苹果社区。在那里,记者看到著名的上过美国《时代》周刊的邓小平画像(1997),以及取材于《天工开物》以线为主的《梦游手记二十五号》(1998),等等。他一直用宣纸和毛笔,画工笔画。
“如果艺术失去吸引力,问题出在艺术家身上。从技术上讲,现代画家的技术不如古人,因为诱惑多,太分心,浸淫、把玩得少;从内容上讲,今天的艺术家没有回到人,不能以人格的力量来作画。”八大山人、石涛、龚贤画中流露的叛逆又隐退的姿态,都是他
[详细...]
- 国外艺术评论人:高仿艺术品值得称道
-
-
2005年,在荷兰兹沃勒举办的一次艺术展览展出了由画家吉尔特·杨·杨森伪造的费尔南多·博特罗作品。
布莱克·戈普尼克
正如我们在近几个月得知的,某人在纽约皇后区的自家车库里大量炮制了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和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的作品,这些伪作骗过了专家,卖出了数百万美元,使诺德勒画廊(Knoedler & Company)毁于一旦。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在中国,数以千计的画匠伪造了该国的艺术瑰宝,其中既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
我们本能的第一反应是,惊叹作伪者的
[详细...]
- 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
-
-
6月4日的《北京商报》发表了题为《阚玉敏:在传承中索技求道》的评论文章,详细介绍和点评了女画家阚玉敏的书画艺术。文章的作者为著名艺术评论家、书法家玄阿。
阚玉敏,辽宁葫芦岛人。字闲云,号老佛山人等。玉敏眉清目秀,雅致多姿,颖悟尝有过人之处。居京华,纹枰论道,礼佛悟禅,渐入书画佳境。近年来,专研翰墨,推古出新,佳作频出,观者为之惊,识者为之叹,堪称名动京华之女书画家。
辽宁葫芦岛乃阚玉敏生地,此地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大海波涛、巍峨长城,独具深厚的红山文化底蕴,尚为辽沈战役之主战场。雄浑自然之貌,源远流长之文化,给自幼喜爱书法的阚玉
[详细...]
- 艺术品投资热潮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
9月11日在索斯比拍卖行在香港预展的部分安迪·沃霍尔艺术作品。 REUTERS Bobby Yip
路透波士顿11月14日(记者Svea Herbst-Bayliss) -在虚荣心、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寻求安全投资等因素推动下,新兴市场的亿万富豪们将当代艺术品市场价格推上新的高峰。
艺术品收藏接连成为新闻话题。在苏富比(Sotheby's)(BID.N:行情)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拍卖会上,安迪·沃霍尔(AndyWarhol)的一幅画作以1.05亿美元落槌,创下沃霍尔作品的最高拍卖纪录。
之前一天,佳士得拍卖弗兰西斯·培根的
[详细...]
- 复刻明式古董家具的难点
-
-
11月17日,张德祥和柯惕思复刻的16件金丝楠木明式家具在嘉德秋拍中拍出2200多万元的高价。张德祥认为,只有杰出的工艺匹配珍贵的木料,才能最终打造出传世传家的家具珍品
陈琳
[ “虽然不能说古时工匠选择的做工方案是唯一正确的,但在当时的确已经是极其精妙、有智慧的抉择了。” ]
对明式家具略知一二的人,看到罗汉床应该不觉眼生。但多数人可能不知道,看似方方正正、简约质朴的罗汉床却暗藏玄机。做工最上乘的床榻,其边围子、后围板合拢处所形成的交接点,必须与床的框格角线上下对齐;又比如,它的三面围板看上去要有节节攀升的架势,而
[详细...]
- 郭庆祥:艺术是世界的 收藏无国界
-
-
郭庆祥(收藏家、大连万达玥宝斋主人)
艺术是沟通世界的语言,越优秀的作品,它们的艺术灵魂也越是相通,彼此不分中外古今。通过我们这次收藏毕加索作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收藏机构去正确了解中国的,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绘画艺术。
2013年11月5日,大连万达集团在纽约佳士得以折合1.72亿元人民币(2816.5万美元)购得毕加索作品《两个小孩》,此举引来国内外一片热议。国内许多人认为“物超所值”拍掌叫好,也有一些人认为买贵了。欧美诸多媒体也有大幅报道,认为此举可能会影响今后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走向。
万达收藏艺术不为投资
[详细...]
- 漫说文人的石与印
-
-
论及印石与文人们的关系,大约要从王冕说起。黄质《古印概论》载:“会稽王冕,自号煮石山农,创用青田花乳,刻成印章。”其实,文人与印石的交集,可以上溯到朱熹弟子黄幹的一首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莹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这是典籍所载最早的一首咏寿山石的诗。只不过,那时候寿山石还没有成为文人案头的珍宝,黄幹那首诗也只是有感而发,借物抒情,未必是对寿山石本身有什么感情。
王冕玩的不是寿山石,但他是第一个将石材引入印材的人。以石入印,以刀攻石为后来四大印石的横空出世创造了前提,也开启了品石论印的赏玩之风。印石自被发现以来,就具有了与其他灵石不尽相同
[详细...]
- 评论:中国当代艺术正急速追上西方价格!
-
-
今年十月,曾梵志的“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创下了拍卖记录以来成交价最高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总计达到惊人的2330万美元;上周英国艺术家Francis Bacon的《佛洛伊德肖像三习作(Three Studies of Lucian Freud)》在佳士得拍出1.424亿美元的天价,成为拍卖史上艺术品拍卖最高价纪录!Bacon作品售出的同一周,一件Andy Warhol的作品於苏富比拍出1.05亿美元,远超出Warhol之前的7170万美元记录;另一边厢,Jeff Koons於佳士得拍卖会上成为史上最高总收入的在世艺术家,其着名的装置作品橙色《汽球狗Balloon
[详细...]
- 文交所再遇劲敌 未来生存再次遇到新挑战
-
-
截至目前,距国务院关于清理整顿各类交易所颁发的38号文出台已有一年多,在止步不前的清理整顿中,文交所度日如年。最近,几家综合型产权交易所利用自身优势,将业务范围拓展至文交所涉及的业务范围中。此外,中国工艺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近日获批,成为首家“国”字头艺术品交易所。文交所遭遇劲敌,未来生存再次遇到新挑战,而北交所等机构的创新交易模式能给文交所的运作带来什么启示呢?
北交所:首次启动艺术品交易平台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文化艺术品交易专厅正式启动上线,在此之前,北交所已在交易平台上发售了第一批艺术品。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北
[详细...]
- 伟大的艺术品不应被数码修复
-
-
近日有新闻称,日本艺术大师的作品成功地被修复如初。运用数码技术对艺术品进行修复,对未来艺术的发展有何意义?
当人们看到一件艺术真品时,为什么还要看到它被数码修复过的原貌?
一场在伦敦老杜鲁门酿酒厂举办的名为“呈现葛饰北斋”的展览给未来艺术的发展增添了些许模糊且令人不安的色彩。
此次展出的所有作品均非出自日本艺术大师葛饰北斋之手。相反,这些作品都是运用数字技术模拟葛饰北斋原作修复而成的。“艺术品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策划此次展览的被称为“再创造”先驱的福冈申一说。他的“再创造”技术主要是用数字化测绘勾画出作品原来的
[详细...]
- 再论明式家具审美情趣之君子不器
-
-
文人与家具
奇材妙用,天工开物(一)
——再论明式家具的审美情趣之君子不器(上)
文/特约撰稿 严克勤 编辑/刘根旺
编者按:严克勤先生对历史、佛学、古画家具、紫砂壶、书法等都颇有研究,通过对“古画中的家具”与“文人与家具”专栏中文章的阅读,我们对明清时期江浙一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家具的发展等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期之后,以《奇材妙用,天工开物——再论明式家具的审美情趣》为名的系列文章,将逐一刊登在“文人与家具”专栏,继续听严克勤先生讲述江浙明清时期的文人生活、文人对家具的影响、明清家具的审美与艺术造诣
[详细...]
- 《东京日和》与真实的荒木经惟
-
-
陆靖
荒木经惟的摄影展正在上海喜马拉雅中心美术馆举办,主题是《感伤之旅/堕乐园》。《感伤之旅》原本是1971年荒木与妻子阳子蜜月旅行后自费出版的摄影集,但其实这次展出的照片中也包括了记录妻子1990年因癌症去世的系列照片,还有那只陪伴他们许久的宠物猫奇洛最后离去的画面。《堕乐园》则是在2011年,荒木将永远离开与阳子共同生活的旧居,恰逢日本东北部发生地震和海啸,为了纪念即将远离的旧居和地震中逝去的无数生命而创作的。去看展览的时候,看到许多年轻人流连在照片前,才知道原来荒木和阳子这对“怪异夫妻”的爱情,依然吸引着一代代的文艺青年。
偶然的一天
[详细...]
- 黄笃:2013艺术三亚主题展解读
-
-
今天在中国,艺术处在一个不断扩张的过程,从中心城市向二线、三线城市不断扩张,这个过程带有流动性,今天的艺术也正处于一种不确定性的状态,不断扩张、不断交融、不断融合,不断生成一种新生的东西。三亚无论在地理还是文化上,都与当代艺术的这种状态非常吻合。
正是依托于三亚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以及海滨城市旅游的流动特征,2013艺术三亚以“不期而遇”为主题,聚焦于与三亚的地理、人文和语境等议题,涉及自然、海洋和旅游的特点,以人为中心而展开,反映艺术家对人与艺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日常生活的解读和表现。展览可最大化发挥三亚的地域性优势和城市能量,努力实现学术性和
[详细...]
- 鲍栋:当代艺术自我组织在中国
-
-
在最宽泛的意义上,自我组织并不是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一个新现象。文革后的各种画会,’85时期的各种艺术群体,90年代开始的实验艺术团体、艺术家的自营空间与自主的展览实践,2000年以来的各种非盈利空间的尝试,这些都可以纳入自我组织的概念下,甚至还可以包括“画家村”与“艺术区”。[1]
但严格地说,“自我组织”一词在中国当代艺术语境中的第一次使用是2005年的广州三年展,展览专门设立了一个叫做“自我组织”的单元,并安排了两场以“艺术的‘自我组织’”为主题的讨论。“自我组织”被描述为“一些存在于传统的艺术体制之外的艺术组织、艺术机构、艺术社区”,而参与这个单元的有机构
[详细...]
- 亿元拍品其实对我们没影响
-
-
十一长假期间,苏富比扎根亚洲40周年拍卖会上,曾梵志的作品《最后的晚餐》以1.8亿港币成交,刷新了亚洲当代艺术品纪录,也让艺术家成为中国当代的“破亿”第一人。这自然又让许多人不能理解,这种不理解我非常理解。
拍卖在这些年被妖魔化得太严重。一是因为中国的一级市场(画廊)发展不均,没有太大的起色;二是画廊交易私密,你不知道这个月谁被卖了多少,但拍卖的数字是公开的,高价扎眼。可仔细想想,就觉得再自然不过。适逢苏富比“扎根”亚洲40周年,这么重要的年份,赶上艺术市场蓬勃发展的大好光景,不出现个把这样的高价,是不科学,不合常理的。而这样的高价由一位亚洲尤其是中国的、当代
[详细...]
- 文化艺术的审查制度仍需完善
-
-
10月中旬,一则题为《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的动画视频火爆网络。五分多钟的视频介绍了中、英、美国家领导人的选拔方式。在动画视频中,中国“七常委”的卡通形象先后出现。据称,这是中国国家领导人首次以卡通人物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热议。有国内媒体认为,生动活泼的卡通形象是亲民的体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政府对文化艺术的态度开始趋向宽松化。假如有更多宽容的态度,那么对于中国的文化艺术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在大多数国家,文化艺术的政治色彩都很敏感,把将国家领导人画成漫画看成是一种讽刺的成见也很深。一直以来,领导人的艺术形象是我国各类媒体审查的重
[详细...]
- 底特律:拿什么拯救你
-
-
2013年7月18日,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市向联邦政府申请“破产”。一时间,发达的美国工业名城居然财务崩溃、在底特律1美元可以买房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同时,由此引发的另一则消息更让人揪心,据说底特律市政府为了偿还债务、缓解危机,有可能把底特律艺术博物馆的收藏部分对外出售。这个消息一出,引起全球艺术圈的高度关注和热议。究竟政府或者公立博物馆是否有出售藏品的资格?艺术品是否有拯救破产城市的义务?面对目前的危机和各方舆论的压力,美术馆将给市民一个怎样的交代?
底特律艺术博物馆及其收藏
成立于1885年的底特律艺术博物馆(The Detroit
[详细...]
- 作家朱大可:人本主义关怀是艺术家重要品质
-
-
南方日报记者 肖雄 摄
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作家朱大可,受邀担当本届连州摄影国际年展的学术主持。尽管朱大可一直强调自己只是摄影的“门外汉”,但凭借多年对公共影像研究的经验,他对摄影艺术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年展举办期间,南方日报记者就当前文化语境之下,摄影艺术应如何适应并力求创新,对朱大可进行了专访。
“有头脑的摄影师通常没有多少粉丝”
南方日报:本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主题为“告别经验”,您是怎么理解这个主题的?
朱大可:随着摄影器材和技术的普及,这门手艺越来越容易为人们所掌握,摄影家在摄影语言上
[详细...]
- 当代艺术:学术市场仍旧各行其道
-
-
艺术批评家徐子林:
虽然在今年秋拍中当代艺术品出现一些高价,但这种价格对当代艺术板块的实际成交影响不会太大,关键的是起到提振当代艺术品市场信心的作用。
从艺术评论和当代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F4”已经不是学术界讨论的重点。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在过去近10年的时间里,这些艺术家的作品价位已经过度透支,提前展现了未来可能的市场价格。之所以其作品还受到一部分人的追捧,主要在于中国有很多跟风的买家,他们对当代艺术知之甚少,难以做出独立的艺术判断。
显然,个别天价并不能代表当代艺术的实际市场行情,只是体现个人或其经纪团队希望得到的
[详细...]
- 艺术与评论何以独立
-
-
- 《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百期座谈会摘录
艺术的独立与艺术评论的独立是个老话题,也是颇难的话题,而其背后则是思想与人格的独立。在11月28日《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出版百期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讨论最多的即是“独立”二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刊出百期座谈会的部分摘录,在此也感谢社会各界与读者的关心、厚爱与支持。
保持知识分子高贵的距离感 谢春彦(艺术评论家、画家)
我最早在《东方早报·艺术评论》创刊前接到约稿电话时就说,你们不必办的。原因是什么?一个是非常难办,尤其在这几年的形势下,北京、外地办了很多。有的一开始就是
[详细...]
- 孔达达:当代艺术品市场看不见的那只手
-
-
孔达达
弗朗西斯·培根的《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三联画,以成交价(包含佣金)1.42亿美元,在2013年11月12日佳士得纽约战后和当代艺术秋拍夜场成功拍出,成为拍卖历史上价格最昂贵的艺术品。
同场上拍的杰夫·昆斯的橙色巨型“气球狗”雕塑也以584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昆斯因此成为存世艺术家中最高拍卖价格的保持者,该作品亦成为世界上最贵的当代艺术雕塑。艺术家共制作了五种不同颜色相同造型的雕塑,最近因为Lady Gaga的第三张专碟artpop提供艺术作品而再次成为焦点。
有趣的是,今年两位天价艺术家的整体市场表现来看,并未
[详细...]
- 朱青生:盲目追涨西方艺术品误人害己
-
-
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艺术家朱青生提醒中国藏家——
在万达以2816万美元拍下毕加索的《两个小孩》后不久,国际拍卖场上当代艺术又连创新高。11月12日的纽约佳士得夜场,弗兰西斯·培根的三联作——《弗洛伊德肖像画习作》以1.424亿美元的价格成交,超过了2012年由爱德华·蒙克的《尖叫》创下的1.199亿美元的历史纪录;杰夫·昆斯的《橙色气球狗》也以5800万美元创下在世艺术家作品最高成交价;安迪·沃霍尔的《可口可乐3》则以5730万美元成为了史上最贵的一瓶“可乐”。
那么,这些天价西方艺术品折射出国际当代艺术品市场上什么样的内幕?该如何看待中
[详细...]
- 尚扬:追求艺术的天然偶成
-
-
2关于艺术本体
《艺术与财富》:您在很多访谈中多次谈到“艺术本体”这个概念,怎么理解艺术本体?
尚扬:当艺术发生的初始,人是淳朴的,是天然的一部分。当人与苍穹大地浑然一体的时候,就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所以,在谈论艺术本体的时候,不要忘记艺术发生的初衷。但是,艺术也要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由此产生了与时间与社会相关的内容。但归根结底,在历史的任何阶段,任何形态的艺术,艺术本体始终应是独立在加诸于艺术的种种诉求之外的那个东西,也应被视作艺术赖以存在的最具本质价值的东西。说得粗陋一点,就是脱下外衣的那个“人”。
《艺术与财富》:
[详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