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7日 16:47:00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中国新兴版画知识

      分享到:
      2009-09-28 16:01:02

         版画,是通过刻版或制版印刷而得。   
          现在世界所公认最早的一幅木刻版画是唐懿宗咸通九年(868)的《只树孤独图》。该画已相当成熟,因此,估计版画出现的时间可能更早。同时,研究者认为,中国最早的木刻版画都是作为书籍的插图,至明代万历年间达到了高峰。以后,为木版年画所取代,在近代金属制版和新的印制技术出现以后,木版年画又随之衰落。   

          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热血青年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在鲁迅的倡导和支持下,开始木刻创作,这是新兴版画的开始。新兴版画不仅以传统的木刻为基础,而且,也受到西方创作版画的影响,它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比较写实的手法,以极大的热情,表现现实生活。新兴版画在开创时期,虽然作品的艺术技巧还不够成熟,但由于作者真诚的投入创作,所表现的是他们最关切的现实生活,因而,作品充溢着旺盛的活力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版画家继续以木刻创作为斗争的武器,投入民族救亡和民主革命斗争。木刻版画是一种容易制作,也容易接受的画种,特别是条件比较艰苦的环境下,也就成了很重要的美术表现种类。这些作品不仅揭露了敌人的凶残,表现了人民斗争的艰苦卓绝,而且,也反映了不同作者互不相同的艺术风格。有的表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有的作品风格刚健、鲜明,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能给人以鼓舞和激励。有的作品描绘得细腻婉约,有的则如史诗般的高度概括、简练。 新中国成立以后,版画创作得到了更充分地发展。随着新生活的开始,艺术家以新的眼光观看新事物,获取了新的感受,使版画的题材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相应的更加多样。   

          这些作品反映了田野和车间沸腾的生产景象,表现了人们忘我劳动的建设新生活的信心,以及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   

          版画创作先后在一些地区以群体的方式显示了风格的基本特点。如四川的版画,都是为读者所熟悉的佳作。在东北部边陲,也有一支版画创作劲旅,起初以表现北大荒垦荒生活为主,以后又拓宽表现领域,反映了北疆的工农业建设和生活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北大荒版画基本上是套色木刻。60年代江苏兴起水印版画。它吸收了传统印刷技巧的特有效果,充分地表现了江南水乡景物的秀美,在贵州、江西宜昌、浙江、广东等地都有一定规模的创作队伍。   

          进入80年代后,版画创作的观念发生很大变化,不仅艺术风格更加多样,而且,版画的品种、体裁、样式也急剧增加。版画创作呈现了全新的局面。版画不断从其他画种中吸取营养,丰富自身的表现形式与手法,同时,它的某些形式特征也为其他画种借鉴或吸收。


        来源:网络

      展览活动
      空谷传声——孙全义油画作品展
       西安市东南三环交汇处华中星辉奔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三楼
       
       孙全义
      和其光——李恩成、韩斌、陈涛三人画展
      北京市朝阳区京顺东街北一号地坛医院北门斜对面
      山花烂漫——范存刚、朱赓博中国画邀请展
      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37号
      观·想的表达:尚可作品展(淮安展)
      淮安市生态新城翔宇南道15号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82(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