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08日 15:34:13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古代外国文明中的植物园
    2.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在中国汉代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已设有专门的植物栽培区域。从植物收集、栽培的规模来看,上林苑堪称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植物园。    关于植物园的起源一直有多种观点,但对于植物园起源于古代庭园这一点学界基本形成共识。从世界范围看,无论是在古埃及、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还是古希腊,都可见植物园的雏形——以药用、食用植物为主的园圃,这些园圃逐渐演变为花园。 古埃及   古王国时期,古埃及人在宫殿、神庙和陵墓附近建了大量的种植园,形成宫殿花园、神庙花园和墓地花园等。尼罗河沿岸的药圃 [详细...]
    1. 张骞戈个展《为自己策展》在京开幕,探索艺术家书的当代价值
    2. 2025年9月30日下午16:00,青年艺术家张骞戈在北京的首个个人展览《为自己策展》于桥梓艺术公社上苑艺术馆正式开幕。展览以艺术家书为核心,结合版画、插画等多元媒介,通过张骞戈多年对手工性、叙事性与印刷美学的深入探索,呈现了一场关于“书籍作为艺术本体”的先锋实验,旨在推动艺术家书这一艺术形式走向更前沿的学术与公众视野。 艺术家书:从功能载体到“可翻阅的雕塑” 在数字阅读日益主导的今天,张骞戈以艺术家书为载体,重新定义了书籍的边界。展览中,每一件作品均由其亲手制作,从内页创作、印刷到装帧,甚至纸张制作和颜料自制,结合木版画、铜版画、麻胶版画、丝网版画及手绘插画 [详细...]
    1. 以文物为依托:解码山水画发展历程
    2.   [清] 石涛 《搜尽奇峰图》(局部) 纸本墨笔 原作尺寸:42.8cm×285.5cm 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画是以自然山水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传统绘画门类,承载着古人的宇宙观、自然观与人文情怀。从早期的“附属性存在”逐步演变为独立画科,其发展历程贯穿中国绘画史,形成了多元的风格体系。本文以“文物实证”为核心,选取魏晋至明清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画文物,串联山水画的发展脉络。   /魏晋南北朝/   山水画的萌芽——《洛神赋图》 [详细...]
    1. 美育教学中工匠精神的培育研究
    2.   美育教学与工匠精神的融合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塑造审美品格、涵养道德情操,还能培育其精益求精的责任意识。学校需主动深挖工匠精神和美育之间的联系,将美育教学开展与工匠精神培育相结合,让工匠精神在人才培养中弘扬和践行。本文立足美育教学实践,通过系统探讨工匠精神的培育路径,旨在构建可操作的实践策略,为美育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树立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健全美育教学体系   在素质教育发展新时期,学校教师需树立起领先的工匠精神培育理念,健全美育教学体系,强化学生完美人格的培养工作。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指导工作,引领其不仅要关注到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掌握,还要通过美育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   在日常美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 [详细...]
    1. 自动主义绘画对当代高等艺术教育中构图的启示
    2.   20世纪初,艺术家安德烈·马松,运用自动主义创作了一系列名为“自动绘画”的实验性作品,这些作品深刻启发后来者的创作,推动“自动主义”的形成与发展。本文主要探讨超现实主义分支中自动主义的构图方式是否源于潜意识,以及能否将其应用于当代艺术教育,以改善艺术类大学生灵感与创作力缺失的情况,进而推动前卫艺术的发展。   自动主义创作方法:偶然与无意识地进行艺术探索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通过‌主动引入偶然性来‌弱化理性控制‌,从而接近潜意识的真实表达。但这一过程仍受艺术家对偶然性的选择性引导,而非彻底消除意识意图。使用自动绘画制作的作品的关键特征之一,是生成促进多重联想的暗示形式。超现实主义将其创作机制理解为一种‌主动解构理性‌的过程,通过梦境逻辑、自动书写和双关语等手法,打破传统语言与思维的线性关联,从 [详细...]
    1. 印象派绘画对西方绘画传统的突破与创新——以莫奈与德加的作品为例
    2.   印象派绘画起源于19世纪后期的法国,一直延续到20世纪早期。1874年,一群年轻画家在巴黎市中心的一个摄影工作室举办集体画展,展览取名“无名艺术家展览会”,展出作品165件,参展画家共30多位,其中包括莫奈、毕沙罗、德加、雷诺阿、塞尚等人。展出的画作突出描绘光线和色彩所形成的视觉效果,依靠绚烂多变的光色、随意开放的构图和模糊不清的轮廓吸引观众眼球。由于这群艺术家作品的风格与传统学院派(尤其是安格尔式的)古典风格反差过大,当时的部分批评家和公众对这些作品充满了诧异、愤怒和嘲讽。一位批评家对莫奈画的《日出·印象》批评道:“莫奈的《日出·印象》就是一张草图,根本不配作为一幅完整的绘画。 [详细...]
    1. 水墨丹青入画图:探寻现代建筑里的黑白意境
    2.   走在今日中国的任何一座大城市,国际化风格建筑都构成了我们熟悉的天际线。然而,在这份现代感下,一种关于文化身份的焦虑也随之产生:我们的建筑除了国际式风格,还能有何种选择?答案或许不在西方,而在我们自身的文化传统里。中国水墨画,这一沉淀了千年哲学与美学的艺术形式,能为当代建筑师提供无尽的灵感源泉。尤其是其核心的“计白当黑”与“墨分五色”理念,正在重新定义我们对建筑色彩的理解。这不是简单的黑白配色游戏,而是一种深层的空间哲学和美学体系的重构。纵观近年来的建筑实践,从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到王澍的象山校区,从张永和的二分宅到马岩松的山水建筑概念,无不体现出对水墨美学的当代转译。这种转译不是形式的简单模仿,而是精神的当代诠释,一种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   计白当黑:建筑中的留白智慧   水墨画讲究“无画处皆 [详细...]

展览活动
扬帆宜远——范扬·乔宜男中国画作品展
 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西街2号(琉璃厂十字路口西南角)
 
 范扬、乔宜男
甲子万年:故宫博物院百年院庆特展(北区)
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
绽放:维也纳美景宫百年花绘名作展
台北市中正区南海路49号
切梦刀——刘小婕个人项目
杭州市滨江区江晖路1220号中赢国际连廊七楼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2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