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13岁广西少年书写《将进酒》的短视频,在互联网世界引发不小波澜。《人民日报》官方账号的转发、千万点赞与十万评论的热度,再加上围绕“江湖体”的激烈争论,共同勾勒出当代书法审美领域的复杂状态。李明同学的写字视频,早已不只是一场单纯的文化事件,更成为一面映照全民审美意识的棱镜——折射出传统与当代、专业与大众、经典与流行之间的张力与对话。
这场争论的核心,表面是书法专业领域的“江湖体”之辩,实则是对全民审美意识的一次审视。一方将少年比作“小王羲之”“神童”,盛赞其笔墨间的灵气;另一方则斥其“哗众取宠”,认为背离了书法法度。两种极端评价的背后,是不同审美体系与价值标准的直接碰撞。在短视频主导的传播时代,传统文化艺术的评价权不再专属于专家,而是进入了全民参与的“广场式”评议场域。这种审美评议的泛民主化,既拓展了艺术评价的维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