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21:32:32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1. “情牵雪域——陆昌进藏美术作品展”拉萨开幕 澳门艺术家赴藏采风交流
    2. 8月12日,澳门艺术家参观西藏介观艺术中心当代艺术博物馆。李林 摄 13日,“情牵雪域——陆昌进藏美术作品展”在拉萨西藏美术馆开幕,吸引西藏及澳门艺术家现场观展。 展览精选展出陆昌先生跨越半世纪的百幅代表作,首度公开陆昌先生于1994年进藏时的写生手稿70余件,结合珍藏文献和实物,立体还原他深入各地的文化探寻之旅,系统梳理其艺术发展脉络。 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陆曦介绍,澳门美术协会此次赴藏主要目的是采风交流并参加展览活动。 连日来,艺术家们参观了西藏博物馆、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等地。8月12日晚,他们来 [详细...]
    1. 沈定庵诞辰百年 浙江美术馆“百年定庵”书法作品展启幕
    2.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8月13日,“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暨“神渊写时雨——沈定庵珍藏徐生翁书画作品展”开幕式在位于杭州的浙江美术馆举行。 本次展览于8月9日至8月31日开放,共展出沈定庵书法作品及文献100件、徐生翁书画作品及文献50余件。 沈定庵(1927-2023)为浙江绍兴人,早年师从冯凌云、林众可等先生,后拜师著名书画篆刻家徐生翁,曾任兰亭书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其隶书风格雄强古穆,兼具现代感与视觉力量,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称号。 [详细...]
    1. 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走过景德镇等五地亮相北京
    2. 展览现场。 主办方供图 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2025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中国花釉陶瓷艺术作品巡展(北京站)”12日在京开幕。 此次巡展自桂林启程,先后走过景德镇、福州、禹州、呼和浩特等地,跨越南北地域,串联起各陶瓷重镇,形成了兼具学术深度与公众影响力的展示路径。巡展汇聚全国64位艺术家84件(组)花釉陶瓷代表作,参展阵容涵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知名艺术院校,以及故宫博物院等文化机构,同时囊括多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呈现出技艺与学 [详细...]
    1. 全球博物馆的“前所未有”为何发生在上海
    2.   8月11日零点起,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一周168小时不间断开放。这一创举引爆话题度和参观热情,不少人深夜前来看展,0时至6时的展厅依旧人头攒动。截至目前,新加出的7个深夜场总计2.1万个参观名额全部售罄。   连续开放7天7夜,在全球博物馆界是首次。此前,这个持续了13个月的现象级大展还催生出一连串世界纪录。这一系列的“前所未有”,为何发生在中国、在上海、在上博?   首先,得益于行业的高速发展。近10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以平均每年200多家的速度持续增长;2024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14.9亿人次,同比增加1亿余人次,文博热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今,大家越来越喜欢参观文博场馆,特别是一些亲子家庭,带着孩子逛博物馆成为节假日标配。此次古埃及文明大展的火爆,正是中国博物馆行业 [详细...]
    1. 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莫朴诞辰110周年展在浙启幕
    2. 8月12日,展览现场。(浙江美术馆供图) 8月12日,“朴直向阳——莫朴先生诞辰110周年艺术与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启幕。展览展出3281件中国美术学院原院长莫朴作品及珍贵文献,包括255件画作、2件书法以及1821件上海国难宣传团资料等。 莫朴,1915年出生,原名莫璞,祖籍南京,是一位集革命生涯和教育事业于一身的红色艺术家。他早年求学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投身抗日救亡活动,曾与沈逸千等人组织“上海国难宣传团”。 1949年,莫朴与刘开渠、江丰等奉调接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现中国美术 [详细...]
    1. 中国美院三大展览在杭启幕 以艺术语言讲述“两山”理念
    2. 8月12日,观众在“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现场拍照留念。曹丹 摄 8月12日,“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系列展”在浙江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通过三大主题展览,以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艺术表达,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2025年是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年。此次系列展包含“山水行动:新媒体影像装置艺术展”“大地之歌·2025美丽中国纪事”“壁路薪传:中国美术学院敦煌艺术藏品及文献研究展”三大主题展览,旨在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 [详细...]
    1. 口述史视角下的非遗保护:传承人叙事中的文化逻辑
    2.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传承的核心在于“人”,尤其是那些掌握传统技艺、承载文化记忆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记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个人经历、技艺传承过程和文化理解,揭示非遗背后的文化逻辑,即特定群体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同样,传承人口述史也是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研究者之间互动、合作产生的新的叙事文本,其中既蕴含着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自身的文化记忆,又能在研究者的引导和交流中产生基于当下语境的新内容,从而呈现当今时代非遗保护的现状。传承人口述史的背后是其对技艺的再现,也是非遗价值内涵的再构建,饱含着非遗代表性项目与文化社会、身体实践、经济发展等话题的深层次联系。   我们通过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口述,可以发现非遗传承并非简单的技术传 [详细...]

展览活动
吴江鸿:寻找圣山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陶瓷三街E05旁
 
 吴江鸿
张晓刚:读者与作者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镇格拉斯路
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80年回顾展
上海市嘉定区博乐路70号
狂热——孙宇坤个展
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富城路99号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208(s)   3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