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04:52:48
    本站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中国当代艺术网 -最大的当代艺术门户网站
中国建筑网
中国雕塑家网
    当前位置: 工艺美术家网 --中国最大工艺美术门户网站 >>艺术评论 >> 展览评论
碎片区块
    1. 走进国宝展 ——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有感
    2. 一个被喻为千年难得一见、史无前例的展示——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于2002年11月30日在上海博物馆拉开了帷幕。聚72幅中国美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从未面世的、国宝级的晋唐宋元书画珍品,值上海国际艺术节暨上海博物馆建馆50华诞之际公之于世,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一个“零距离”观摩真迹的良机,堪称举世瞩目的盛事。这批珍品分别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曾记得去年辽宁省博物馆的两件国宝级的珍品——宋徽宗手书千字文及张旭狂草书法在广东省美术馆展出时曾引起轰动。如今一次展出72件国宝,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实难以言状。为使国宝免受损伤,主办单位每天限制于5000名参观者。但人们为了争睹千年文化精粹,由开展日起“人龙”从博物馆正门环绕至后门的人民广场,络绎不绝 [详细...]
    1. 秀点沧桑给你看 艾未未摄影展:一部视觉历史
    2. 2月3日下午,一个人去三影堂看艾未未的摄影展。其实展览早在春节前已开幕,听说去了很多人,后来不断听朋友说这个展览是多么多么不容错过。大家说不容错过的原因更多是照片中有很多年轻人不曾知道的事情,照片展出了艾未未从1983年到1993年这10年间随意拍的一些日常生活摄影。当然,更多的是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人物、事件有关。但是这些人和事不是一般老百姓的事情,而是那些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化界的知名人士,比如诗人北岛、顾城;导演冯小刚、陈凯歌、顾长卫;艺术家陈逸飞、刘小东俞红夫妇、陈丹青、谢德庆;音乐指挥家谭盾。当然,还有一些国外的人和事件,比如克林顿竞选总统时候的照片。这些照片在当时或许是不起眼的,那时候那些中国青年人在纽约的街头徘徊“流浪”、迷茫,不知未来在何方,现在他们都已经有了自己成功的事业。 虽然艾未未说自己陆续整 [详细...]
    1. 在游戏人生中触摸真实——易国栋作品展序
    2. 幼时读诗,书中往往有屈子吟江、太白醉酒之类的诗意画,只觉得非常喜欢。——看易国栋的油画作品,很容易想起这样惬意的事儿。他把古代山水画得跟盆景似的,典雅而不无装饰性,高古而又很人工化。这种源自网络游戏的场景,乃是对虚拟的戏拟。拟来拟去,显然是别有用心。 其拟古的诗意画,奇峰怪石、亭台楼阁、酒肆茶舍、小桥流水,画得饶有趣味。冷不丁巨刃插地、鸟大于人、一只手正在往壶里投蒙汗药等等,又突然让人感觉到冷冷的幽默。从“白居易梦想的破灭”这样的题目,从苏轼站在凳子上“把酒问青天”这样的动作,从玉兔拜观音感觉“很受伤”的表情,你的确可以体会到游戏人生的种种心理倾向。 易国栋是在游戏中长大,他深知同时代人是怎样从视屏中体会喜怒哀乐的 [详细...]
    1. 走向历史——序《金光大道》当代艺术展
    2. 《金光大道》是作家浩然的一本小说,讲述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故事。我假借这个题目来做这个展览,主要是基于这个展览的特殊性质,即参展艺术家的年龄与他们的作品内容所决定。这不是一个有关年轻艺术家的展览,参展的艺术家都已经人近中年,有过社会主义的共同经验,某种意义上是在“金光大道”之类的气势渲染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正是社会主义的那种特殊经验孕育了他们的理想性格,也使他们在社会的剧烈转型中表现出了价值的种种动荡,从而最为直接地表征出了这个时代的某种特质。事实上,参加这个展览的艺术家有不少都是在挖掘历史的题材,通过对历史形象的再创造来衔接转型时期的价值漏洞。比如祁志龙、刘力国、曹小冬、刘君。 祁志龙是跨越“政治波普”与“艳俗艺术”两个潮流的艺术家,他的创作经验几乎浓缩了二十 [详细...]
    1. 丹青绘出山河新-观览刘锡永先生画展
    2. 改革开放以后才进入大学的我等之辈,已久仰刘锡永先生大名而未有机会得以一览其大作.2003年12月底在广西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的<刘锡永画展>,百余幅作品,让我们一饱眼福,完成了一次艺术的巡礼。在仔细地品味了刘锡永先生的全部展出作品之后,发现了一个迹象,就是山水,花鸟,人物三大画种并驾齐驱,对传统的借鉴与对自然的写生,他对艺术的感悟熔为一炉,凭籍画家的一腔热情,怀着赤子般的真诚,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有所创造,走出了一条独具个性的艺术道路。 刘先生的画里有一种生命的律动,有一种很独到的,深厚的东西,这些都建构在他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上。从其山水画来看,这种特征很明显。他师承的是山水名家吴镜汀先生,30年代在京华艺专学习的时候常到故宫临摹历代名家的名作。这使刘先生获益匪浅,从中掌握了许多传统技法。中国画自古讲究传承,技巧语言万万不可忽视。继承 [详细...]
    1. 画 事 无 贼:钟涛画展评论 作者:刘新
    2. 钟涛年轻,却深怀古风,又勇猛精进。在同辈中,要么陷于前者,泯古不化;要么勇于后者,追慕前卫。能将二者兼得化之如钟涛者,实不多见,至少在他的同学辈中是这样。 1997年钟涛本科毕业,借了“复古图新”的主题展名,做了一个古色古香的水墨装置展,将他仿古、课徒的好些画作置放在一个古意营造的室内环境里,其间,清香环绕,古乐悠扬……这在本科展览的贯有格式中,算是破了大戒,但也因此新颖别致起来,体现了一种踏古问今的姿态。 2004年钟涛研究生毕业,以“艺海泛新涛”的主题再办个展,期间仍有古意弥漫,然而这回的“古意”则是换了更新更强更雅致的现代图式,大大超越了数年前仿古、课徒的表面含意,而有了硕士阶段的深层思考。 黄宾虹晚年执 [详细...]
    1. 秦风楚韵―陕西·湖南篆刻家作品展
    2.   陕西 · 湖南篆刻家作品联展暨《陕西湖南篆刻家联展作品集》首发式,已于5月30日上午在长沙湖南画院美术馆隆重举行,湖南省和长沙市有关方面领导及艺术家姜儒振、弘征、李立、陈松长、王体泽、陈永平、李云龙、王集、刘广文、刘晓斌、胡立伟等及观众200余人出席开幕式并参观展览,以赵熊先生为团长的陕西篆刻代表团一行9人也一同出席。   这次展览是由两省篆刻家自发组织的,100件参展作品钧出自两地50位具有实力的中青年篆刻家之手,大部分作者是中国书协会员,还有多位西泠印社社员,他们大都参加过中国书协、西泠印社举办的书法篆刻展览并获奖。这次联展集中展示了他们近年来在篆刻篆书领域里的探索与创作,这也是以黄河流域为地域特征的西北文化与以长江流域为地域特征的南方文化的一次交流与融汇。   篆刻艺术形式的内蕴不仅于方寸之中,更在于方寸之外 [详细...]
    1. 顾绍培大师的紫砂艺术
    2.   顾绍培大师师徒紫砂艺术展于10月25日-11月5日在逸清轩中华名窑馆举办,他的女儿顾婷在顾大师指导下,现场进行紫砂演示,10月25日开幕当天,还将举办顾绍培大师原创工作室和中国陶都网上海站的揭牌仪式。11月1日下午,顾大师与壶友进行紫砂艺术交流,从而让上海的广大紫砂收藏者零距离领略大师风采及其深厚的紫砂文化底蕴。   夏伊   紫砂艺术,中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有人说在中国陶瓷这个大家庭中唯有紫砂技艺一直薪火相传,其手工技艺从未间断。解放后一代宗师顾景舟、蒋蓉等老一辈名师为重铸紫砂辉煌呕心沥血。当代紫砂不乏名人辈出,顾绍培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曾获得德国莱比锡国际陶博会金质奖,中国工艺品百花金杯奖,中国工艺美术首届华艺金奖,半个多世纪的紫砂艺术生涯,不仅给了他 [详细...]
    1. “水墨形相”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水墨人物画作品展
    2. 2009年12月3日至10日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题为“水墨形相”——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水墨人物画作品展。 这中国艺术研究院冯远工作室人物画创作研究班于2008年3月29日开学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学习研究和创作准备,一直得到中国文联副主席、著名人物画家冯远先生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著名美术理论家张晓凌先生的具体指导,并亲自出任该班的专业、理论导师。 两年来,中国人物画创作研究班以创作研究为主干课程,同时兼顾写生训练和理论研修,在突出民族特色、彰显时代精神和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际的创作思想指导下,努力表现当代中国人的形象。  学员的毕业创作均在自己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和变化,有的学员更是做出了大胆有益的探索,得到了美术理论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研究班在招生时 [详细...]
    1. 紫砂名家徐秀棠:紫砂泥灭绝纯属炒作
    2. 昨天上午10点,“紫玉暗香”——海峡两岸紫砂珍品联展在南京博物院隆重开幕。来自北京、南京、宜兴和台湾地区及海外40多位知名陶瓷专家,参加了开幕式前的“蜀山窑址出土标本观摩会”。今年85岁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古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在助手的搀扶下,兴致勃勃地观看展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宜兴紫砂名家徐秀棠告诉观众,紫砂完全能够传世下去,关于“真正的紫砂泥将会灭绝”的说法纯粹是商家炒作,不必担心。   明代紫砂壶身贴葡萄叶子   开幕前的半小时,组委会为此次展览特意安排了一场“蜀山窑址出土标本观摩会”,观摩会现场,一张长方形大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紫砂标本,长桌旁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部分观 [详细...]
    1. 整体形象与多样包容——第十一届全国美展油画展述评
    2. 确实,在多元的艺术创作倾向中,任何一个大型的展览都难以调动广泛的激情,更难让各方面都满意。在这一届油画展上,除了那些名家新作和熟悉的风格,我们也看到了一批并不知名作者的用心之作,而同时也有一些熟知的名字淡出了视线。由此让人意识到,这样一个全国规模的专业展事也并不是包罗万象的。 全国美展的特殊性质是不言而喻的。就“中国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目标所蕴涵的主导和主流意识而言,历届纪念碑式的叙事作品的积累,应当构成国家意识形态艺术表现的轨迹,它既有学术方面的意义,也肩负着社会功能。换言之,五年一届的大展的特性,决定了它并不仅仅面向着专业领域,还要面向全社会,后者似乎更重要。在上述因素的制约下,展览的主要作用是展示近五年来的力作和优秀成果,张扬宏大叙事风格,鼓励年轻艺术家进步,尽量广泛地包容新的 [详细...]
    1. 呼唤时代经典——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述评
    2. 就近几年较大规模的展览而言,有全国青年美展、中国画人物展、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工笔画大展等,以及前不久举办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和“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60年”作品展。不同的展览主题及创作导向,都会对艺术家产生不同程度、不同角度的创作激发,从而取得不同层面的新收获和新思考。与其相比,全国美展仍然具有独特的展览定位及价值贡献。本届展览的入选作品主要创作于2008至2009年,同时也挑选了近五年间各类展览中的新锐佳作,不仅许多已经在当代中国画坛上具有影响的艺术家都认真参与,而且新人辈出,承故鼎新,各显灵苗。 与往届不同,此届展览打破综合评选制度,采取人物、山水、花鸟分开评选的办法。送选作品中,人物画作品528件,占全部送选作品的一半多,山水、 [详细...]
    1. 直面生活才是真—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国画展观后感
    2. 在当代,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因为连续性和相对的全面性,直接反映了中国美术发展的脉络和成就。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以8月28日长春的雕塑展拉开序幕,以10月23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画展收场,这种安排无疑凸显出了作为“国粹”的中国画的重要性。   “中国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其有着渊源悠久的历史,这是其长处,也成为其创新发展的压力所在。随着社会的发展,那些基于古典环境成长起来的艺术门类都遭到了冲击,任何一门古老的艺术门类想要获得发展都需要反思自身,需要与社会的进程密切联系。而联系社会的关键之一就是要结合社会生活的审美变化和社会生活的素材变化。   对于十一届全国美展中国画展,一些专业人士已提出了一些见解,《书与画》杂志学术编审舒士俊说 [详细...]
    1. “这里发生了什么? ——中国独立影像文献及作品展”
    2. 展览前言 此次在平遥举办“这里发生了什么? ——中国独立影像文献及作品展”,其主体思路和架构都直接来自于今年三至四月北京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举办的同主题展览。 在同样的主标题之下,当时这个展览是作为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的开馆展呈现。整个展览包含文献和放映两个部分,文献展邀请了目前国内最为活跃的六个独立影像推广平台——它们是电影节或工作室,以文本,海报,手稿,图片,现场录像,声音文件等形式,展示了他们自创办以来持续至今,都做了什么工作以及是如何工作的。 此次平遥展览,我们对这一部分展示进行了还原;在此基础上,我们的视野亦触及自身——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影像档案馆作为平行机构之一,也被纳入到文献展的展示范围。 [详细...]
    1.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2. 十月,在北京中国工艺美术展览馆,专门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举办了其个人作品展——《汪寅仙紫砂艺术展》,同时还举办了其代表作《曲壶》艺术研讨会。在那里,人们不仅欣赏到了汪寅仙大师巧夺天工的艺术造型,更领略到了她的作品所折射出的艺术感染力。 《曲壶》轰动陶艺界 日历翻至一九八八年十月,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和中日友协为纪念「中日友好条约」签订十周年,在日本东京「后乐园」举办了「中国宜兴陶艺名作展」。期间,汪寅仙大师的《曲壶》引起了轰动,参观的许多陶艺家无不为传统的紫砂工艺与现代陶艺结合得如此完美而击节叫好,纷纷要求为《曲壶》举行一个学术讨论会。当时,由於展出时间短,事先没有安排,故未能列入议程。时隔十三年后的金秋十月,这一宿愿终於变成了现实。 《曲壶》自一九八八年创作问世后,无论在美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 [详细...]
    1. 回望’85:关于第三届美术文献展
    2.  “回望’85”,是为2007年度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策划的一个特展主题。   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美术最为重要的现象,“新潮美术”、“’85思潮”、“青年美术之潮”等等,均表征为一个共同的话语对象,而“’85美术运动”概念的明确提出,则来自高名潞1986年发表于《美术家通讯》第4期的《’85美术运动》一文。   自上而下的“解放思想”,是中国现代形态的艺术得以展开的一个时代背景。在这个时期里,风起云涌于各地的美术群体及其运动性的“思潮”,使得中国美术的理论和 [详细...]
    1. 新现象和旧话题:水墨能代表中国吗?
    2. “第三届成都双年展”把焦点对准了水墨画,于是美国华人艺术家李华弋貌似复古的“仿宋山水画”、成都艺术家李华生用一条条细线组成的“线条日记”抽象画和年轻学生用国画颜料和皮草组合成的装置作品,在一个空间集中呈现出来。按照展览的艺术总监冯斌的说法,他们是希望对“国画”进行新的阐释,“国画也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其实,成都双年展并不是第一个进行这种努力的展览,之前已经有展览把部分实验水墨纳入到当代艺术大展中,而这次只是规模更大而已。无论在展厅里还是论坛上,大家讨论最多的还是老话题:中国画如何在当代转型为与现代审美和现代物理空间相协调的艺术形式?如何在艺术潮流中争得发言权?但就这个展览策划而言,三位策展人不约而同地用&l [详细...]
    1. 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
    2. 近日,著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在京举办了个展。当我们步入中国工艺美术馆,可以看到构思精巧奇致,做工洒脱细腻,色泽均匀柔和的紫砂茶壶。   汪寅仙从小就受到紫砂艺术的熏陶,1956年考入宜兴工艺厂,随启蒙老师吴云根学习紫砂陶手工成型法,后正式拜紫砂花货大师朱可心为师,并得到顾景舟、蒋蓉等工艺大师的悉心指点,从而打下了扎实的功底,练就了全面的技艺。1974年,她设计创作的“紫砂葡萄杯”被选送到加拿大、日本等许多国家展览,并被国家选为邓小平访日礼品。从此,汪寅仙在紫砂艺术道路上一发而不可收。   她在紫砂塑器创作领域,创作了松、竹、梅、桃、果、瓜、木等系列。无论是自然形、象真形、仿真形,她均以自然古朴为基调,赋以丰富文雅的造型语言、千姿百态的造型姿态、自然逼真的造型蕴意,深思熟虑,提炼变化,源于生 [详细...]
    1. 色彩携来奥林匹克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2. 在北京奥运圣火即将熊熊燃起之际,堪称“艺术的奥林匹克”的第三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帷幕先期拉开。除中国作品外,来自世界80个国家的数百位艺术家倾情奉献的400余件艺术珍品成为极大的亮点,为夏日的北京携来一股清新典雅的奥林匹克之风。 步入中国美术馆一层展厅,风格迥异、千姿百态的绘画、雕塑及装置艺术作品扑面而来。主办方以“色彩与奥林匹克”为本届双年展主题,不仅契合了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大背景,更突出了当代艺术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内在关联。 “‘色彩’代表着各个美术门类;‘奥林匹克’代表着奥林匹克运动倡导的‘和平、友谊、进步’的精神。奥林匹克赋予色彩更普遍、更深刻的精神内涵,色彩赋予奥林匹克更丰富更神 [详细...]
    1. 迷离与回味——关于梁古一的“迷离都市”系列
    2. 初次看梁古一的作品,作品很多,有不同时期创作的,看了很久,有一种说不清的感觉,几分迷离、几分回味。 他画了一群都市女郎,准确的说是一群生活在深圳的女性群体。在过去长达十年里,在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与艺术潮流中,梁古一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道路,不盲目追求时尚而潜心于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于这样一位执着的艺术家我认为他是热爱生活的并且是懂得洞察人生的。 1981年,法国作家龚古尔在目睹了巴黎被拆毁的建筑的废墟后说:“内部行将死亡,生活势将公众化。对正在来临的事物我越来越陌生……”龚古尔的这种感受是对突如其来的城市急剧变化的困惑的反应。我想,在经历深圳由一个小渔村变成如今的大都市,面对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标志城市的日益变化,艺术家或许也有过同样的困惑,但是 [详细...]
    1. 心象的倒影:彼德·多依格Peter Doig回顾展
    2. 继第一线后再转手交易的第二个艺术市场里,似乎总充满了层出不穷戏剧性的高潮迭起。去年伦敦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幅原为当代艺术主力推手查尔斯.沙奇(Charles Saatchi)所拥有、名为《白色独木舟》(White Canoe)的油画旧作,以510万英镑的意料之外成交价,使国际知名画家彼德.多依格(Peter Doig),成为欧洲作品价位最高昂的现存活艺术家,一举刷新英国普普传奇巨星戴维·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傲人纪录。让人瞠目结舌的破天荒新闻持续惊动到今年初,正好为多依格在泰德英国美术馆(Tate Britain)的20年回顾展大打免费广告。可惜的是,囊括50多件油画和多幅蚀刻素描作品的大规模展场上,唯独不见众人迫切一睹为快的《白色独木舟》。   搁浅的独木舟   虽不见百万名作踪迹,不过 [详细...]
    1. “原爆”1981西安现代艺术展策展引言
    2.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日——中国改革开放破局之时,在中国西北内陆保守封闭的十三朝古都西安市,“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在经历了种种坎坷与磨难之后开展,该展览影响面之广、参展人数之多、每日激辨程度之激烈均是以往任何主旋律艺术展览所没有的。国内外美术理论及期刊多次论及该展览,但从未提及其真实细节,本着尊重历史、尊重学术研究的准确性及客观性的原则,在关于改革思想大讨论的今天将本次展览的相关未被公布的史实,公诸天下: (一)“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开展后,多位参展人员受到迫害,仅仅因观念的不同而使参展人受到各种迫害,在世界美术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为了展示新的观念与思维,“西安首届现代艺术展”的相关人员付出了血的代价,因此本次展览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深远影响,怎样 [详细...]
    1. 荷兰的两个中国当代艺术展:西方和中国的各种反应
    2. 在荷兰莱顿大学的“China on Display”会议上邀请了两位来自中国的艺术家和评论家,一个是张培力,一个是王南溟。张培力从“中国当代艺术成为西方的中国景观的角度”分析说明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几种套路;王南溟说,后殖民主义批评是他十多年来一直从事的批评工作,尽管现在这些后殖民艺术还相当有市场,但在中国大家都已经认识到这只是中国符号的作品而已。那么,王南溟现在研究的是真正的中国当代艺术么?也许,王南溟的批评性艺术能够回应西方学者的提问,如果不做中国符号那么做什么?从2006年到2007年荷兰有两个美术馆举办了中国当代艺术展,一个是阿姆斯特丹的Cobra美术馆,一个是鹿特丹的Boijmans美术馆,会议后,应荷兰基金会的安排,由茀兰带路,张培力、王南溟和我一行四人去了这两个美术馆与策展人交流。 [详细...]
    1. 单飞的叶永青——侧记叶永青香港个展及借题发挥
    2. 2008年4月 5日下午,叶永青个展《迷涂症——叶永青艺术之旅》在香港艺术中心隆重开幕。艺术家张晓刚、周春芽、张小涛、唐志冈、罗旭、李新建、李季、薛继业,批评家陆蓉之、吕澎,娱乐圈邓婕、李亚鹏、张国立、孙冕等人前来祝贺。闻讯而来的还包括了国内外画廊的老板,美术馆馆长、收藏家、政府官员,香港社会名流等。 展览分为忧伤的青春诗歌1981-1984 ;潮流的演员和观众1985——1989;生活在历史中1989——19935;远行和漫记1994-1999;单飞1999-2007五个部分组成,展出叶永青作品30余幅。统观整个展览,大体的为观众勾勒出了艺术家近30年来艺术发展的脉络。 到达香港艺术中心,乘电梯上至五楼,走出电梯的门口,顺着声音望过去,展厅的左 [详细...]
    1. 太初•追求生命本源的艺术之“道”
    2. 述说天地人的混沌初开 「道」为何物?说来简单,亦很复杂。或许因为某些典籍名句的刻板印象,使我们一见「道」便要遁入一种玄虚的哲学想象,就像老子《道德经》开宗明义所揭示的「道,可道,非常道」一样,莫测高深。「道」之所以难,便难在如此混沌的释意之中。倘使加以喻意,或有助于理解老子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那股在阴阳负抱的互冲气场间,开启了这个世间一切的生生不息、运行不殆的道理。老子阐述的「道」,是一种混冲的宇宙祥和之气、是一种天地循环之理,亦是一种生而为人的处事之道。是以「道,可道,非常道」,无可一言以蔽之。 无独有偶地,在西方的宗教哲学中也有着相类似的说法。《约翰福音》的开头便说:「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这里「太初有道」(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中所指 [详细...]
    1. 冷艳的解剖——观《可视的体温—曹晖个展》有感
    2. 作为中国当代雕塑界极具代表性的艺术家,曹晖将他对雕塑语言的执着和对生命的体悟凝聚在这次展览的作品中。展览题目定为《可视的体温》,其实已经揭示出了他此次新作的一些特征,比如观众可以在现场感受到他独特的艺术语言所虚构出来的“体温”,而且这个“体温”是可以随着观看作品距离的改变而变化的,艺术家试图要挑战观众对于“残酷”的承受极限。艺术家说这次的作品呈现一种“宁静、灿烂、带一点忧伤”。其实在现场,尤其是站在几个作品之间,那种刻骨的“狠劲”不是用“忧伤”这个词可以表达的。 认识曹晖已有三年,现在的他跟我刚认识的时候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样低调,执着于雕塑语言本身的研究和创作。这种执着在当下这个艺术环境中 [详细...]
    1. 威尼斯双年展的追溯发展
    2.  1996年,在威尼斯双年展第二个百年刚开始的时候,就准备着力对机构进行改革,主要有三项重要改革,其中之一就是是机构部分私有化。意大利副总理瓦尔特·维特尼(Walter Veltroni)大力支持关于改革的多项提案,并且他提出将双年展机构转型为一个具有企业文化的机构,这样就可以让私人得以参与机构内部管理。   12月14日,一个济济一堂的会议在圣乔治奥小岛(Fondazione Cini)召开,会议主要围绕30位受邀请的发言人对改革各方面的陈述。正如每次改革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一样,一些人主张废除其他国家参与管理双年展的权利,而这些主张者却忽略了那些国家馆是各国自己出资修建并负责维护的,这是当年安东尼·弗拉德里(Antonio Fradeletto)制定的一项牢不可催的政策,也是双年展多年来得以顺利开展的重 [详细...]
    1. 和而不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秦汉—罗马文明展”观感
    2. 很难想象两千多年前,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下,处在欧亚大陆两端,遥遥相望的两大帝国会有何种交流。事实上,似乎古人要比我们想象的走得远得多,古罗马贵族对中国的丝绸趋之若鹜,而考古发现罗马的玻璃器早在秦汉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   美术史家是旅行家,不止是各处博物馆、古代遗迹做空间上异域的旅行,更是对时间上往昔的旅行。19世纪美术史学科初创时,有美术史家豪言:哪怕只有一枚钮扣,也能通过它解读其民族的历史,探索其心里。现在看来,这一观点未免主观偏颇。但面对古代遗迹或者历史遗留下来的视觉材料,确能激发我们思古之幽情,增加我们对往昔对历史的认知。2009年7月30日开始的中华世纪坛“秦汉——罗马文明展”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畅游两大古代文明的契机。   古代中国与欧洲的交往实际上 [详细...]
    1. 开放、多元的青年艺术展
    2. “青年美展”是改革开放初期这个中国在政治与文化态度上都极为开明时期的产物,鼓励年轻艺术家们解放思想、大胆地进行艺术探索是其应有之义。1985年5月在北京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更是成为声势浩大的85’新潮美术运动最重要的催化剂。然而,正是从85’新潮美术运动开始,仍然由美协把持的“青年美展”不可避免地与整个国展体制一起衰落。“青年美展”体现了学院化的主流艺术能够识别和容忍的相对新颖的艺术倾向,新潮美术运动则试图全面冲溃以国展体制为核心的学院艺术体系,在这个更激烈、也更深刻地体现出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激情与锐气的现代艺术运动面前,“青年美展”所代表的仍然是一种经过严格筛选与消毒的学院艺术。因此,美协 [详细...]
    1. 内在的需要——由北水作品想到的
    2. 今日的中国在经历了一段几乎被物质主义的诱惑所征服了的时代之后,浮躁终于开始沉降,一部分灵魂开始摆脱物质渐渐地复苏过来。过去30年中国大地烽烟四起的物质主义欲望所带给这个曾经平和中庸的民族前所未有的痛苦不堪的恐惧。那些在物质欲望勃起之后产生的短暂的快乐、兴奋,以及欲望满足之后的萎靡与悲哀情感,都显得如此粗糙,不再引起艺术家们的兴趣。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当代艺术在西方现代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下迅速崛起,仅仅抓住“观念主义”的救命稻草。极尽颠覆、恶搞、抄袭、变态之能事。但是,我们认真考察却越来越不懂得何谓“观念”。其实观念艺术的缘起于杜尚的《小便池》,是以对既有价值和体系的质疑和反叛为发端的,观念艺术的重要性就是它质疑着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的既有价值。但是我们无数愚昧的艺术家却在玩脑筋急转弯或 [详细...]

展览活动
独成而意——张昕水墨画展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
 
 张昕
版画·丝路:2024上海国际版画展
上海浦东新区上南路205号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香港九龙油尖旺区尖沙咀漆咸道南100号
境·景——张蒙个展
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2号路798艺术区797路B06
艺术访谈
追求艺术的精神——艺术家吕重阳访谈录
博宝艺术家网:是什么原因或者动力引导您一直坚持绘画不放弃? 吕重阳:当今大多数书画家,尤其是画国画的同道中人——... 详细>>
>>“我要创作价值两千万元的名砚”——访台山籍中国工艺美术...
>>留住手艺——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茅子芳、文乾刚访谈录
>>心系神舟 ——访“神5”邮票设计者之一 王虎鸣
>>杭间清华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系主任杭间访谈
访谈视频
中国青铜文化 99
中国青铜文化 98
中国青铜文化 97
中国青铜文化 96
中国青铜文化 95
工艺理论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将传统文化及设计理念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有利于形成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室内设计风格。文章从思维方面的借鉴、运用传统符号作为装饰... 详细>>
浅探漆画艺术之工艺性与绘画性
名片的意义及分类
名片设计制作与名片印刷要点
唐宋墓室壁画世俗化倾向原因浅析
平面设计及印刷业务人员常识备忘手册-设计板块
软件界面设计要素-设计板块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设计板块
关于设计管理-设计板块
设计思考------设计师不应忽略的几点问题-设计板块
什么是设计之美?-设计板块
    联盟站点:>>
  1. 大众文化网
  2. 画画世界
  3. 菏泽新理想学校
  4. 菏泽市书法艺术研究会
  5. 红心伟业
  6. 阿特艺术网
  7. 中国书画家网
  8. 曹州艺术网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2

  工艺美术家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gymsj.com,All right

外联部: 

邮编:100069 电话:   
技术部: 邮编:100052 电话: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会员登录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缺省图片
Powered by SiteMagic © UC&Manage
Processed in 0.011(s)   0 queries clearcache
update:302180
memory 3.563(mb)