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21:37:03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知识 >>
    1. 如何保护油画
    2. 一幅油画如果保存得当,可数百年不变颜色,反之,则可能发生色层的龟裂、脱落和变色。那么,怎样保护你的油画免受损坏呢?  一、可在画布背面薄薄地涂上两层预先溶解在松节油中的天然蜂蜡,能完全防止潮湿空气的浸入而造成损害。  二、油画要避免阳光的长期直射,因为紫外线对色彩的破坏性很大,会造成褪色和变色。  三、储存油画的屋子要注意通风和防潮,尽可能离洗澡间、厨房远一些,注意防止灰尘、油烟对画布造成的损坏,房间内应保持一定的温度与湿度。受潮的画一定要慢慢阴干,切忌暴晒,否则画面容易脱落。  四、油画切忌将两张画面对贴。避免气温升高使画面粘连,导致油彩脱落、画面受损。  五、卷油画时要使画布朝里,画面朝外,外面卷一层纸筒,然后再用塑料布裹上,防止画裂。  六、墙上挂的油画如果落上灰尘,可以用微湿的干净布轻轻地擦。 [详细...]
    1. 如何鉴别中国油画
    2.  油画,即可称之为“西画”,是来源于西方的艺术门类。明、清两朝的外国传教士将其带入中国,逐渐被人们认可,在我国艺术门类里有了一席之地,我国人民真正接受此门艺术也不过百余年的历史,而真正系统学习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这些人我们称之前辈画家,如李铁夫、冯钢百、李毅士、李叔同、林风眠、徐悲鸿、潘玉良、刘海粟、严文、庞薰、常叔鸿、吴大羽、唐一禾、陈抱一、王悦之、卫天霖、许辜之、倪贻德、丁衍庸等。他们是经过留学,真正掌握了技法的专业画家,是我国西画艺术的开拓者,是划时代的人物,是我国的西画艺术大师。前辈画家不仅把西方艺术的美带给了我们,更重要的是让西方的艺术在我国生根开花结果,培养了大批的西画人才。当我们今天观赏这些艺术作品时,仿佛看到历史的发展,看到西方艺术舞台上也有我们中国人的席位,看到这些艺术家们坎坷的人生、求学的愿望,同时也 [详细...]
    1. 书法欣赏的几个要点
    2.  明确书法欣赏的审美标准,是正确进行书法欣赏的基础;掌握书法欣赏的方法,是进行书法欣赏的关键。 书法的审美标准 南朝书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里,强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一般地说,“形”包括点画线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书法空间结构;“神”主要指书法的神采意味。 (一)书法的点画线条 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它本身抽象,所构成的书法形象也无所确指,却要把全部美的特质包容其中。这样,对书法的点画线条就提出了特殊的要求。要求具有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 1、力量感 点画线条的力量感是线条美的要素之一。它是一种比喻,指点画线条在人心中唤 [详细...]
    1. 欣赏国画的几个内涵
    2.   外表 初看国画,要欣赏的不是画面如此简单,还要看以下几项是否精美。 画工 画家的作品,可表现出作者的成就。画面的形象,就是画工的具体体现,我们往往主观批判该画的好与坏,就是受画工的影响最大。 书法 中国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处,其中一项就是书法。国画画面上常伴有诗句,而诗句是画的灵魂,有时候一句题诗如画龙点睛,使画生色不少,而画中的书法,亦影响画面至大。书法不精的画家,大多不敢题字,虽然仅具签署。亦可窥其功底一二。 印章 画面上常见的印章有各方面使用的:画家的印玺、题字者私章、闲章、收藏印章、欣赏印章、鉴证印章等。而各种印章的雕工、印文内容、印章位置,都在评价之列。尤其古画,往往有皇帝、名家、藏家及鉴赏家的印鉴,可佐真伪。 装裱 中国画的装裱独具一格,常 [详细...]
    1. 中国画题画之学问
    2.  西洋画画满,中国画留空。中国画的空白引出了题中国画的能力和学问,使中国画成为诗 或文 、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不管如何综合,有一个原则不能变,即必须以画为主,否则不啻中国画的异化。   清钱杜《松壶画忆》:“画之款识,唐人只是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书无两行者。惟东坡行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亦云:“古画不名款,有款者亦于树腔石角题名而已。”二人所言,不烦取证。即如日本京都高桐院所藏中国画《山水图》,曾被认为唐代大画家吴道子的作品,后因从中央的松树上方发现小小题识———“李唐画”的落款,方始断为南宋初期宫廷画家李唐所作。 [详细...]
    1. 中国画传统颜色
    2.   在中国远古绘画中,色彩一直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直至唐宋,中国绘画几乎都是重色的。甚至在明清之前,中国绘画的名称不是现代所称“中国画”,而是用色彩中的两种颜色名称--“丹青”为其命名,由此可见色彩是中国绘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之际,在色彩的探索、研究和运用上,已相当成熟,并形成了一整套的用色原则和方法。南齐的谢赫将中国绘画特有的设色规律和用色原则加以总结,在《古画品录》的“六法”中提出了“随类赋彩”的敷彩制形理论。在色彩的运用上,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走了一条完全相反的道路,中国绘画不以客观环境为依据,崇尚人的主观感受,从来就不重视“光”的作用,更不认为在不同光线条件和空间环境中色彩会有微妙的变化,认为世界上所有物体的 [详细...]
    1. 国画名词常用术语
    2. 中国画  简称“国画”,在本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都市独特体系。它用毛笔、墨,和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作画。在题材上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卉)画动物画等之分。在技法上又可引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两种,各有蹊径,互有特色。在人物画方面,从晚周至汉、魏、六朝逐渐成熟。山水、花鸟等至隋唐之际,始独立形成画料。到五代、两宋、流派繁多,为高度发展阶段。元化水墨画盛行。明、清和近代,大体录袭前规。在各个时期中,都出现了不少革新造性的画家。在世界美术领导或中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 宗教画   宗教画 [详细...]
    1. 徐悲鸿《鹤》真伪辨析
    2.  在国内拍场不时看到依照大师真迹克隆之伪作,《鹤》正是属于这类的一张假画。   赝品《鹤》款书“焕章宗兄惠存,壬午春悲鸿”。查“壬午”为民国三十一年,即1942年,正是徐悲鸿大师个人画风已然成熟,创作精力旺盛之年。但如此拙劣的伪作与悲鸿大师真迹可谓南辕北辙。   其实,悲鸿大师的真迹《病鹤诗意图》并不是画于1942年,而是画于1932年,真迹上纪年明明白白写得是“壬甲”,造假者私自篡改了一字变成了“壬午”,竟一下子往后推了10年。   真迹尺幅(82×48cm),上款为“玉岑先生方家雅教”,可知是悲鸿大师画给谢玉岑的。谢觐虞(1899-1935),字玉岑, [详细...]
    1. 书画印章鉴别有法
    2. 书画印章鉴别有法 鉴别书画真伪之道,因书画作者的风格和技法、书画用纸和帛绢、书画装裱、书画题跋等的不同而不同,书画家的印章及钤用,成为鉴别书画作品真伪不可忽视的内容。 印,古称印信,最常见的有姓名印、赏鉴印、收藏印、雅语闲章印、室名堂号印等。唐宋作品盖有印章者甚少,不过,举凡书画是出自名人手笔的,多经过行家的过目及藏家赏鉴,会留下行家或藏家的印章。如经过明唐寅所鉴之作,就会出现“六如居士”的印章;如果是出自宫中的书画作品,就会盖有皇上的“御览之宝”。 从印章制作材料鉴别真伪。现当代书画家喜用的印章常以翠玉、玛瑙的石质为多,但在宋以前多为铜印,间有象牙、犀角之印。元代王冕始用花乳石为名章。明中叶以后,始有青田 [详细...]
    1. 说砚--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
    2.  砚,在西汉时期即已使用,湖北荆州凤凰山西汉墓出土了砚,我国传统有四大砚,即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端砚产于广东端州(肇庆市)东郊端溪,唐代就极出名,李贺有诗日:“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赞石工攀登高处凿取紫色岩石来制砚。端砚有“群砚之首“的称誉,石质细腻、坚实、幼嫩、滋润,扪之若婴儿之肤,。温润如玉,磨之无声,发墨光润。石上且有鸲鹆眼等自然纹理,歙砚产于徽州,徽州是府治,歙县是县治,同在一地。所以歙砚与徽墨乃是“文房四宝”中同产一地的姐妹。歙砚的特点,据《洞天清禄集》说:“细润如玉,发墨如饥油,并无声,久用不退锋。或有隐隐白纹成山水、星斗、云月异象。”端砚资源缺乏,名贵者已不多;歙县地处黄山之阳,取材广泛,近年仍有镂刻工极细之艺术大砚出产。 [详细...]
    1. 端砚--由来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
    2.  端砚,由来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中的极品。它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 [详细...]
    1.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2.  歙砚中国名砚类名,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是砚史上与端砚齐名的珍品。以砚石在古歙州府治加工和集散而得名。   歙砚始于唐代。据北宋唐积<<歙州砚谱>>载:婺源砚在“唐开元中,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之归,刊出成砚,温润大过端溪。”自此以后,歙砚名闻天下。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歙砚已大盛。1976年合肥出土的唐开成五年箕形歙砚,石质细润,色泽清纯, 是早期歙砚的珍贵遗存。在南唐时期,歙砚大受宠遇,中主李景精意翰墨,宝重歙石,专门在歙州设置了砚务,选砚工高手李少微为砚务官;后主李煜对歙砚极为推崇,把歙砚、澄心堂纸、李廷硅墨三者称为天下冠。   宋代,歙砚获得很大发展,歙石开采规模扩大,歙砚精品不断涌现,名色之多、质地之细、雕镂之工,为诸砚之冠。 [详细...]
    1. 感受文房四宝文化――砚
    2. 端砚历来被文人墨客视为珍宝。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得到一块端砚,上面有一种花点,碧玉晶莹,凡见到此砚者都赞不绝口,称之“青花”,李商隐在“青花”砚的背后刻上“玉溪生山房”几个字据说它磨出来的墨不仅不结冰,而且还“香气袭人”。   砚,是磨墨器,又称砚台、砚田、墨池、墨海、墨盘。自古以来,砚的类别各异,品种繁多,从砚的质地分可分为玉砚、银砚、铜观、铁砚、陶砚、瓷现、石砚、漆砚等,然而最普遍、最实用的还是石砚。刘禹锡《送鸿举游江西》诗中写道:“使君滩头拣石砚,白帝城边寻野蔬。”砚台有多久历史?是谁发明的?据《古今事物考》说;“自有书契,即有此砚。盖始于黄帝时也。一云子路作。”   那么 [详细...]
    1. 清·朱彝尊铭随形端砚
    2.   砚台在我国文明史上和纸、笔、墨一样对传播文化艺术起着极其重要作用,在“文房四宝”中因观赏价值最高,被誉为“四宝之冠”,受到古今文人雅士的喜爱。   朱彝尊铭随形砚,长17.3厘米,宽11.6厘米,高2厘米,砚背刻篆体铭文:“抱璞深藏,器惟求旧;岩石钟灵,神奇护守;于万斯年,与世同寿;宝之藏之,庶几不朽。朱竹垞识。竹蜵。”以铭说砚,此砚旧砚石所制,且未经过人工刻意雕琢,保留石砚本身原型,返璞归真,典雅古致。砚台形制虽未经雕琢,但砚台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石色深紫凝重,敲若击泥,近于无声;石质细腻纯净,通体无一丝杂质,以指和水试砚,腻润滞手,发墨异常,极品端砚品质一览无余。 [详细...]
    1. 现代端砚收藏价值初现
    2. 端砚爱好者收藏端砚时,多结合端砚的艺术感、雕工、石材等综合考虑,现代端砚正是在满足爱好者们这种心理下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现代风格的。   一直以来,人们对古砚的痴迷就如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情结般,割舍不断。但是,近年来,由于与我国文化同源的日本、韩国等国家端砚爱好者的追捧,加上国内文房四宝等艺术品市场的兴起,端砚有了新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端砚雕工艺术步入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端砚工艺美术大师也不断涌现,端砚的收藏便形成了一个崭新的高潮。端砚爱好者们在收藏端砚的时候,已经不再仅仅拘泥于对砚石坑种的选择,而是结合砚的艺术感、雕工、石材等各种因素,综合考虑。现代端砚也正是在满足爱好者们这种心理下逐步得到发展并形成现代风格的。   工艺大师作品受认可   目前,在端砚工艺美术界,耳熟能详的全国 [详细...]
    1. 濡毫写春秋 赏砚明事理
    2. 这是一方上好老坑端砚,方形,材质优良,潘振节绘像,胡菊邻奏刀,若作评语,惟有雅字可及意境。 赏此砚时,我想到了另一方砚台,那是一方巨砚。曾经在报上获知,某地某人制某砚,形体之大,分量之重,前所未有,于是致函吉尼斯总部。申请世界纪录,国人一时传为“美谈”。 相形之下,此砚便见“绌”了。它小,12.5厘米见方,不及“吉尼斯”巨砚千分之一;它薄,仅厚1.6厘米,而“吉尼斯”巨砚巍峨如山,叹为观止;它纹饰简单,砚面仅四围刻细挺砚缘线,砚底浅刀细笔刻雅道人像,线细若游丝,与石品银线丝丝相依,不分你我。“吉尼斯”巨砚则熙熙攘攘,千山万水,繁不胜繁。不如此,不显其大,不见其功,更不知其价值几何…&h [详细...]
    1. 文房四宝之首:瓷砚的文人气息
    2. 康熙五彩瓷砚 古砚,作为文房四宝之首,一出现就和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伴随着华夏五千年的文明,记载着峥嵘岁月,铭刻着沉浮变迁。中国古砚,材质繁多,类型各异,不但书写了文化,而其自身也形成了中国独有的文化体系和种类。古砚总体上分为四类:隶匠砚、贵族砚、文人砚、民俗砚。而石、陶、瓷、砖瓦、玉翠、水晶、化石、象牙、金、银、铜、铁、竹木骨角、琉璃、漆沙等这些庞杂的材质都可以制成一方与众不同的砚。在北京,就有这样一位收藏者,八年的收藏经历中,收藏了几百方古砚,造型不一,材质众多,而他最为独特的藏品就是那一方方精美的瓷砚。 姚远利先生从小就非常喜欢砚台以及和砚台有关的东西,但是就在八年前,他才真正有机会来实现这个近五十年的愿望——收藏古砚。最开始姚先生收集传统的四大名砚,收藏了一段之后,觉得自己的收藏应该有些特色,与众不 [详细...]
    1. 清代三多九如坑仔岩端石砚
    2. 砚寓儒雅内涵的美妙,只有玩砚人玩到像玄奘法师说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种程度,你才能真正感觉到。 过去记录文字或绘制图画,所需要的是黑色的墨,或红、黄、蓝、绿等矿物颜料。砚是研磨工具,工具的优劣,在于砚的材质。出于广东肇庆的端砚,是举世公认最好的砚石。无怪乎往昔的王公大臣和文人学士对他是那么的钟爱。时至今日,书画家、收藏家和不少官员对优质的端砚孜孜搜求,也不是没有道理。都知道,名砚是分级的,尤其是端砚,它有三大名坑:老坑石、坑仔岩和麻子坑?过去老坑中的大西洞、水归洞石,也即是光绪十五年?1889 后,所谓的张?之洞 坑石,世间显赫有名。1972年重开老坑,大西洞、水归洞两洞挖通,现在通称老坑 。用三大名坑的砚石做的砚台,尤其是老坑石,与其他坑石比较,简直有天壤之别。 这方坑仔岩端石砚,长23、宽15.5、高 [详细...]
    1. 洮砚的工艺特征与收藏鉴定
    2.  汉 石砚   汉石砚   直径13.2厘米,高2.8厘米。1983年广州市象岗山西汉南越王墓出土。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   砚体扁薄略呈圆角方形,为天然鹅卵石制成。附圆柱形研石,直径3.2厘米,高2.2厘米,中间有切割痕两道。砚面及砚石均残留朱、墨痕迹。同出尚有大小不一墨丸数粒。南越王为西汉初年南越国第二代王赵眛.此砚的出土为了解西汉初期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以及秦汉时代砚形特点提供了形象资料.   汉 长方石砚   汉长方石砚   长17.2厘米,宽8.4厘米。广州市先烈路塘望岗出土。广州市博物馆藏。   砚为长方形,一端呈圆形,砚面中开长方形砚堂,砚面底凹凸不平,琢凿痕迹明显。砚底一端向上收敛呈船底形,此砚形式在汉砚中实属少见。   [详细...]
    1. 文房小器:砚滴--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
    2. 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   古人对砚滴的定义比较模糊,易和水盂相混淆,分辨不清。《陶雅》中说,有嘴的称砚滴,“水丞,谓之水滴,又谓之蟾注”,显然,这里把水盂(水丞)和砚滴混淆了。《饮流斋说瓷》中说:“水滴,像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归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者则名曰滴,不名曰盂。”也是一个模糊概念,“贮水不多者”,既不准确,也不科学。   砚滴是什么,如何定义?——往砚中注水的 [详细...]
    1. 话纸--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  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西汉墓出土的文物中,已出现了麻制的纸,但很粗糙。东汉蔡伦采用多种原料和改进制纸方法,使纸的质量和产量都大为提高。由于纸的广泛使用,晋安帝才下令废除了自古沿用下来的竹木简,把历史推进到全面用纸的时代。唐代的造纸业非常发达,宣州出宣纸,江西临川出薄滑纸,扬州出六合笺,广州出竹笺等,都是上等品。宣纸产自宣州府(今安徽泾县),自唐以来,历代相沿。起初用青檀树皮制纸,后逐渐扩大到用堵、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宣纸的特点是:质地绵韧,纹理美观,洁白细密,经久不坏,并善于表现笔墨的浓淡润湿,变化无穷。古代诗人誊为:“滑如春冰密如茧”,并被称作“纸中之王”和”纸寿千年”。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宣和熟宣。生宣书画皆宜,生宣上矾后即为熟宣,因着水不洇,经得多次皴 [详细...]
    1. 感受文房四宝文化――纸
    2.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曾经为历史上的文化传播立下了卓著功勋。即使在机制纸盛行的今天,某些传统的手工纸依然体现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焕发着独有的光彩。古纸在留传下来的古书画中尚能一窥其貌。   在纸张发明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是采用什么来作为记事材料的呢?根据文献和实物资料,最早的人们是采用结绳来记事的,遇事打个结,事毕解去。后来又在龟甲兽骨上刻辞,所谓“甲骨文”。在青铜产生以后,又在青铜器上铸刻铭义,即“金文”或“钟鼎文”。再后,将字写在用竹、木削成的片上,称“竹木简”,如较宽厚的竹木片则叫“牍”。同时,有的也写于丝织制品的嫌帛上。先秦以前,除以上记事材料外,还发现了刻于石头上的文字,比如著名的&ldquo [详细...]
    1. 中医文化—漫话中医处方与文房四宝
    2. 造化的确是垂青有心之人,酬谢勤勉之士。常用于书画、包括书写中医处方的宣纸,就是被无意中发现的。宣纸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史籍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旧唐书》记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宣城郡献纸尤为精美。到南唐时,后主李煜监制的澄心堂纸“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落光润,冠于一时”,可谓是宣纸中之精品。宋代大画家李伯时,曾用澄心堂纸画了一幅《五马图》,流芳百世。欧阳修曾经用这种低吸墨的澄心堂宣纸起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并送了若干张给大诗人梅尧臣。梅尧臣收到这种“滑如春冰密如茧”的名纸,竟高兴得吟道:“把玩惊喜心徘徊”。澄心堂纸在唐宋时期名贵难求的程度,由此可以想见。关于宣纸的由来,迄今尚无可靠的文字考证。在宣纸产地安徽宣城泾县 [详细...]
    1. 纸的选择方法--质地柔韧厚密
    2. 质地柔韧厚密: 选择纸张的时候质地是最重要的,质地不佳的纸既容易损笔,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纸,莫不以品质见称,如澄心堂纸「密如玺」,玉板宣「柔韧、耐久」。纸质坚韧紧密是最好的,选择时以目测就可以知晓。 色彩洁白: 纸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质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纸。洁白无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为原料,蜀牋则「以浣花潭水造纸」,都是实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纯洁白,才是本性佳之纸,但染色之纸不易传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宫博物院,还是避免使用的好。洁白不洁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涩适中: 纸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涩之分;光滑固易行笔,但若过滑而笔轻拂而过,便无笔力可言,若粗涩则与之相反,易得笔力,但过涩则难于施笔,易损笔锋,所谓「细而不涩」也。这个可凭视 [详细...]
    1. 徽墨--中国“文房四宝”之一
    2. 徽墨 , 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今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   徽墨品种繁多,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   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是书画家的必备用品。   墨模上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书画,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在工业制图、装潢美术、印刷、医药、描瓷等许多方面,徽墨也有广泛应用。   徽墨制作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详细...]
    1. 翰墨情缘——程茂全的书法艺术
    2. 程茂全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书坛的青年书法家中的佼佼者。他的为人以及深厚的书法功力使其赢得了书界的赞誉。 茂全,字淳一,出身于书香世家,幼时随父习画,从父亲那里受到了艺术的启蒙,并从那时起开始接受中国书画的熏陶。幼年时代从师于书法家黄高汉先生学习书法;12岁拜书法艺术大家、中国现代章草大家郑诵先先生研习书法,从颜体入手,后遍临北碑南帖,在诵老的指导下又主攻章草,从此他与翰墨结缘。著名书法家启功、萧劳亦对其书法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88年后考入首都师范大学得教于博士生导师欧阳中石先生,使茂全的书艺日臻成熟。他的草书古朴雄浑,极具传统功力而又不失其鲜明的时代特点。从他的书作看,书法自然,字字有势、字字有态,在他书法的线条笔墨中可以清晰表现出书法艺术的韵律美、动态美以及和谐的力度美。茂全认为草书最能抒发人的情感,也最能体现人的艺术意境,因此他 [详细...]
    1. 感受文房四宝文化――墨
    2. 墨给人的印象似稍嫌单一,但却是古代书写中必不可缺的用品。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并不乏味,而是内涵丰富。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   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做为书写材料。墨的发明大约要晚于笔。史前的彩陶纹饰、商周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记载,古代的墨刑(黥面)、墨绳(木工所用)、墨龟(占卜)也均曾用墨。经过这段漫长的历程,至汉代,终于开始出现了人工墨品。这种墨原料取自松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后来用模制,墨质坚实。据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其山右松甚多,用来烧制成墨的烟料,极为有名。 [详细...]
    1. 有关墨的小知识--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
    2. 墨的历史也比较久远,仅次于笔。早期是利用天然的石墨或蒸煮后用鬲、鼎之腹下的黑胭脂即炭黑。在竹木简牍上一度用漆书,秦晚期出现了调制成型的墨丸。 秦汉魏晋南北朝分石墨、油烟墨和松烟墨。松烟墨是以松烟、丁香、麝香、乾漆和胶制成。手握成丸,亦称螺。 魏出现了制墨名手韦诞(仲将),用上好醇烟做原料制墨,史称“仲将之墨,一点如漆”。此时墨质松软,做成丸之形。 隋唐五代宋墨,隋唐制墨业有北方的上谷与潞州。唐末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易水墨奚超渡江迁居歙州,制墨贡南唐,得到统治者赏识,于是赐奚超姓李氏。由奚超开辟的歙州制墨业至其子时,始集大成。制墨原料仍用松烟搭配珍珠、玉屑、龙脑等材料,还要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南唐制黑业工艺在五代十国时期居全国之首位,主要产地是皖南歙州,奠定了宋代以至元明清制墨手工 [详细...]
    1. 研墨方法--墨色要细润,正确的研墨方法很重要
    2. 墨色要细润,正确的研墨方法很重要。研墨要用清水,倒水要适量,不要太多。好墨研时细润无声,差墨研时声音粗糙。 拿墨时,食指要放在墨的顶端,拇指和中指夹在墨条的两侧。磨的时候要轻,按下去时稍微重一点。磨墨要慢,用力要匀。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磨墨如病,好象生病的样子,其实它不是生病,为什么呢?因为太快了打滑,磨不下来。 开始磨墨,先将清水滴入砚面,磨好的墨汁推入砚池,反复研磨。如须大量墨汁,可将磨好的墨汁移另外容器,砚池的宿墨腐败要倒掉洗清,不可加水再磨造成浪费。执墨研磨方式可分为三种,一以垂直推拉前后磨,一则以斜的角度前后或圆旋转磨,另一种是不规则的随便磨,无论那一种磨法,都不可太用力,用力过猛就无法磨出光泽。古人说,磨墨叫闺秀少女来磨最为合适就是这个道理。所使用的水,最好是井水、泉水,要新鲜。 [详细...]
    1. 墨种--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
    2. 古墨 墨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作为一种消耗品,墨能完好如初地呈现于今者,当十分珍贵。借助于这种独创的材料,中国书画奇幻美妙的艺术意境才能得以实现。墨的世界内含丰富,古人曾云:“有佳墨,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一方优质墨往往直接影晌到书画家的情绪与创作。 墨种 商品墨,这类墨在墨的产量中占有大部分,是制造用以公开出售,供一般人书写使用的。墨模的雕制都比较简约,墨品形制普通适用,选烟用料也比较一般,但也有优劣品级之分。 珍藏墨,这类墨缺少实用价值,因其选料的精美、制作的工细以及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而成为好事者和收藏家竞趋的品类。这类墨出于自用和收藏而由墨家定制,也有向外出售的,但质量大大高于一般的商品墨。 [详细...]

展览活动
桃源花开——漆跃辉中国画展
 长沙市岳麓区左家垅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漆跃辉
山河万象——薛亮中国画作品展
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一号
生命墨迹——范文阳中国画作品展
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967号(云亭校区)
视觉与诗意——中国当代绘画展
佛罗伦萨古城中心圣玛格丽塔路1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5(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